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古艺.品尝古意:中国古文物传奇(3)

古人爱今人捧 风华绝代古文物 青瓷独领风骚

作者:飞鸿踏雪
font print 人气: 599
【字号】    
   标签: tags: , ,

续前文

古人爱、今人也爱,“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价值连城,猜得出来这是啥宝物吗?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这种玉般的美感,品赏也好、装饰也好,令人高雅、令人出尘、令人招福,这就是古人爱青瓷的原因。

瓷器质地温润莹澈,而历代收藏家对瓷器的爱好各有所属,有人爱宋瓷那种单色釉的清雅娴静,也有人爱明代工艺的华丽大方。

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

“青如玉”的汝窑瓷器不但质感绝佳,而且造型简约,釉色优雅,千年来,伴随着中华文明之河静静地流淌,映射出了传统文化中蕴藉含蓄的美学意向。平淡中见深远,使人心向往之。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中央社)

在鉴赏家的心目中,汝窑始终独领风骚,其浑然天成的釉色是上天遗留在人间的最美丽瑰宝。拍卖纪录飙天价的汝窑成品“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就是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意象来命名的。

从图中这件“天青釉洗”,可以看到汝窑之所以超越其它瓷器,就在于其釉色的超凡脱俗。它以天青色为主,包含天蓝、粉青、月白等。蓝中带绿,又微微闪现着淡粉色光泽,别具风格。

试想,“雨过天青云破处”这样沁人心脾的诗意,套在汝窑那莹亮温润的瓷体上,两相交错,将迸射出多少动人的情思?因此,明清以来,汝窑深受鉴赏家关爱。

雨过天青云破处 汝窑釉色

汝窑作为官窑,在施釉上相当讲究,胎料含着偏高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铝(Al2O3),胎土经过精细淘炼,土质细致,胎骨坚实。而且因为汝窑所在地盛产玛瑙石,汝窑以玛瑙作为釉料,不但釉色纯正,并且显得光亮莹润。如果透光来看,会发现釉中还散布着微细的红斑。

不爱万贯家财 只爱汝瓷一片?

汝窑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产烧的瓷器,器形端正大方,釉色浑朴莹澈,一直被朝廷指定为御用瓷器。汝窑烧制的瓷器不但受到皇室肯定,而且被严控垄断,所以一般人少有机会品味观赏,更不要说收藏了。

后人发现,汝窑的釉掺有玛瑙,加上属于官窑,产品“寥若晨星”,珍贵无比,因而民间也传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

北宋汝窑天青奁式炉,是造型和战国漆器或汉朝青铜器雷同的奁式炉,形体硕大,具古雅的风格。南宋宠臣张俊献给高宗的汝窑清单中,即包含此一器类。(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

汝窑真品仅余65件

北宋亡,汝窑也随之烟消火散。因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烧造时间极为短暂,能传世的成品也就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少,历经千年,流传到今天,真品仅余65件。@*#(待续)

(点阅品藏古艺.品尝古意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白亚士台北报导)名设计家王行恭教授累积了二十余年搜集质量可观的高丽青瓷,由于宋代青瓷与高丽青瓷渊源深厚,过去未曾在台湾地区公开展出,史博馆特别策划:天青.秘色—高丽青瓷展,19日起开幕在二楼的精品长廊展出,展期至4月26日止,借此展认识东方陶瓷艺术的精深外,并能欣赏拥有500年以上历史的高丽青瓷文化。
  • 璀璨生辉的金银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主要为皇室王公贵族所使用,金银器的吉祥寓意与精美纹饰,成为引导社会流行的时尚风格。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宝钿金花─惠风阁金银器展”,展期至5月31日止,展出邱郁芬女士惠风阁珍藏巧夺天工的鎏金银器,介绍金银器中精彩绝伦的民族金细工艺─花丝镶嵌。
  • 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史博馆)以精心设计、优美典雅的“古物邮—青花瓷”小全张,于中华邮政2015年“邮票选美活动”,在民众票选总票数39万3,753张选票中,获得6万688票的肯定,荣获票选最美邮票第一名的殊荣。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隆重推出“贵似晨星——清宫传世十二至十四世纪青瓷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明年4月18日止,展出内容包括北宋汝窑、南宋官窑、传世哥窑等一百多件精彩绝伦的青瓷作品。
  • 故宫南院开馆端出十大首展,而“尚青-高丽青瓷特展”是二大国际借展之一。高丽青瓷是朝鲜高丽王朝时代烧制的瓷器,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故宫为庆贺南院开馆,特邀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精选馆藏近200件,呈现跨越国度边界的“尚青”品味高丽青瓷,与故院共同筹划老少咸宜的展览内容作为贺礼,并特别安排策展人为媒体朋友导览,期望民众能够深入了解高丽青瓷的菁华。
  • 在纽约亚洲艺术周(AWNY)协会的主持下,即将开幕的本届艺术周期间将有20多家艺廊集中展示中国艺术,这还不算博物馆和拍卖行。对于世界各地的买家来说,这是2016年春季艺术品市场的最亮点,不消说,这些藏家都不会错过。
  • 德国柏林有一座现存的巴洛克式的雄伟的宫殿,它是十八世纪初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委托建筑师Arnold Nering设计的。在1705年夏洛特去世后,为了纪念她,腓特烈一世将宫殿和附属产业命名为“夏洛滕堡宫”。此后几经扩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