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立国原则之二:人民必须有道德

唯具高尚品德才能成为自由人

法国画家Jean-Léon Gérôme的油画作品:《1621年,第一个感恩节》。(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91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8年12月08日讯】(希望之声广播电台《美国史话》制作人方伟综述)美国第二项立国原则就是:人民必须有道德。这与美国的建国和美国宪法是什么关系呢?

这离不开当年的历史背景。在美国革命以前,殖民地人民对英王已经很不喜欢,想要摆脱英王了。当时的报界和民间出现了一种争论,就是既然我们摆脱英王以后又不想再来一个王,那么我们就面临要自我管治。其实当时的13个殖民地已经多多少少在自治了,但是从此之后美国得彻底地自治,这使很多人出现了忧虑。

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有一个很强的概念,就是人民没有足够多的道德和自觉的话,是无法实现自治的,最后就会乱成一团。于是他们就检讨自己,看到底我们的德行够不够、我们能不能自治。当然随着英王统治越来越严酷,离心力变得越来越强,同时,一些政治人物也出现了,他们具有伟大的品德,在公众中赢得了信任。这些人包括约翰‧亚当斯、乔治‧华盛顿、理查德‧亨利‧李以及约书亚‧昆西等。他们这些人的出现,给了公众信心,他们开始慢慢觉得,也许我们确实可以自我管治。所以,美国当初不是很自然的就独立了,而是思考和犹豫了很久,而且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考量。

自检自省 “道德改革”实现自治

美国当初建立起来的时候,是第一个现代的共和国。虽然在早些时候希腊、罗马有共和国,但是在那之前的人类社会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王治的,都有王的。而现在要建国没有了王,完全地自治,他们认为这就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民必须有足够多的道德,这样我们才能自己管自己,如果我们品行不够好,就不能管理自己。

再到后来,美国很著名的人物托马斯‧潘恩,写了一本书叫《常识》(Common Sense),他给当时殖民地的老百姓注入了一种信心,潘恩说,“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我们的特点就是勤劳、节俭和诚实。”他并且说,在欧洲很多人追求奢华、虚荣,不节俭,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殖民地的人不是这样。后来报界发表了很多文章,知识分子们做自我检讨,到底我们的德行够不够?我们能不能放弃自我?我们能不能追求公众利益?我们有没有这样品格的人?

当时的殖民地的人们很具有自我检讨精神,民众试图提升自己的道德来实现自治,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作“道德改革”。后来,他们真的感觉这个改革很好,很有成效,他们就觉得,我们美国真的是有德行的,人民很有德行,我们跟英国的骄奢淫逸不一样。他们就越来越想脱英立国,想对英王说:“我们跟你是两回事。”

当然后来跟英王对峙的时候,失去了很多。因为要抵制英货,会导致贸易中断,遭受很多损失,殖民地人民都坦然接受。因为那个时候追求公众的利益和权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自觉。这就是美国革命前人心的变化。

重道德 家庭、学校和教会是道德教导之地

今天看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包括现在很多的左派,他们根本就不认为那些有什么了不起的,甚至都不认他们是国父,把他们叫做蓄奴主(slave owner)。

但是其实在创立美国的时候,先父们非常注重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必须有德行,我们才有这个美国;没有德行的话,我们的宪法和我们的共和国是不能长久的。

当初的先父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民才配得到自由”,乔治‧华盛顿也说了这么句话:“宗教和道德是美国这个共和国不可缺少的支柱。”

当时先父们还有另外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就是道德是怎么来的。他们提出,道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道德是通过学习得到的。谁能教小孩子道德呢?三个地方,家庭、学校和教会。这就是美国教导道德的三个地方。

既然美国立国的基础是道德,那么如何让这个国家能够保持一直有道德呢?那就要了解美国立国的第三项原则。

(转载自希望之声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宪法之父 詹姆斯•曼迪逊
  • “美国28项立国原则”来自于一本书,叫作《飞跃5000年:美国28项立国原则》,这本书的作者是W‧克里昂‧斯考森先生(W. Cleon Skousen),他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是世界知名作家、演说家、教授,擅长美国宪法、经济学及历史领域,也曾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16年。《飞跃5000年》是斯考森最著名的畅销书,被推荐为很多美国大、中学的必读物。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当清明和重阳这两个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后两周,香港政府都会开放边境的坟场让香港市民前往拜祭亲人。每当这两个节日,前往边境的人很多。在弯弯曲曲窄长的界河梧桐河南边各个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个小小的沙岭坟场,能有几多真正的参拜者,来的人大都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起锚”成功的人。
  • 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常绿阔叶灌木群落——红树林。(公有领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当年的“起锚”客,“起锚”本指船舶开航的意思,但在那疯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广东知青〕中,却有另外一个意思,在广东当年一提起这一专有名词,人们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锚”是一种赌博,参与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与生命,那时参与这个赌博的广东知青为数不少。有的赢了,有的输了。
  • 在漆黑一片的茫茫大海中,那些敢于用绳子把彼此的身体连起来,以示在大海中互相照应、互相扶持的例子原来并不罕有。那些把彼此的生命连在一起的人,不管是兄弟姐妹、夫妻还是朋友,在以后的岁月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中往往都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