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想进献“晒太阳”──野人献曝

文/宋宝蓝
实忱的农夫想把“晒太阳”献给国君。(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在一些诗文中,常会看到“献曝”一词。如清朝湘乡朱蓂于《游丝诗》曰:“苍苍白发老诸生,莫献曝忱空弄情”。杨钟羲十一岁时作诗云:“围炉未肯因人热,献曝常存保主心”。《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篇》曰:“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

什么是“献曝”?

曝,音铺,意为在太阳下晒,晒太阳。献曝,献出“晒太阳”,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用法?其实,献曝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呢。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经常穿着用乱麻作絮的冬衣,并且只穿这一件过冬。到了春天,乡民开始耕种的时候,这农夫常在太阳下曝晒。他不知道,天下还有高大、宽广、暖和的宫殿,还有温暖的丝棉与狐貉皮裘可以避寒呢。

农夫被春日晒得暖洋洋的,心里满是喜悦和幸福感。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一阵暖阳就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似乎为他驱散了所有的寒冷,所以他想把这份美好与他人分享。他回头对妻子说:“晒太阳,可以让人这么暖和,谁也不知道吧。”于是农夫想把“晒太阳”献给国君。

清 董诰《菜圃风暄》。(公有领域)

乡里的富人听到他的话,告诉他:“昔日,曾有人将胡豆、麻杆、水芹与蒿子等野菜当作美味的食物,并对乡里富豪夸耀这些食物的美味,乡里的富豪拿过来尝了尝,发现那味道非常奇怪,富人的嘴巴就像被毒虫叮蛰了一样,苦涩不堪,而且肚子也跟着疼痛起来。众人都讥笑并埋怨那个人,那人也大为惭愧。”富人说农夫也是这样的人。

这则故事载于《列子·杨朱》,魏国学者杨朱,又称杨子、阳子居、阳生。他讲到“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野人,指住在国都郊野的乡民。凡是乡民觉得舒适安逸的,乡民觉得美味的,美好的,就会说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杨朱举例时,讲到这则故事。

凡是乡民觉得舒适安逸的,乡民觉得美味的,美好的,就会说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图为水芹。(公有领域)

在数千年的流传中,这则典故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献曝之忱、野人献曝、野人奏曝、野人献芹等等。后人因此将“献曝”作为谦言,谦称自己的建议浅陋,或所赠的物品菲薄。

事据《列子·杨朱》卷七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华大地一直被称作“神州”,因为它是神的故乡。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到女娲、伏羲、神农三皇所经历的岁月来看,这显然是一段人与神共处的岁月,神曾经直接传授文化给人类。神传文化当然就有它的神迹存在。在神有意的安排下,佛道神辗转下世,方方面面给人类启蒙,从衣食住行到语言、文字、文化、娱乐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无数的神迹。本文只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选取几则关于诗、画、乐界出现的神人神迹。
  • 韩愈在《马说》中叹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为伯乐不仅本身要具备才能、要有识别人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容人的肚量、不怕他人超越自己的心胸、善于识别他人的长处、更不起妒嫉之心。正是孔子所说“君子坦荡荡”中的君子,这样的君子在中国历代都有出现。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 冬至:夜从今夜短,日从今日长!冬至日阳光达到南至点将要北返,阳气从地底升起。你对“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