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不识古字 雍正命他回西湖再卖字3年

作者:殷鑫
font print 人气: 3632
【字号】    
   标签: tags: , , ,

有清一朝的皇子,自幼就接受严格的养成教育,研习古训经典、学习骑射,同时在艺术领域,尤其是书画方面都颇有造诣。书法中最好的当属清世宗雍正,他从小学习董其昌的字,又妙兼众体。

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在四十五岁继承皇位,而当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常常微服独行。有次在西湖,他和一个写字先生有过一段“奇遇”,《清朝野史大观》中有这段记述。

清世宗雍正皇帝。(公有领域)

胤禛到了杭州游西湖。他取道杭州西城墙的涌金门。涌金门初建于五代时,为引西湖水入城而建。当胤禛出了涌金门就看到一位书生在湖边设摊卖字。书法造诣高妙的胤禛就往前看个究竟。他看那书生的书法,字迹雅正,便让他书写一幅联,其中有个“秋”字。当场书生很快就写好了,不过秋字的“禾”、“火”写成左右相反。

胤禛就问那书生“秋”字是否写错了?书生却是不慌不忙地拿出名帖来,有条不紊地辩解。胤禛说:“先生如此博学多才,为何不从科举中求取功名,却在这里卖字呢? ”

书生回答说:“实不相瞒,在下曾经参加过府试中了举,但因为家穷没有恒产,妻儿的生活无着落,只好卖字为生,不敢奢望功名富贵。”

雍正皇帝书法对联--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公有领域)

当下,胤禛便掏出几块马蹄金送给书生,并对他说:“我做生意赚了一些钱,就资助你去求取功名。他日如果得志,希望能想起我这萍水相逢的商贾。”

书生在西湖边上不期然地遇到了贵人,心中高兴万分。他谢过雍正,收下金子作为上京参加会试的盘缠和安顿妻儿的生活费。在下一期的京师会试中,书生高中进士,点翰林学士,青云得志。

后来胤禛即位,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勤于政事,批示奏折非常认真,回复臣子的批示还很睿智幽默,甚至出奇。

一次雍正在奏章上看到了书生的名字,西湖边上对联一“秋”字跃然而出。他便召见此人,和他讨论书法。雍正提笔写了一个“和”字,将“禾”与“口”左右相调,让人拿给书生翰林看。

雍正皇帝书法妙兼众体。(公有领域)

书生翰林答说那字是伪体。其实,在金文和小篆中都看得到把“禾”写在右边的“和”字。雍正当场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然后,雍正皇帝写了一诏,令书生翰林奉诏书到浙江巡抚府。

和的古字(容乃加/大纪元)

浙江巡抚接了诏书打开一看,只见雍正皇帝写的是对书生翰林的诏令:命某某到涌金门卖字三年,再来朝廷供职。

此时,接旨的书生翰林才恍然明白,原来当年在西湖涌金门送马蹄金资助自己上京赶考的“商贾”,竟然是当今皇上啊!当年那个“秋”字、还有自己的“口”辩,皇上记得清清楚楚。雍正皇帝的学问更是试出了书生的学问还不够格当翰林呢!@*#

资料来源:小横香室主人撰:《清朝野史大观》

--【中国民间故事】系列待续--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过去有位老石匠,因为雕了一辈子的石头,而拥有一身好手艺,闻名杭、嘉、湖三府。
  • 很久以前,一对夫妻住在城隍山下。他们操劳一辈子,一直盼望有个孩子;可是,牙齿都掉光了,还是盼不到。
  • 从前,有一个寡妇,她生育了很多子女,她们家境贫寒,都是靠寡妇一人辛苦地操持着这个家。有一天寡妇想:“如果我们家能挖出一口盐井,那我们就不用愁吃穿了,那可是用不尽的。”于是,寡妇决定变卖自己所有的财产去请开井专家来挖掘盐井。
  • 寡妇对工人们说:“你们这些天辛苦了,掘不出井,这是我的命不好,与你们没有关系。今天是最后一天,我还是要好好的酬谢你们。”于是好酒好菜款待工人们。
  • 相士神算,郑生七日内婚事和官职如愿以偿。常人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如此的神算,其实,高人相士准确预见的是冥冥中的安排结果。附篇八字实例分析:从事地产发财致富之女命。
  • 哀牢国所在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养蚕取丝,而且矿产也很丰富。东汉光武帝时,哀牢王攻打汉边界遇到一次奇怪的风变水变,还遇到老虎,“……这次攻打鹿茤却遭天诛,中国出现圣帝了吗?上天祐助中国,何其明显!”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 传说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县城的南门外就有一个。“海眼”有龙、各种神兽或神灵镇守,不能轻易移动、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江陵城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 唐总督只信鬼话勘案,不重证据,差点造成一桩冤案;而江苏司郎中纪容舒与刑部主事余文仪,虽遇奇事,仍尽忠职守,详实勘查案件,最后让一桩沉冤得以昭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