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留下“对”的老师 偏乡教育立专法

立委黄国书表示 偏乡教育立法是让无教师资格但有志偏乡服务者 修习学分后能到偏乡服务 不只教导学生 还能建立社区关系

人气: 19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2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专题报导)台湾本土电影《老师你会不会回来》106年9月上映,不仅成为票房黑马,在赚人热泪背后,更突显台湾偏乡学校教师荒、城乡差距等困境。为稳定偏乡师资,立法院于106年11月21日通过《偏乡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条例》,正式教师须绑约6年,以及偏远学校可将编制员额1/3以下人事经费,透过公开征选,增加“专聘教师”及“代理教师”等方式,期待透过多管齐下,挽救偏乡师资流动率过高的窘境。

有学者认为,这次立法希望透过专案聘任教师制度,任用在地大学毕业生,或鼓励有心教育的在地人士,达到稳定师资的目的,这在偏乡招不到人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妥协方案。针对专法,有资深偏乡校长提醒,偏乡教育需要的不是“把人绑住”,而是用“对”的资源,让对的人留下来。

解决偏乡教育不能靠热血教师

日前传出两位退休教师,以自行改装的实验教室小货卡,花2年走遍19县市、上百个偏乡学校,带给学生欢乐,过程中也感受到城乡差距之大;但解决偏乡人才问题,终究不能只靠燃烧老师个人的热情,教育部应透过法制化及配套,把对的人找出、留下来。

台湾偏乡面临少子化、人口外流的冲击,初估符合偏远地区定义的学校约有600校,占全国中小学1/3。因招募师资不易,从第一招到第三招是常态,甚至有到第八招还不行,因此,许多偏乡校长在开学前总会焦虑,甚至情商退休老师返校代打。

也有的学校不敢开专任教师缺额,只征求代理教师,而代理教师待遇远不及专任教师,又是一年一聘,导致偏乡学校师资长期不稳定,小学生可能6年换6个导师。

举台东兰屿朗岛国小为例,校长胡龙雄说,学校有17位老师,8人是代理代课老师,聘期一年,有人为了考正式教师,可能教半学期就离开,106年就有5人流动,变动性太高,不利学生学习。

贡献原乡 大学生期待取得资格

教师流动率高的窘境,同样出现在苗栗南庄蓬莱国小,全校46位学生,有32位是赛夏族民,余为客家子弟。据资料显示,全校9位教师,于106年有4位正式老师申请调职,1位代理老师离职,流动率高达50%,也就是有一半教师想离开原乡;校方对外征选代理教师,陆续有2名原民籍大学生被任用。

105年暨南大学毕业、南庄长大的赛夏族民章雅岚录取蓬莱国小代理教师;《偏乡教育法条例》通过后,她说,学校2位原民教师就是她和姐姐,希望藉由法案和机会取得正式老师资格,能稳定地在家乡工作与生活,将所学贡献家乡。

建立制度 招聘偏乡教师应有弹性

“偏乡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条例”提案人之一立法委员黄国书认为,应透过立法让偏乡学校在招聘老师时更有弹性;黄国书说,一次回到母校南投鹿谷乡秀峰国小,发现仅剩29名学生,让他非常惊讶,估计下学年也不会有新生。

老师你会不会回来》是很好的例子,黄国书说,面对没有学习动机的孩子,导师王政忠引导学生透过学国乐,找到兴趣与信心,这说明老师是解决偏乡问题的关键。

黄国书说,偏乡教育立法就是要让没有教师资格,但有志于偏乡服务者,在修习学分后,能到偏乡服务,不只教导学生,还能建立社区关系。

据统计,全台有2千多所小学的学生数在百人以下,其中500多所小学学生数不到50人,偏乡学校的存废也是大问题。黄国书说,毕竟学校不只是学习空间,还承载着社区、聚落发展的重要支柱,不应轻易废掉。

招聘专聘教师须备教师证惹议

《偏乡教育法条例》针对开放“甄选合格专任教师确有困难”的偏乡学校,可以控留教师编制员额1/3以下的人事经费征选“专聘教师”;专聘教师薪资比照正式教师,聘期2年、可续聘。

但涉及是否应具备“教师证”资格,在审法过程中引争议,最后因教师团体抗议,还是被列入征聘条件;有立委认为这对稳定偏乡不利,期待未来能再修法。

此外,针对未具教师资格的现职代理教师,若3年内于偏远地区学校实际服务满4学期,且表现优良者,得参加由教育部全额补助的师资培育课程,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且经教学演示及格者,即可免实习取得教师证。

《偏乡教育法条例》通过后,未来偏乡师资来源会有正式老师、非偏乡借调到偏乡、专聘、代理教师,期待让偏乡师资趋于稳定,师资品质提升。

此外,教育部将从宽列经费、弹性运用人事及提高教师福利等,进行完整规范,并改善偏远学校行政和组织上遭遇的各种问题,保障学童受教权益。

专法通过后,有资深偏乡校长也提醒,征选偏乡老师仍须考量“人格特质”,若仍沿用过去的师培制度,恐怕不能解决问题。虽专聘教师介于正式和代课老师之间,薪资也比照正式老师,但关键仍是培养师资和甄选老师的方法需改变;若专聘老师追求的仍是“铁饭碗”,那么偏乡留不住人的情况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于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