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樯阵马 旷代一人而已——米芾(4)

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
整理:郑行之

米芾行书《淡墨秋山诗帖》。(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800
【字号】    
   标签: tags: ,

续前文

北宋的时候,有一位极为有名的书画家,他不但很会画画,书法也写得非常好。他的儿子自小跟着他,看得多也学得多了,书法绘画也很在行。有一次这个儿子向外人透露,他父亲连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真真不可思议呀,对书法这么着迷的“大家”到底是谁?

他就是北宋的知名诗书画家,爱石成痴的──米芾。

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家,擅长楷、行、草、篆、隶等多种字体。

自我要求很高

对于书法,米芾曾自述:“余写《海岱诗》,间有一两字好,三四次写。信书亦一难事”。意思是说一首诗,写了三四次,只有一两字能让自己满意,等等。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高,相当严格的,他的标准是要做到“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师法古人

米芾善于师法古人,尤其喜欢临摹王献之的字。他很能把握传统精髓,对书作的布局、结构、用笔,都有他独到的体会。章法上,重视整体气势,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境而变,纯任天然。

对于笔法线条,米芾也有他独特的见解,他在《书法赞》中写到:“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这是他对颜真卿、褚遂良书法的一点看法,也表示了他对线条的坚持,要能做到骨肉匀停、互辅互承才行。

悬腕

米芾在《提笔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米芾见伯修父子以手腕贴着纸写字,便批道:“以腕着纸,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伯修父子觉得有道理。但又想,若要笔端有臂力,那就必须悬腕,将手肘抬高。可是这样能写小字吗?便问:“提笔(悬腕)亦可做小字乎?”米芾笑而不答,提笔写了一篇蝇头小楷,规矩一如大字。伯修父子“相顾叹服”。因而又请问笔法。米芾曰:“无他,自今以后每做书,无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这是在告诉伯修父子,今后写小字也要悬腕。

当代文士评语

苏轼称他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钟繇、王羲之)并行”。也就是说,他写起书法来,行动迅疾,气势雄壮,有如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

黄庭坚则说:“如快剑斫阵,强弩射潜力……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等等。也是形容他动作敏捷,写出来的字如射出的强弩般劲利。

米芾《多景楼诗》。(公有领域)

刷字

当代的文人好友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但有机会让他评价别人时,以他率真的脾性,可不一定会留情了。有一次,宋徽宗问米芾对当朝书家的看法,芾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但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徽宗看他批人如此犀利,不留情,便追问道:那你呢?芾曰:“臣书刷字”。

好一个“刷字”!

米芾所谓的“刷字”,指的是大字书法的一种,看起来是自谦自让,其实已点到他自己的实处了。

米芾大字学段季展。“刷字”体现的是用笔迅疾有劲道,尽势尽力。这类大字书法的特色是痛快淋漓,富于变化,颇有雄健的特点。

《蜀素帖》

北宋 米芾《蜀素帖》局部。(公有领域)

“蜀素”是一种名贵绢,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织造的。湖州郡守林希保存在家中二十余年,至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才装裱成卷。当时请了许多书法家来写,但他们都不敢放手书写,仅在卷尾题字以示谦逊,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写了满满的、自创的八首诗。

北宋 米芾《蜀素帖》局部。(公有领域)

此作可说是米芾早年的杰作,董其昌以“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来形容。用笔的快慢、轻重及转折,收放自如。其字体偏纵长且稍倾侧,相同的字都作不同的写法,极尽变化之能事。在在显示出米芾“不偶于俗”的特质。

《紫金研帖》

《紫金研帖》是米芾与苏轼之间往来的一个纪录。1101年,苏轼从海南岛返回江南,顺道拜访米芾。久别重逢,米芾拿出自己最喜爱的谢安《八月五日帖》(又称《中郎帖》)请苏轼题跋,完成这件久悬于心的事。离去时苏轼还借走了米芾珍爱的紫金砚。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传来苏轼不幸卒于常州的消息,而且还说家人准备以此砚作为陪葬品,米芾闻讯,急急赶去,希望能够挽回,不让这方名砚成为“明器”。最后米芾是成功地挽回了,他也为此写了这幅《紫金研帖》,记录了这件事情,使得千载后的我们得以拨开历史迷雾,清澈地看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苏轼向来就很欣赏米芾的书法、诗文,常赞誉有加。在书法艺术上,苏轼讲究清新淡泊,米芾则崇尚平淡天真。两人见解虽然很接近,但生性高傲的米芾则自视更高,不要说苏东坡了,米芾甚至觉得王羲之写的字都还不如其子米友仁呢。

