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女儿一起“断舍离”

文/黄淑文

女孩阅读书本资料照,图为示意图。(PxHere)
人气: 1862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每年过年大扫除,对我而言,实在是身心的考验和折磨,看了《断舍离》这本书之后,我大大改变了对大扫除的想法。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非常著名的畅销书。断舍离,就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离”开对物品的执著。也就是,丢掉“不需要、不恰当、不愉快”的物品,只留下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最必要、最适合、最常用”的东西。

活着就是不断的选择

山下英子说,如果你只想把房间弄干净,就只是打扫;如果你把物品装进垃圾袋塞进储藏室,或把物品放到看不见的地方,眼不见为净,也不叫整理,只能算是移动。把不要的物品送出家门,才是断舍离中“收拾”的意义。

小六的女儿和我一起看这本书,深有同感,还写了一篇心得给我看:

断。舍。离。

有许多东西,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当然,衣服也是。
整理衣服,并不容易。有纪念价值的,不想丢。
穿了很久,后来穿不下的,不想丢。
太大件以后能穿的,不想丢。
你的衣柜就是这样满出来的!

你必须断、必须舍、必须离、
“断”开你与那件衣服的关连,
“舍”弃那件衣服,让那件衣服远“离”你。

妈妈,让我们一起来断舍离吧!

女儿的心得让我莞薾一笑,心有戚戚焉。想想:我们是不是常常觉得没衣服穿,衣柜里却塞着一堆衣服不穿?明明就是无法穿、不想穿或不适合穿,却还是留在家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直搁在那里,占用家里的空间。很多物品,就像橱柜里的衣服,从本来的“保管”变成“放着不管”,最后变质形同无用的垃圾堆,堆在家里某个角落。如果你检视自己,家里有多少空间是被这些无用的东西占用?一定会被自己吓一跳。

山下英子认为“活着就是不断的选择,断舍离就是锻炼一个人的选择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丢掉不用的东西开始。有两个重要准则:第一是以“自己”而不是以“物品”为主角,第二是时间轴要落在“现在”。也就是,好好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以及什么东西会让“现在的自己”感到愉快并且常常使用? 如果不符合这个准则,就当下立断丢弃或送人。

我们很容易陷入只不过偶尔可以使用就难以丢弃,觉得很可惜的心理,本来物品就是要“经常使用”才有价值。因此,选择物品的诀窍思考,并非物品是否可以使用,而是你是否会常常用到?你只要检视自己“丢不掉的这件物品,这一年来究竟使用多少次呢?” 只要用不到,不常使用,就马上丢掉或送人,如此一来就会形成“因为真的能用,我才保留下来继续使用”的良性循环。

我和女儿实践断舍离,就从两个人的衣橱开始。女儿现在身材体型都和我都差不多,母女一起整理的好处是,有一些衣服因为太贵或质料很好舍不得丢,如果女儿愿意穿,心里就会好过很多,就算舍不得丢,身旁的女儿也会把衣服从我手中抢过去,哈哈大笑说:“来吧,妈妈,让我帮你断舍离吧!”此时,我的眼睛只要紧紧一闭,忍耐一下,衣服就会被女儿丢到回收箱。如此反复淘汰几次,就会发现留下来的衣服,果然是现在的我,很爱穿又能展现自己个人风格的衣服,最棒的是,看着简单清爽的衣柜,真是如释众负,轻松无比。

再回头看看那些已经丢弃在回收箱的衣服,不就是老早就该丢弃的吗? 早一点丢掉,不就能早一点让自己解脱,轻松快活些?真不知以前的自己在执着什么? 何苦留一堆不合穿的衣服折磨自己呢?

庞大的堆积物,往往变成我们心头无形的压力,也会堵塞家里的能量。山下英子说,物品,就是“物+念”。我的想法则是,每个物品都包裹着一层无形的能量,会带给自己喜悦高能量的物品,当然值得留下来,不适合自己的物品,充满负面的能量,为什么我们还要揽着这么沉重的负担背在身上呢?如果真的难以割舍,山下英子建议我们丢掉东西时将“对不起,谢谢”说出来,对物品说话,可以尽快让人恢复心情增进决断力。丢掉使用多年的东西时说声“谢谢”,没有用完却必须狠心丢弃的物品,则向它要说声“对不起”,我发现这对我们下定决心割舍,真的很有帮助。

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借着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是一种自我觉察,自我锻炼。好好实践断舍离,筛选出自己喜欢又好用的物品,将来整理家务心情也会比较愉快,而且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会散发出和自己吻合的频率,无形中也会转化成一种正向能量环绕着自己,让自己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

与喜欢的物品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

山下英子认为检视自己什么东西想丢?什么东西不想丢?可以反映我们深层的内在。她在这本书把物品比喻为人际关系,堆满垃圾的房间,就好像被一群认识却不常联络的陌生人围绕,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让他们一直待在家里,这样是不是很不舒服呢?

