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蕴含的力量 丢失了的清明节内涵与妙处

人气 190

【大纪元2019年04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王华香港报导)2019年4月5日,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5度。据《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祭奠先祖、慎终追远,这是中国人把生与死连接最紧密的日子,也是华夏文明独特的节日。

人死非灯灭

1949年之前的中国人相信,人死了、灵魂不灭,所以祖先的“在天之灵”一直在看护和监管着后人:若儿孙后代懂孝道、行孝心,那祖先就会保佑后人;若子孙不孝,不尽孝道,那祖先就会惩罚后代。那时中国人眼里,祖先既有神灵,又有鬼魂,神鬼同在。于是就有了除夕、清明、中元等祭祖习俗。

1949年后,从德国马克思那传来的共产幽灵,为了毁灭人类,凭借错误的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了所谓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核心就是否定神灵的存在。从那以后,中华5000年敬天信神的传统文化,就被中共在几十年间毁掉了,即使现在还有除夕、清明等节日,但其敬天信神的内涵被掏空了,只剩下了形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连这个形式也不要了,清明节就是在家休息玩乐。

共产党的《国际歌》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话一听挺好的,靠我们造反的无产阶级,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句话道出了共产党的真实目的:共产党要当创世主,共产邪灵要主宰人类。

共产党给人从小灌输的观念是:“人死如灯灭”,只管活着好好享乐,不要去管死后的事。现在大陆越来越多年轻人因为不明白节日背后的意义,会不喜欢甚至拒绝清明去扫墓,也拒绝给祖先磕头,他们心里只有自己。

清明扫墓,看到别人墓碑上的墓志铭,记录着逝者一生的功绩,感觉这样活一辈子才有意义;看到逝者年龄很小,在叹息之余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所以扫墓本身就是人们对重新认识生老病死的一次教育,在一次次祭拜祖先的过程中,其实也在慢慢的接受自然法则,活着的时候更加求进,在面对死亡时也更坦然。”

人们扫墓时,喜欢在墓碑前汇报家庭情况,说说家里的大事,哪个孩子结婚了,哪个考上大学了等等。目的是给自己打打气,强调一下我们活着时创造的一点点成就,让生活过的更有奔头。

敬畏祖先 五千年不衰

其实,清明节的作用远不只这些。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其中只有中国没有加“古”字,因为中国的历史文明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今天的印度人、埃及人、两河流域人,与数千年前生活于那里的人们完全不同,而且文化也完全不同。

中国五千年来,来自长城外的外患不断,但这些外患,或如匈奴、突厥非灭既迁;或如鲜卑、契丹、满清被同化。1840年~1945年之间中国最危险,但仍然没有灭亡。对于5000年前生活于此的人们来说,今天的中国人及其文化是他们血脉相连、一脉相承的直系后裔。

而古埃及和巴比伦的文明先后被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取代,语言被阿拉伯语取代,种族成分也有很大变化。古印度文明因3000多年前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侵印巴次大陆而毁灭。现在埃及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的后代。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血脉相传5000年而不变呢?原因众多,但中国人信神祭祖的习俗,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前联合国执行局主席特委叟莱特说:“中国人并非没有信仰,只是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而不是宗教人物,所以‘落叶归根’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不给祖先蒙羞’就是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至于说中国人有没有信仰,我们这里不去讨论。表面上看,中国人只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宗教仪式,但对于佛道神等高级生命的敬仰、对于善恶有报、要做好人的行为规范这两大信仰内涵,中国人不但有,而且通过日常生活的习俗,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底,并一代代传下去。

中国人对祖先的敬畏和孝顺,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的祭祖习俗也是全球独有的。可以说,中国人把对老天爷对祖先的宗教情怀,融入到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中,使中国成为人类拥有最长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人的祖先是谁?

