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唐太宗治国智慧系列(4)

唐太宗君臣崇俭 贞观时代古风纯朴

作者:柳笛

建筑华美的宫殿是个浩大的工程,但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能够实现。但是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呢?博古通今的唐太宗常常以史为鉴,权衡自己是否放纵私欲,是否以百姓为出发点做出决策。

《尚书》有句话“不作无益害有益”,是告诫人不要做无益的事情,以致损害有益的事情。即位的第一年,太宗就把这句话和大臣分享。他认为,自古帝王凡是有大兴土木的工事,必须以物资、人力来衡量利弊。原本太宗想给自己修建一座宫殿,良木、玉器等材料都准备就绪,但他联想到历代君王的事迹,便取消了这种仅仅满足帝王个人欲望的工程。

上古时大禹治水,在全国国境内凿山通水,动用的人力很多,却没有被百姓抱怨。那是因为他的举动顺乎民情,能够造福百姓。但是,皇帝如果想给自己建造一座宫殿,那是出于享乐的私欲,劳民伤财,百姓也不能从中受益。这种事情多了,国家将面临灭亡的危机。

十六国时期的汉赵国君刘聪,原本想为皇后建造华丽的宫室,但大臣陈元达痛切陈词,极力劝谏。刘聪大怒,打算将他斩首。皇后听说后,亲自写了一封奏疏求情,才帮助陈元达躲过一劫。刘聪怒气平息后,也为这件事感到惭愧。太宗读《刘聪传》被深深打动,用这件事警醒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济世安民。

整个贞观时代,君臣同心同德,崇尚节俭简朴的生活,在吃穿用度方面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大纪元)

太宗本患有哮喘,不适合住在潮湿的宫殿中休养。夏天,大臣们担心太宗龙体,依据《礼记》上疏:“按照《礼记》的说法,夏季最后一个月,可以居住在高台楼阁上。现在暑气还没有消退,秋季的连绵大雨刚刚开始,皇宫中地势低下非常潮湿,应当为您修建一座楼阁来住。”太宗却不忍心百姓增加劳役的负担,说:“以前汉文帝想修建露台,因为怜惜十户百姓的财产而放弃,我的功德比不上汉文帝,却要比他还奢侈,这是为君之道吗?”尽管大臣们再三请求,太宗始终不许。

太宗的崇俭之风,也感化了许多拥有高官厚禄的大臣。他们不需要皇帝的强制命令,往往自觉自愿地不再奢侈,简朴度日,一生清苦而无怨无悔。以诤谏闻名的魏徵不喜浮华,他的住宅原来没有正屋。魏徵得病的时候,太宗曾下旨,停止修筑一个小宫殿,用那些建材帮魏徵营造府宅的正堂;赠送他喜欢的素布缝制的被褥,彰显他高洁的品格。

魏徵像。(大纪元)

官居宰相的岑文本,长期住在低矮潮湿的房屋里,屋中也没有帷帐之类的装饰。有朋友劝他买房置地,岑文本就叹息说:“我本来是汉水南边的一个平民百姓,没有立过汗马功劳,仅凭一点才学就当上宰相。我已经很满足了,现在又拿着这么高的俸禄,深感惭愧,还买房置地干什么呢?”

户部尚书戴胄直到去世,都住着简陋的居所,他的屋子连可供吊唁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太宗亲自下令,为他建造祭拜的祠庙。

尚书右仆射(尚书省长官)温彦博,家中贫苦无钱修盖正室,他去世后只能在侧屋里设灵祭奠。太宗听说后叹息不已,同样为他建造祠庙,并给他的亲属赏赐丰厚的物资。

整个贞观时代,君臣同心同德,崇尚节俭简朴的生活,在吃穿用度方面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虽然王公贵族们过着“穷”日子,大唐却出现清平富饶的景象。#(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

点阅【唐太宗治国智慧】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