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中国古早身份证怎样产生的?

作者:任淑一

图左为三位唐代中国官员。图为章怀太子墓壁画。(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82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古代没有照片,那么需要身份证明的时候怎么验明正身呢?中国古早从何时开始有身份证呢?

唐高官佩随身鱼符

唐代三品以上高官,得以随身佩金鱼袋内装金鱼符,作为身份的识别。

据《新唐书.志第十四.车服》记载,唐朝初创,车、服都因袭隋代旧制。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立车舆、衣服之令。 令亲王和官员带随身鱼符,以明贵贱,以应皇上诏令。鱼符分左右,用来对合,左者放宫内,右者随身,用来相合,以验明正身。当时是左二、右一,随身携带着一个,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身份证,只有亲王、官员才有,不用在百姓身上。皇太子有特别的随身符,用的是玉制的玉契。

唐代上朝高官要带着随身鱼符。图为《清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册‧唐太宗三》(公有领域)

唐初的随身鱼符只有金、铜两种,亲王的随身鱼符是金的,一般官员是铜的。鱼符上题有职位、姓名。鱼符都以鱼袋装着,三品以上官员的鱼袋饰金,就是金鱼袋,五品以上的鱼袋饰银,是银鱼袋。如果官位有二个,就有两种随身鱼符,两个鱼袋。

到了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五月,高宗恩赐给五品以上官员新的随身银鱼袋,三品以上官员的鱼袋还有饰金,出入宫禁必须出示鱼符合验才能通行。鱼符、鱼袋用来防杜假装身份使诈入宫、欺谋官职的。

五代 周文矩《文苑图》卷。图中最左侧人物腰间所配即为鱼符(鱼袋)。(公有领域)

金龟符 金龟袋 

到了武则天擅政(武则天改国号周, 改元天授,时在公元690年10月),鱼袋改为龟袋,这是天授二年(公元691年)的事,佩鱼也改为佩龟。回顾一下龟的标志,在汉朝时曾用在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官印上,印纽是以黄金铸成的龟纽。

至于龟袋的金银铜装饰,晚了九年才见规定,《旧唐书.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 舆服》记载,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十月,职事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到了中宗复唐(705年),罢龟符、龟袋,恢复鱼符、鱼袋。龟符、龟袋仅仅用于武则天擅政期间。

唐代的随身鱼符虽然是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可视为今天的身份证的前身,但是只限于贵族高官,而且也只是用在进出皇宫时。当时,宫外的要地、军旅驻扎的军营也有另外的识别、验证标志。

明代的“身份证”——“腰牌”一例。图为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腰牌。(猫猫的日记本/Wikimedia Commons

到了宋朝也用象牙制作的牙牌,宋代欧阳修《早朝感事》诗就写官员上早朝佩“牙牌”报到景象:“玉勒争门随仗入,牙牌当殿报班齐。”明朝大量使用牙牌作识别牌,称为“腰牌”代替了“鱼符”,其形制和质地表示官吏的身份,也分等级,象牙牌、金牌、铜牌、木牌等等都有,形状长方形、圆形都常见。明朝也规定,借用与出借腰牌,都有罪,这跟今天伪造身份证触罪犯刑也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菖蒲节”就是端午节,菖蒲和端午节习俗渊源久,菖蒲是端午的“仙花”,可以制五毒、斩千邪。菖蒲留下成仙、长生传说:汉武帝遇见异、安期生成仙留下一只鞋子……石菖蒲、汉唐菖蒲不一样唷,照过来……
  • 感情深厚、形影不离的情人、夫妻怎么以比翼鸟、比目鱼来譬喻?鹣鲽情深是什么意思?
  • 连理枝,两棵树枝干分不开、纠结在一起,比喻关系亲密的恩爱夫妻。“连理枝”虽然和比翼鸟常常连用,然而连理枝特指恩爱夫妻,不指密友,为什么呢?
  • 逢端午节话艾草好时节,艾草的多种功能中国人早知道,“艾”的丰富内涵超乎人们的想像!诗经中有诗传史,《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中国晋代有一位以艾草灸治法救人无数的女神医鲍姑……
  • 一说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主要的节俗、节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楚国屈原是其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传说,另一个传说是东吴之地纪念伍子胥,还有一个是曹娥投江寻父,都是以中国楚、吴、越地方为舞台。
  • 出土古画《帛画人物御龙图》,岂不像活生生的“龙舟画”?说端午节想起龙舟,因为救屈原、悼屈原而来?龙舟天子之驾、泛游之舟、龙舟战船、龙的图腾崇拜……“龙舟”文化在中华,洋洋大观。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