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说自己是“炎帝”、“黄帝”的后代。

2014年9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研究 DNA 发现:40%的中国人的Y染色体来自三个新石器时代的“超级祖先”。

人类Y染色体的特点是只有父亲传给儿子,一般父亲Y染色体上的序列可以完整地传给儿子,所以儿孙的序列将和祖父一样;但是DNA相隔数代之后难免会产生随机的小突变(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SNP),之后的儿孙就会传下有小突变SNP的Y染色体。

复旦的学者采集了110位东亚男性Y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画出了一个东亚人种“族谱”。

从这族谱可看出,在5,000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三个“超级祖先”(Oγ, Oβ和Oα),让这个族谱在250年内出现了五到七个分支,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那时候分别有三个男人生很多孩子,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增加SNP的概率。Oγ, Oβ和Oα的单倍群占当今中国人口的40%,也就是说今天活着的5.5亿人是从那三个人繁衍出来的。

这三个祖先是谁?炎帝、黄帝、还差一个…

历史传说上有“三皇五帝”,难道是这“三皇”?《史记》说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女娲应该没有Y染色体。文章说,那么炎帝、黄帝和蚩尤呢?好像有道理,三者是同一时期的人。

抛开现代的 DNA 分析,我们从古籍中也能找到中国人的祖先是谁。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所有中国人都把这些祖先视为神灵而进行国祀。“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超越氏族的英雄,成为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如有虞氏和夏后氏禘祀的黄帝,及商族和周族禘祀的喾。另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氏族英雄,如有虞氏崇拜的尧和颛顼,夏后氏崇拜的鲧和颛顼,商人崇拜的冥和契,周人崇拜的稷。

崇拜半神祖先

简单地说,就像中国百姓常说的,中国人的人文始祖就是轩辕黄帝,简称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相传,黄帝是个半神、超人,具有普通人没有的功能本事。他是大地之神的女儿附宝所生,婴儿时便能说话,到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他能种五谷,能驯化鸟兽和虫类,会种桑树,发明了布帛,能用石制造武器,开采了铜矿造刀。传说天上的雷雨归他主管,他能使天空发生14种变化。黄帝有25个儿子,一万个诸侯中有7,000个是神灵。

黄帝晚年时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它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升天了。

中国人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是半神,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其实就是对神的崇拜的具体表现。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是有宗教信仰的,而且这种信仰无处不在,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祖先崇拜,或称祭祀祖先、祖灵信仰、敬祖、祭拜祖先、拜公妈,是指一种供奉、祭祀祖先,类似宗教仪式与习惯的行为。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崇拜大多是希望祈求一些利益,但中国人对祖先的信仰,不仅仅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也是表达亲情或者对先人的尊敬。

因此,比那些庙堂之上的宗教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就多了很多亲情和人情味,更有生活气息,也就更能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更能融入人们的血脉中。所以,即使在祭祖的清明节,人们也不全是痛哭流涕,相反,还有很多活人的快乐活动,如春游、集会,荡秋千、拔河、斗鸡等等。

中国人是最善于把宗教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寓教于乐的。

敬天信神 不可妄为

人生有3大难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正因为有了清明节、除夕等传统节日,每个中国人都明白了生死轮回的道理,都知道要从先辈祖宗们那些学习继承善行和善心。

中国人对祖先的尊敬和孝心,最能有效防止人心的迷失,因为人最容易妄自尊大。就像共产党宣扬的那样,我们就是创世主,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很多古老民族就是因为丧失了对神灵的敬畏而走向了灭亡。

人要谦卑,要孝顺。有了这颗敬仰的心,中国人就能摆放好自己的位置,从而得到神灵的庇护,中华民族也就能永远屹立在世间。一位欧洲人观看神韵(全球顶级中国古典舞与传统音乐艺术团)的演出后感慨地说,“真羡慕中国人离神这么近!”

的确,中国人是离神最近的民族,因为有半神的祖先,而且有清明、除夕等让人无法忘记另外空间的各种民俗,不断提醒中国人要敬天信神,才能长治久安、国泰民康。

慎终追远 安家固邦

中国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中,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仁、义、礼、智、信”。儒家文化重视家庭的作用,从祭祖开始,讲究孝道,百善孝为先。

在儒家观念中,祖先信仰主要讲究慎终追远,表达对祖先的感念之情,也是相信祖先的在天之灵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孝”是最重要的的美德之一,俗曰“圣人以孝治天下”,可由孝引发忠、信、仁、义等道德。即使对已经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们依然活着时一样的尊敬,在节日、忌日中要供奉、祭祀。

人们认为,祭拜祖先,能让人:“善尽孝道,慎终追远,维护宗族,安家固邦”。有关“慎终追远”,人们有四种不同的解释,彼此争论不休,其实也许这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人们对慎终追远的四个层面的理解。

释义一: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释义二: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释义三:慎,害怕;终,结果;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佛家有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释义四: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上)
纽约唐人街宗亲会 传播中华文化的种子
鉴恒:清明节话传统和马英九一步踉跄
天涯共此时 日韩中秋祭月祭祖谢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