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他以不寻常的方式劝谏国君 青史留名

作者:杜若

鬻拳,是春秋时楚国的大臣,对国君忠心耿耿。虽说史上有不少忠臣,但像鬻拳一样以不寻常的方式劝谏国君的,并不多见。

拔刀谏楚王

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文王应息国国君之请,率兵讨伐蔡国。蔡侯兵败被俘,大骂楚王不义。因其咒骂不止,楚王一怒之下要烹杀蔡侯。但鬻拳认为,杀蔡侯,会使其他诸侯们恐惧,联合起来对抗楚国,于是劝楚王放过蔡侯,不要毁了刚在中原建立的声望。

鬻拳多次劝谏,楚王仍然不听,鬻拳一怒之下快步上前,左手抓住楚王的袖袍,右手拔出佩刀,厉声说:“大王,今日臣下宁可和您同归于尽,也不忍心见大王失信于诸侯!”

唐 武士图砖,武士左手持盾牌上举,右手握刀,头戴盔,身穿甲。(公有领域)

楚文王大惊失色,连声说道:“寡人听你的就是了!”遂即下令赦免蔡侯。

鬻拳又对楚王说:“大王能听臣的话,是楚国的福气,但是臣下劫持国君,罪当万死。请您治罪。”鬻拳认为身为人臣,却拔刀挟持国君,不该被原谅。

楚文王知道他忠心为国,并没有怪罪他。鬻拳就砍断自己的脚,说:“人臣对国君无礼,这就是下场。”楚王急忙命令太医为他治疗脚伤,并将他的断足包起来,放入太庙,以警示自己因为不纳臣子谏言而导致的恶果。

鬻拳脚伤痊愈后,已经不能行走,楚文王就任命鬻拳担任大阍,守卫国都的城门,他的子孙可以世袭。

国君兵败 拒其入城

楚文王十四年(公元前676年)秋天,巴人率领大军进攻楚国。巴军声势浩大,很快就攻破了楚国的新城那处城(今湖北荆门东南)。守城官员阎敖见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于是弃城而逃,逃回楚国国都。后来阎敖因擅离职守,被楚王处决。

阎敖的家族是芈姓,在朝中很有权势。同宗们为阎敖打抱不平,为了报仇,阎敖家族联合了巴人,一起攻打楚文王。

次年春天(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亲自率兵讨伐巴人,但在津地(今湖北江陵市南)被巴人和阎敖家族打败。楚文王在战场上,面颊受到箭伤,便决定暂时撤兵,返回国都郢都。

楚王的军队赶至郢都城门下时,正好是夜晚。鬻拳得知楚王回来,站在城门上询问楚王这次的战事如何。楚王回应说“打了败仗”。

中国古城门(fotolia)
中国古城门。(fotolia)

鬻拳就对楚王说:“从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巴国是一个小国,大王都没有大胜,难道不会被天下耻笑吗?现在黄国不向楚国朝贡,如果您能打败黄国,就可以回来。”鬻拳就这样不打开城门。

楚王无奈,只好带兵辗转至黄国,直到打败黄国,才班师回朝。

不幸的是,在班师回朝的途中,楚文王箭疮崩裂去世了。鬻拳知道后,亲自办理国丧,扶持新君即位后,便自杀殉葬于文王墓前,以报楚王两次不加罪之恩。

生前,鬻拳守卫着楚国的国门;死后,他依然要追随楚王,守护他的墓门。以特殊的劝谏方式使国君归于正道,也使鬻拳青史留名。@*#

参考资料:
《左传‧庄公》
《东周列国志》17回、19回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