《自叙帖》

米芾极重视笔法。他在《自叙帖》中说:“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扁。”前者讲的是写书法要兼顾骨、肉、气、神。后者则是说写字要掌握正确的用笔,正确了,就是细如毛发的线条也是圆的;不正确时,就是粗得像屋梁般的线条也是扁的。至于何种笔法才能写出圆线条,那就是笔管要打直,中锋用笔。

米芾还在《自叙帖》中论书:“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又道:“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提笔,字愈无筋骨神气。”这就讲到持笔的力道问题了,一般都讲究握笔时掌要虚,要轻,写字时才能灵活运转,特别是写大字时,一定要避免握紧握死。

《研山铭帖》

《研山铭》,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三十九字。其二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其三为米芾之子米友仁及外甥等人的题跋。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的代表作之一。沉凝雄快,跌宕多姿,字体自由率逸,天马行空,不受前人法则制约,是米芾大字书法中的珍品。

米芾 《研山帖》局部。(公有领域)
米芾 《研山帖》局部。(公有领域)

不同论点

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项穆的书学理论著作《书法雅言》中提到:“苏之点画雄劲,米之气势超动,是其长也;苏之浓耸棱侧,米之猛放骄纵,是其短也。皆缘天资虽胜,学力乃疏,手不从心,借此掩丑。”

项穆指出,米书的过度率意而行是其最大缺点,是其短处。这种看法当然是见仁见智,但也可让后世观赏者做为一个参考,也可以提供给观赏者比较清晰可循的思路,从而形成属于观者自己的美感经验。@*

米芾《彦和帖》。(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国《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整合多项医学研究报导,写字有六个健康好处:可提高记忆力、加快伤口愈合速度、舒缓癌症患者情绪、让人更乐观、改进睡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健康状态。
  •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 明崇祯进士李待问自骄书法优于名家董其昌,每每看到董其昌的题字,必在其旁题字以竞之。董其昌听到之后,就去看李待问写的字。看完后说:“此人写得果然不错,只是字中透着杀气,恐怕他…。本文附篇八字命理实例分析——喜用不伤,生机无阻,为寿征
  • 陶美衣,号问心,中国知名女书家。自幼随父学书,工楷、隶、篆、行多体,善长诗。长期从事书法创作、法帖编写并兼任教育工作十余年,荣获国内外多项殊荣。著有《明师书训》、《笔鉴》等多部经典诗集与系列法帖。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是世界上闻名的天朝大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外交往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领域内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几乎同时达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成为各自发展史上的艺术高峰。此时期书法从进入普及、成熟到繁荣兴盛的发展顶峰,在楷、行、草、隶、篆等各种书体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众派纷呈,书作浩繁,书学鼎盛。
  • 所谓“唐人尚法”,是指唐朝的书法艺术一如盛唐气象,重视法度,堂堂正正。书法讲究“法度”,“合法”才能“质美”。书写的法度即创作过程中的形式和要求,是一种规矩,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 提起民国初期的军阀,您有什么印象?他们是土匪、莽汉、大老粗,还是秀才、文人、书法家?根据史料,很多军阀都文武双全。他们写得一手好书法,这绝对会颠覆您的想像!
  • 据史料,米芾六岁就已熟读诗百首,七岁开始学书法,十岁能写碑文,二十一岁就当官。可见他的天赋资质之优。但因为他有许多怪癖,有许多异于常人的习性和嗜好,因此也被称为“米颠”。
  • 苏轼和米芾是多年好友,交情甚笃,苏轼曾经造访过米芾。在绘画上,米芾认同苏轼对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点,也将以写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书风带入画中,进而和米友仁共创了“米点皴”“米家山水”的画法。
  • 米芾痴爱奇石,镇日沉溺其中,须臾不离石,加上性情旷达,常做出一些不能被旁人理解的事情。幸而有宋一代,社会上富涵艺文气息,一般人普遍都敬重艺术家,所以对他的一些怪异举动,虽不能完全接受,也大都能予以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