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探寻纽约唐人街地下“核弹庇护所”

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期间 纽约修建数千地下庇护所 现多不为人知

陈家龄指着原23小学(现在的人力中心大楼)一角上留存的庇护所标志(红圈处)。 (蔡溶/大纪元)

人气: 15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8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随着朝鲜核危机升级,本周四(10日)朝鲜甚至宣称将向美国的西太平洋属地关岛发射四枚导弹,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时,纽约曾修建的数千个地下庇护所,又引起人们的兴趣。

陈家龄说,目前华埠人力中心大楼的地下室,当时是23小学下面的防辐射庇护所。他在这里读书时和一帮调皮学生溜进去,打开一箱食物,拿东西吃。
陈家龄说,目前华埠人力中心大楼的地下室,当时是23小学下面的防辐射庇护所。他在这里读书时和一帮调皮学生溜进去,打开一箱食物,拿东西吃。(蔡溶/大纪元)

1962年10月,美国侦察机发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基地,美国总统肯尼迪对苏联提出警告,但苏联宣布不接受封锁,继续在古巴部署导弹,并以核战争相威胁。

美国1960~1962年代大量修建的防辐射庇护所标志。
美国1960~1962年代大量修建的防辐射庇护所标志。(Geraldshields11)

于1960年移民来美的华埠社区人士陈家龄说,当时数艘苏联核潜艇在古巴附近游弋,其装备的核武器射程可直达美国本土,双方剑拔弩张。那时正是美国为首的自由社会体系与苏联领头的共产主义阵营之间“冷战”的顶峰,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建造了大量能够抵御核爆后核辐射侵害的庇护所(Fallout Shelter),以保护民众。

蒙上一层历史尘埃的庇护所标记仍在原23小学上学(现在的人力中心大楼)、华埠老人中心的出入口上留存(红圈处)。
蒙上一层历史尘埃的庇护所标记仍在原23小学上学(现在的人力中心大楼)、华埠老人中心的出入口上留存(红圈处)。(蔡溶/大纪元)

“纽约等高密度人口的最东部沿海城市更是保护重点,唐人街也到处可见这种核辐射庇护所(fallout-shelter)的标记”,陈家龄回忆说,他那时11岁,在华埠哥伦布公园旁、茂比利街转角的原23小学上学(现在的人力中心大楼),学校老师常给学生做防灾演练,教他们听到警报后如何躲到位于该楼地下的避难所。

“这些避难所通常位于学校、教堂、法院、给穷人住的政府楼的底层,不少民营机构、私人住宅的地下室也有。凡有核辐射庇护所的,都在楼内楼外临街的墙面上,贴上这种黄-黑两色的标记,”陈家龄说,这样便于街坊邻居听到警报后,迅速找到并进入附近的庇护所。

按照政府的标准,在避难所内部存放有大量的补给品,足以让避难的民众至少坚持一个月。陈家龄指着华埠人力中心楼外的一个存留的防辐射庇护所标记说,在黄-黑标记的下方,写有“容量”(Capacity)的圆圈处,人们会用手写上该庇护所可容纳的人数,“只要你向政府申请,政府就按人数发放足够的罐装食品、压缩饼干、巧克力、水、纸巾、盐和胡椒粉、卫生设备、急救用品、火柴盒等,甚至还有两包香烟,可以满足这些人食用一个月时间。”

陈家龄还记得当时23小学庇护所内一大排10多个水桶和食物,记得他和一帮调皮学生溜进去,打开一箱食物,拿东西吃。“这些食物,可以放15~20年都不坏。”

后来,经过一番激烈的实力摊牌和意志较量,最终苏联向美国低头,开往古巴的船支掉头返航。此后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灰溜溜地撤回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古巴导弹危机亦成为冷战的转折点。

核辐射庇护所大多改用它途

导弹危机过后,1975年的市长参选人郭德华(Ed Koch)曾鼓动把这些干粮和药物取出,送给老年人用。他致信给时任市长的Abe Beame说,自己从联邦广场(26 Federal Plaza)地下的庇护所内取了一些饼干吃,“味道还不错,可以当作早餐或小点心来吃。”当时《纽约时报》曾报导了这件事。

更有意思的是,2006年,纽约市检察员在布碌崙大桥下面的曼哈顿下城的入口坡道上,偶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密室。密室内储存着防核弹袭击的军需用品:毛毯、药品、盛水的容器,还有约35万2千包饼干,这些用品的盒子上还贴有日期1957年和1962年,正是那一个时期的产物。

物转星移,时光流逝。如今这些避难所大多已不见踪影,一些被密封了起来,还有一些地下室被改造成储存室或洗衣房。中华公所主席萧贵源说,公所有两层地下室,还有秘密的紧急逃生通道,一直通到另一条街,当时大楼的设计,也是为了华侨学校的学生,在遇到灾难时能安然脱险所用。他说,后来出于安全原因,该地下庇护所已经密封,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联成公所主席邓学源说,唐人街几乎每栋楼都有地下室,有些也有两层的地下室,不过许多已被用做它途,楼宇重新装修后,防辐射庇护所标记已很难见到。不过如果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四处寻找一番。◇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