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立国原则之四:宗教重要

信仰缺失导致政府和公民失去自由
没有宗教你就没有对神的信仰,没有对神的信仰,你的道德就是没有根的。你没有道德和宗教呢,你也没有真正的爱国主义。(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2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12月11日讯】(希望之声广播电台《美国史话》制作人方伟综述)美国立国原则第四项,也是现代人想都想不到的,就是强调宗教的重要、宗教对于美国的重要;宗教信仰是一个立国原则,而不是像现代版本的“政教分离”。

当时的建国先父们,通过了一个法令叫作“西北条例”,“西北条例”是什么呢?它的内容基本上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宗教、道德和知识,是建立良好政府和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

具体是指什么呢?他们认为,宗教回答了人的来源问题、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人与别人的关系问题;而道德回答了人间的对错问题;知识,则是对事物的理解和对人类经验的总结。所以宗教、道德和知识,这是建立政府的重要条件。

美国的宗教是广义的 在共同特性的前提下包容共存

说起宗教,现在世界上很多宗教够乱的,比如在中东,逊尼派、什叶派几百年来打得天翻地覆,好像信宗教的人经常就有宗教战争。但是在美国从来没有过宗教战争,各个教派的人都能和睦相处,包括什叶派、逊尼派,美国有很多很多的宗教,但美国从没有过宗教战争。

这就跟当初建国先父对宗教的看法有直接关系。他们认为,不同的宗教不是来分裂民众的,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共存。为什么呢?因为,建国先父们制定了他们对宗教的定义。

在他们眼里,宗教是什么呢?他们认为,不是什么信仰都算宗教,如果是真宗教,你奉行的原则不能和其它宗教所奉行的原则相抵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真正的宗教的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则和特性,他们是相似的。

那么宗教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美国建国先父都是基督徒,但他们并不说基督教是真正的、唯一的宗教,他们说如果一种信仰,符合了五个特性,就是真正的宗教。

第一个特性,就是认为造物主存在。佛教认为造物主存在,基督教认为存在,所有正教都认为造物主存在,所以第一个特性就是认为造物主存在。第二条,相信造物主规范了人的道德行为。第三条,相信造物主要求待人如已。第四条,人不只一生,还有来世。第五条,人在这一生中的行为在死后会接受审判。

一种信仰如果符合这五条,就是他们认可的宗教,在美国就被承认,所以可以看出这些标准是非常广义的,建国先父眼里的宗教是世界性的。

关于宗教,当时乔治‧华盛顿说过一句话:没有宗教其实就没有道德。因为没有宗教你就没有对神的信仰,没有对神的信仰,你的道德就是没有根的。你没有道德和宗教呢,你也没有真正的爱国主义。

几乎在美国立国的同时,在法国出现了大革命,杀人无数,血流成河,以国家的名义杀人、以爱国的名义杀人。在乔治‧华盛顿看来,在法国没有宗教,也没有道德,所以这样搞出来的爱国主义,根本就是变相屠杀。但是在美国就没有法国大革命这样的事情,因为美国有宗教和道德,他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爱国主义,就是良性的真正的爱国主义。这就是当年美国跟法国的不同。

美国是宗教和自由合而为一的好国家

那么我们下面就说一个故事,法国有一位法学家,叫做托克维尔(Tocqueville)。那个时候,在美国立国几十年之后,经济一片繁荣,它所创造的财富,欧洲各国都无法望其项背。托克维尔很好奇,他1831年就到美国来游历了一番,他想看看这个美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游历了美国之后,托克维尔非常诧异:天哪!居然有这么个国家,虽然它源自于欧洲,但跟我们欧洲完全不一样。他什么意思呢?在欧洲虽然也讲宗教和自由,当时欧洲也很推崇自由,但自由和宗教是背道而驰的。自由越多的人越挑战宗教权威,你要尊重宗教权威的话你就没有自由。教会跟政府几乎是合二为一的,教会就代表着权力,那追求自由就代表挑战教会。托克维尔到美国来发现,天哪!这美国的宗教和自由居然能够合为一体!

怎么个合为一体呢?当时在美国,几乎人人都信教,人人都有信仰,都恪守上帝对他的指导。但是,美国所有的这些宗教,又不介入平时任何政府的运作。包括美国的牧师们,不做官,没权力,他就是个牧师,从头到尾他就干牧师的活儿。但是美国的牧师对人心的影响非常大,无处不在。这个牧师他不做官,没有公权力,但是他对人心的影响却间接地稳定了美国的政治和公众事务。所以托克维尔当时觉得,在美国,自由给了美国人任意做事的空间,而宗教让人不会做坏事。因此美国就又有自由,又有秩序。托克维尔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在欧洲看不见的、非常独特的一种结合,就是美国把信仰和政治生活结合得根本就一点都没有分离,信仰在稳定政治,善化人心。