或许过去感情很好的朋友,因为你的价值观改变,现在已经算不上亲密了,与其欺骗自己或老是追忆过去,不如让自己适应这种变化,选择对“现在的我”来说必要的朋友。选择物品,就像选择死党,你一定只挑选出真正需要又喜欢的朋友。改变观念,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必需品,让住家只存在适合我们的物品,与喜欢的物品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整个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会成为自己的力量。”

持续断舍离一阵子之后,留下来的物品会有两种。一种是从以前到现在就很珍惜的物品,另一种留下来的物品很可能就是自己潜在的盲点。虽然你只是整理看得见的小抽屉小厨柜,但更多看不见的变化其实在你的心中悄悄的发酵。我们会透过留下来的物品,重新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山下英子在书中提到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三十多岁的阳子小姐,因为参加断舍离讲座,彻底筛选物品,整理出一间干净的房子。即使如此,她还是留下一个纸箱的书,怎么丢都丢不掉,有一天她决定把这个纸箱从柜子拉出来,瞧个清楚,没想到这些书全部都是恋爱的小说,而且都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她才惊觉,这些书都是她过去恋爱经验的反应,不停的重复和没有结果的恋爱对象交往,仿佛潜意识抗拒结婚,一直单身的她,不知不觉活在过去自己保存的书里。她立即果断对那一箱书进行断舍离,放下过去的自己,朝着不抗拒结婚崭新的自己前进。

断舍离的过程,其实会让我们看见自己究竟给了自己什么? 物品,是自己本身的投影。透过这个检视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现在的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了解自己之后,自己想变成什么样子?自己想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其实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知道如何选择和“未来的自己”形象相符合的物品,不知不觉,现在的自己就会摆脱过去的自己,朝向未来的自己想要的人生前进。

我也注意到,在我的衣橱总是留着一堆高领套头的毛衣和保暖内衣,有绝大部分是因为我住在山上,朋友怕我冬天着凉感冒买给我御寒用的。但其实我的个性并不喜欢脖子受到束缚,穿在身上真的很别扭却又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心意,当然主要是因为冬天的御寒衣物价格都非常贵,加上有纪念价值舍不得丢掉(当然也怕被朋友知道不好意思)。就这样,左右矛盾,留了一堆自己不喜欢穿而且也不适合自己的御寒衣物。我想了想,自己可以和朋友聊天的同时,明说暗示自己其实比较喜欢什么样的御寒物,或者勇敢的断舍离之后,买几件自己喜欢的御寒衣物穿在身上,朋友自然就会从你的穿着打扮知道你的风格,又何苦这样勉强自己呢?

房子不是收纳废物的地方,而是保存适合你用的东西

实践断舍离之后,我深深感觉,物品真的要使用才有它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现在、当下、经常使用,才有留下来的意义。如果舍不得,觉得“可惜”的时候,并不是把东西呆呆的收着,而是要果断的分享出去,把物品送给最需要的人,让这个停滞在你身边的负担,在另一个适合的人身上有了全新的生命,保有它真正的价值。如此,让自己居住的地方腾出新的空间,保持新的流动、循环、代谢,不是很好吗?

当然啰,山下英子并不是要大家把什么东西都丢掉,最终的目标是“控制总量”。她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在总量规则法则之中,假设我们限定自己可以同时拥有五项喜欢的物品,列出好恶顺序。先用断舍离来打造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物品的环境,假使有了新欢入手,就将排名最后的物品丢掉。建立起这种淘汰的循环,自然就有更高级更喜欢的物品留下来,自己本身的层级也跟着提高。一方面避免自己永无止尽的购物欲,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永远使用前五名物品最棒的我”了。

就过来人而言,我知道,对一个重感情的人而言,断舍离最难的地方,是割舍或面对附加在物品身上的记忆和情愫。生命有太多必须割舍的东西,什么是你想继续拥有的?什么是你早该舍弃告别的?你必须勇敢的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之后,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帮忙的。

山下英子建议我们,不妨从丢掉一个眼前的垃圾、整理一个小抽屉开始,慢慢的丢掉一样或两样,就是断舍离的开始。先做决定“从什么地方开始丢”,紧接着思考“从什么东西开始丢”,自问自己“要/不要”、“舒服/不舒服”,彻底执行几次后,再看看刚才整理过的东西,再问自己一次还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丢的?剩下的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多练习几次,就可以加快自己断舍离的速度,从外在的环境改变自己的内在,让自己的家庭和你自己,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我很喜欢书里最后一句话:“色即是空,有形之物都是虚幻的。尽情享受和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懈逅,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幸福。当缘分结束时,就潇洒的放手,不仅是对人,对所有的一切都要能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愿我们看了这本书,在新的一年,都能成为活在当下,而且能够立即行动的人。

· 东西舍不得扔、越积越多 是收藏癖还是囤积症?

· 放下你的“执著” 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

· 如何保持食材新鲜度?冰箱整理8诀窍

<作者简介:黄淑文,心灵作家、心灵绘画创作老师、知名部落客。本文网路授权转载自黄淑文(桂花树)网志>

责任编辑:李清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