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

作者:杜若
明仇英画、文徵明书《孔子圣迹图》之《同车次乘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每到过年时节,看着国内火热的过年气息,住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更会想念国内的亲人。长长的思念,就像风筝的线绳,一直牵起心中酸酸的感触,飞向遥远的故国。那时才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前往齐国途中,听到一个人正在痛哭,哭声很是悲伤。于是他们加快马鞭,寻声望去,看到一个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素带,正在那里失声痛哭。

于是孔子下车,上前询问得知那人叫丘吾子(一名作皋鱼),曾在齐国做官。孔子问他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原来他是为自己的三个过失,痛悔痛哭。在孔子的请求下,丘吾子就将自己的过失告诉他。

丘吾子说:“我少年时期很好学,游学天下,等我回来后,才知道父母都已经去世了,这是第一个过失。我长大后,侍奉齐国国君。国君崇尚骄奢,失去了士人的拥戴,而我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这是第二个过失。我平生的至交好友,如今都离我而去,断绝了往来,这是第三个过失。”

紧接着,吾丘子说了句令后人都痛彻心扉的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树想要静止下来,但是狂风却不停止;为人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是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年华逝去不会从头再来;一旦至亲逝去,永远也无法再相见。吾丘子为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责任,痛悔不已。

这句“子欲养而亲不待”从此流传了数千载,时时敲响着子女的心扉。父母在时,犹如参天树木,为自己遮挡风雨。当父母去世后,子女的生命情感像被彻底剪断一样,陷入无比的哀痛。

老人手部护理老人(fotolia)
父母在时,或许每一通电话都会让子女感到是负担。从未想过要温暖一下父母操劳一生的冰凉的双手。(fotolia)

父母在时,常常打电话催着回家吃团圆。那时,或许每一通电话都会让子女感到是负担。当看着父母步入年迈,行动不方便,依然觉得父母是自己生活的负担。从未想过要温暖一下父母操劳一生的冰凉的双手。

可是当他们不在时,没有人再催你回家,没有人再催你吃饭,没有人再慈爱的叫你的小名,那时才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寒凉透彻心际。想着为父母暖一暖双手,永远也无法为他们暖热。

当父母在时,我从来没有觉得“女儿”一词有多特别,有多荣耀,也从来没有落入到心底,从来都是在心门之外,匆匆而过,转身即没。当父母不在时,那时才知道这辈子做女儿,已经做完了。

再温暖的母爱没有了,再严厉的父爱消逝了,无论自己有多大,都像是世上的孤儿,无依无靠,一直不停地漂泊。父母做的好吃的饭菜,含带着母爱父爱的年味,今生今世再也吃不到了,成了世上最昂贵的一道菜,即使花尽金钱也永远买不到的佳肴。

Asian family with adult children and senior parents relaxing on a sofa at home together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失去了都还能找回来,惟独生命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再也无法把父母从另一个世界找回来。(fotolia)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失去了都还能找回来,惟独生命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再也无法把父母从另一个世界找回来。无论有多少钱,也买不到一张通往天国的机票。无论多么想说:“我爱你。”父母也已经永远听不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何止痛殇千载?它会一直痛在世世代代的子女心里,时时世世提醒着人们,善待父母,赡养双亲。不要留下这辈子做人儿子(女儿)已经做完了的痛悔与遗憾。@*

(事据《孔子家语‧孔子适齐》卷二)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记忆中儿时的广州,冬天的清晨都是雾气,从珠江边蔓延过来,湿气弥漫,雾气腾腾,趁太阳还没有穿透雾霾,小小的我飞快走在长长的骑楼下,穿越一个又一个窄窄的巷口,像谁都挡不住我的前程一样,无所畏惧,奔向菠萝包。
  • 中华传统的母亲花又叫忘忧草。(农粮署桃园提供)
    Yoki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长大后,她正憧憬拥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时,又被嗜赌的母亲连累,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成长过程,让Yoki觉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转机出现了。
  • 来吧,妈妈,和我一起。我们来跳一支舞,旋转,旋转,旋转。跳尽生死,跳尽生而为人的重负,跳尽悲欢与离合,恩爱与情仇,跳尽迷离幻象。待灰烬变凉,我们会发现,我并没有错,你也没有错。人世间一切不过是一出戏。
  • “为人须凭良心,初一十五何用你烧香点烛;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谨防我铁链钢叉。”这是我烂熟于心的一副对联,从小到大不知听父亲念叨过多少遍。此刻重温,我似乎找到了父亲的生命底蕴,也在重新审视父亲时认识了独特的中国教化传统。
  • 节俭的她,没有大鱼大肉,也不买名牌包,但她全身散发浓浓的亲切感和妈妈味,让我们这些出嫁的女儿,还有取暖的地方。
  • 吃加热过的隔夜饭,不一定有助减肥。(Shutterstock)
    仿佛我也能听到妈妈当年的炒菜声,以及坐在餐桌前的我肚子咕噜声。妈妈煮的饭 不仅温暖了我的胃,也温暖了我的人生。
  • 母亲,是每个孩子心中最深的依恋,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基石,而在这场对法轮功持久的迫害中,多少善良的慈母被迫害至死,让多少孩子沦为心碎的孤儿,多少家庭支离破碎,难以为继!
  • 小时候,经常把父亲的肚子当成枕头,躺在他身上,一边惬意地感受大同牌电风扇的凉风,一边看电视,十分逍遥自在……这是我努力地回溯,从记忆河流的最上游所打捞起的父子亲密画面。
  • 父亲告诉我,人要往高处走,看远一点,不能只在低处看生活里的刺,要看 开来。他说:“生活遭遇磨难,不丢人。谁没有磨难?谁的成长是容易的呢?心要大、要明亮,这样的人能抓住快乐。”
  • 从小我看着母亲解决大大小小的难关,我遗传了她的特长,没事喜欢动脑筋。她展示给我的生命价值就是每天不断地奋斗,持续地创新,闯出新的局面,才是成功的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