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唐代茶道盛行的推手

作者:杜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茶苦而寒凉,属于阴性的东西,可以降火,而火是百病之源,如果火降下去了,火降了头脑就清醒了。《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茶能止渴,能使人不想睡觉。

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茶本是南方的嘉木,南方人很喜欢喝茶;北方本不产茶,所以北方人本来没有喝茶的习惯,但后来发生了变化。

大唐时期,禅宗发展鼎盛。禅门和茶结下不解之缘。据唐代《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一位降魔法师,大兴禅学。因为学禅时,要能作到身正心正不睡觉,而且不夕食,都是凭仗着饮茶解困。因此,僧人都各自携带茶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要煮茶喝。从此转相仿效,喝茶的风气由此兴起,从泰山寺院渐渐传向京城一带。城市里也开起了茶铺,不论是僧是俗,人人投钱取饮。

以茶叶买卖为枢纽,渐渐联系起四通八达的商业交易圈。商人从江淮一带装茶,运往山东、河北、京城各地。甚至远至西域塞外之邦都有闻茶香而来市的,当时,回鹘人入京朝见,驱乘着大批好马,到了京城进行交易买卖,带着茶叶回去。

“茶圣”陆羽(字鸿渐,733年─804年)着《茶经》,专门讲述茶叶的功效,并介绍煮茶、焙茶的方法。陆羽又制造了二十四件饮茶的茶器,盛放在篮子里。追求新鲜事物的人们,也开始像他一样,收藏这样的茶器。

唐代陆羽被誉为茶圣。图为日本江户时代画家村上南溟所绘的陆羽画像。(公有领域)

后来常伯熊(常鲁)根据陆羽的《茶经》,做了大量修定补充,讲究的茶道文化,成为王公贵族新的生活方式之一。

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 年),监察御史常伯熊作为入蕃使判官,奉诏进入吐蕃商议结盟之事。一天,常伯熊在帐篷里煮茶。吐蕃赞普问他在煮什么,他说:“涤烦疗渴,所谓茶也。”(《唐国史补.卷下》)因此缘故,茶也称为“涤烦”,洗涤心中烦躁的意思。施肩吾(780年─861年)有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由此可知常伯熊自创的茶名,流传很广。

唐末品茶名士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说:“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从表面看由茶礼、茶规、茶法、茶技、茶艺、茶心六事组成,称为茶道六事。通过茶道六事理解茶道精神。茶道修习表面是“技”,但其重点是在“心”。要修习茶心,须从习茶技开始,此后才可谈茶论道。@*#

明 文徵明《品茶图》局部。(公有领域)

参考资料:《封氏闻见记》卷六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