托克维尔当时很有感触下写下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我想在美国寻找她的伟大和天赋。我在她宽敞的港口和宏大的河流那里找,我没有找到;我在她肥沃的土地和无边的草原上找,我没有找到;我在她丰富的矿山和巨额的贸易那里找,我也没有找到。但是,当我走进美国人的教堂,听到讲坛上这个牧师所点燃的正义,我才意识到美国之所以伟大的秘密所在。”

“美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是一个好国家。当美国不再是一个好国家的时候,美国就将不再伟大”,这是法国法学家托克维尔当时留下来的一段话。

所有宗教一律平等 政府保障宗教自由

说起这个宗教问题,还有就是,美国尊重宗教,但不是只独尊基督教。美国的建国先父们都是基督徒,他们所推崇的就是,我们不能独尊基督教。他们的胸怀是宽广的,尊重所有的宗教。

所有的宗教是什么?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五条:相信造物主存在、造物主规范人的道德、人要待人如己、死后还有来生、这一生的所为要受审判,这就是世界所有传统宗教的共同特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美国的宗教是人类的宗教,这是美国的宗教概念。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东西也很重要。因为当时各州,开始订立它不同的宗教政策,有的州尊重这个教,有的州尊重那个教。当然美国先父们一方面跟各州说你不可以这样子,所有宗教一律平等;另一方面,他们担心联邦政府将来也订立一个尊哪一个宗教的法律,于是他们就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里清清楚楚写着,政府要保证宗教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

当今社会对政教分离的误读

宗教自由的一个内涵就是联邦政府不能介入宗教事务,不可以订立关于宗教的任何法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联邦政府你不可以介入宗教事务,管理宗教是各个州他自己的事。

现在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呢?现在不是美国经常有人说:那个公立学校不能出现宗教标志,不能有圣经,不能祷告,不能这个那个的。那么最高法院就跑出来裁定,说因为这个宪法里说了,我们政教要分离,我们不能管宗教事务,所以任何一个联邦政府,都不可以碰宗教,不能借地方给教会用,因为要政教分离。他不仅自己定下这么个东西,而且把那一套思路推到各个州去,变成各州的公家机关,包括公立学校,都不可以和宗教有关联。

这其实就已经走偏了。因为美国先父们认为,宗教对一个国家是很重要的,他们鼓励宗教团体好好发展,好好做他们的事,包括到政府借房子,他是鼓励的,完全没有问题,早期美国的法院的房子常常借给教会做聚会,只是说你不能只借给基督教,不借给另外一个教,而是谁都可以借。

现在的最高法院把这个宪法完全是读错了,他不仅自己误读,还逼各个州,说你们都得跟宗教隔得远远的,就导致成了一个基督教立国的美国,现在基督教不可以在美国公立学校里做祷告,不可以在那里放圣经,什么这个那个的。这其实是读错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当初国父指的政教分离指的是联邦政府,不让你在全国范围内搞出任何什么关于宗教的法律制度。那么所有这些权利都是保留给州政府的,州政府是应该鼓励各个宗教的,只是你不能厚此薄彼。但现在变成所有的从州政府到联邦政府都什么政教分离,但凡政府资源,都不许跟宗教沾边,否则就是违反政教分离。这其实是曲解了当初国父们设立的宪法中关于宗教的本意。

可见,最高法院偏离宪法有多远了。最近有新的大法官进入到最高法院,可以看得出来,川普总统所选的这些法官对真正的宪法原则是非常熟的,他们将来会不会把这些读错了的地方扭转过来?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转载自希望之声广播电台)

责任编辑:张宪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28项立国原则”来自于一本书,叫作《飞跃5000年:美国28项立国原则》,这本书的作者是W‧克里昂‧斯考森先生(W. Cleon Skousen),他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是世界知名作家、演说家、教授,擅长美国宪法、经济学及历史领域,也曾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16年。《飞跃5000年》是斯考森最著名的畅销书,被推荐为很多美国大、中学的必读物。
  • 美国28项立国原则中的第一项立国原则叫做:自然法真谛。只有遵守自然法,才能建立健全的政府和人与人之间的公正的关系,这是美国建国的基础。
  • 美国第二项立国原则就是:人民必须有道德。这与美国的建国和美国宪法是什么关系呢?
  • 美国立国原则第三项就是,若要公民坚持做品德高尚的人,最有效的方式是选举出具有道德良知的人做领袖。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当清明和重阳这两个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后两周,香港政府都会开放边境的坟场让香港市民前往拜祭亲人。每当这两个节日,前往边境的人很多。在弯弯曲曲窄长的界河梧桐河南边各个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个小小的沙岭坟场,能有几多真正的参拜者,来的人大都是在各个不同时期“起锚”成功的人。
  • 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常绿阔叶灌木群落——红树林。(公有领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当年的“起锚”客,“起锚”本指船舶开航的意思,但在那疯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广东知青〕中,却有另外一个意思,在广东当年一提起这一专有名词,人们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锚”是一种赌博,参与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与生命,那时参与这个赌博的广东知青为数不少。有的赢了,有的输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