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喜悦

作者:莲韵

真正的好应该与善良同在,应该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44
【字号】    
   标签: tags: , ,

那个夏天,我和先生去看望一个亲族老人,一个被病魔折腾了三年,并做过几次手术的老人。当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正经历一番剧痛,坐在厨房的一张椅子上,儿子正在剖鸡,他在旁边看着,指点儿子该怎么做。当他看到我们的瞬间,那双久已失神的眸子突然有了异样的光彩,嘴角也露出了笑容,用他清晰的声音招呼我们坐。

坐他面前,听他娓娓道来。三年前,他被查出胃部有阴影,做过一次切除手术。术后,他感觉恢复不错,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含饴弄孙也挺悠闲。当他感觉无甚大碍,就回到家乡,耕田种地,养鸡养猪等,想以辛勤的劳动来弥补曾对老伴的歉疚,也想给儿孙多创造些财富。

然而,事情并非如他所愿。一年后,他的病情再次恶化,又一次做了切除手术。术后,他经常做化疗,头发开始脱落,抵抗力明显下降,胃部虽有好转,而肝、胆功能却日益衰退。面对高昂的医疗费,他绝望了,治疗也只是徒耗财力。他不想给儿子留下债务,因此,他断然停止治疗,只在疼痛难忍时才服用镇痛药。为了维持残喘的生命,他仅靠三天输一次营养液。

我惊异于他面对死亡的态度,那么的坦然,那么的淡定。他说面对死亡,已没有任何恐惧,没有任何担忧,该去必得去,留也留不住,人生也就那么回事。回顾自己一生,做了那么多坏事,也许就是报应吧。三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也都很孝顺,他们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再活两三个月,不在炎夏逝去,因很多事不好操办。他说今天我们在此聊天,或许下次你们看到的就是荒塚一堆了。

听着他的言语,我觉得很辛酸,很悲凉。人生真的苦短啊!

临走前,在他的小屋,他斜靠于床,我站在他的床榻,轻声告诉他:生命是可贵的,人来这个世上也不容易,只要能明白生命的意义就没白走一遭。我让他随时默念九字真言“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生命会有好的去处。

他随我念了一遍,却又担心自己忘记。于是,他找出一个精致的小硬皮抄,让我写在上面。从他枯瘦的手中,我接过来,把九个字恭敬的写在上面。他仔细的看了看,并小声的念了一遍,嘴边露出微微的笑意,不断地说谢谢、谢谢!我说: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只希望你能够好起来,过年能再见到你。

那天晚上,回到家,家中熟悉他的亲人说:通过这场病,他的性格、脾气改变了好多,变的善良多了。他以前可是脾气火爆,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伤害了很多生命,口碑也很糟糕。听了他们的话,我沉默了。

多年来,我虔信佛法,相信他的病一定与他多年来造下的无数罪孽息息相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循环,天公地道”一定如此。但我也相信神佛是慈悲的,只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能及时醒悟,他就是一个有救的生命,或许来生成为有福之人。

后来,真如他所愿,中秋之后,天气转凉,他安详的离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儿孙们都回家了,承欢膝下,为他送终,他也安然而去,没甚遗憾。◇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相信因果,重义轻利,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人,用慈悲心对待所有事物,其后果然善愿得偿,福德广大。善人天佑,也是因为其盛德所致。
  • 从溺死鬼到大富翁,关键时刻的善恶一念,对自己命运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
  • 广孝(1334~1418年)是明朝的资善大夫。他在担任钦差大臣,抵达苏州赈灾时,苏、松、嘉、湖、杭五府,刚刚遭受了一场大水灾...........
  • 一位62岁的妈妈,由子女用汽车从北部载来,并扶着她进来,腰部系着尿袋,一坐下来就哭诉:“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我不要插着尿管过日子,西医说我要插着尿管一辈子,那会要我命!我哪里也不敢去!”并苦诉她为了这个病,已把所有的积蓄花光了,没有能力付医药费!这位妈妈因尿道痛已治疗了4年。
  • 筐内体型较大的一只伸出所有的脚尽可能抓住其它的蟹,不让它们进锅,令人怵目惊心,怎么办呢?当时并没条件再大老远的将螃蟹送回海里,把心一横全煮了。
  • 仰望苍天,但见无穹苍宇,而在其深邃穹宇之后,似乎有双无形之手,总在适宜之时,惩戒凶恶,抚慰善良。
  •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4/21晚上播出大结局,收视创新高,OTT线上影音平台更涌入近400万连线数,佳评如潮。戏剧内容主要探讨社会议题与人性议题,在中国意外爆红。
  • 为什么说节俭是一种美德,而且确确实实能使人长寿?本文举实际的例子告诉你命理--珍惜命中的福德,使人能活得更长寿。大量浪费和奢侈地消耗钱财,也是在消耗福禄!
  • 宝钗认为,女子偏以诗词寄情娱乐,若移了性情而不循礼,反不如本本分分的村妇了。图为清 孙温绘《红楼梦》第64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局部)。(公有领域)
    我们有了漫天的才情,为什么没有诗情画意的人生?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自由,为什么失去了女人的安稳与平静?转了一大圈,回头看看几百年前的宝钗,她甘于平庸琐碎的日常,有才而不做文艺女,自有她的道理啊。
  •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馀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