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频繁天灾下如何是好?

人气 869

【大纪元2018年10月30日讯】8月下旬,暴雨狂袭南台湾,短时间累积惊人降雨量,持续一个星期才停歇,由电子媒体和网路画面上显见灾情的惨重。灾区民众怨声载道盼望救援,政府首长们忙不迭地探视灾情,并指挥调度救灾,而国军官兵们也大力参与救灾行动。不过,我们也见识到名嘴政客们、网红们冷嘲热讽、骂东骂西的口水、墨水战。这样的场景不只现在才有,多年来已屡见不鲜,只是程度愈来愈严重。

在台湾遭受水患的同时,许多国家也同样出现水患。民众对于灾害的反应各有不同,以对岸中国来说,山东寿光市多个村庄被水淹没,中共政府漠视灾民困境,致多名感到走投无路的灾民自杀,而村庄之所以遭灭顶,竟然是上游三个水库突击泄洪的人祸加剧天灾所致。灾民不但难获政府救助,连泄漏灾情都被管制。再看前段时间饱受暴雨大水侵袭的日本,灾情之惨重比台湾尤有过之,但其全国上下团结分工救灾,不怨天不尤人、不喷口水,大家赶紧努力善后。

一样灾害三样情,有如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三地人民素质高下立判,既反映不同的体制,也反映不同的素养,谁好谁坏、谁高谁低、不言可谕,我们何不向日本看齐呢?

其实水患自古已有,夏禹治水的故事流传千古,三过家门不入,正确治水的典范竟然没被华人继承。而两千年前西汉有一著名水利专家贾让写了治河议文章,已故的蒋硕杰院士评论说,就文笔而论确是一篇值得传诵至今的好文章,蒋先生在中学念书时诵读过,可惜贾让对于水利学和黄河的水文资料都没有研究清楚,因而他所建议的所谓上策,即不与河争尺寸之地将现有的河堤决开,让黄河舒舒畅畅,从从容容的流入海的策略,是不可行而有害的。蒋先生说贾让的文章愈写得动听,流传得愈广愈久,危害也愈大。

所以,所谓的专家,必须真正对水利学和实际水文等资料都详细研究清楚,不应信口开河胡乱指导,否则贻害大矣!

类似水患这种天灾,这些年来屡见不鲜。顺手拈来,2006719日,国际媒体报导,欧美多国受热浪侵袭,竟有两位数死亡人数;在亚洲,日本与朝鲜半岛连日豪雨引发山崩、土石流和洪水等灾情,估计两地逾170人丧生或失踪,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媒体以“亚洲洪涝、欧美热浪”和“水深vs.火热”为标题作显着报导。

是的,类似的天灾几十年来早已司空见惯,只是范围愈来愈广,已经遍及全球,而且程度愈来愈惨,在AI高科技日新月异的E时代,不但是讽刺,更凸显出人类能力的渺小。

对于天灾的层出不穷,人类也早已开始反省,由“天灾人祸”这个长久以来的惯用词可知一斑,因其明示“天灾”是“人”惹出的祸,而1970年代环境保护萌芽,“地球只有一个”生动口号、耳熟能详,也可得知人类并非无知。及至20世纪末,“永续发展”又成全球追求标的,或许也印证维护环境是“知易行难”,因为40年的环保运动几无成效,资源耗用、环境污染愈见严重。

一个关键因素是“人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停不下来,这与各国政府带头追求“经济成长”,迄21世纪开展以来仍是主流,息息相关。而科技的发展“人定胜天”还是深藏于心,何不大家深自反省,反求诸己,由衷回归“简朴生活”呢?

不过,由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研究内生技术经济成长的学者和研究气候变迁经济学、永续发展及国民幸福指标”的学者来看,世人还是放不下经济成长的追求,而且冀望气候变迁能与永续成长调和。可以如意达成吗?恐怕会是黄梁梦!#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陈破空:大饥荒,是天灾还是人祸?
天灾人祸民众怒吼 中共节节败退(完整版)
王维洛:惊心的天灾都是人祸
高天韵:北京山崩地陷 天灾示警不可轻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