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侨达城讲古】

1969年的几个故事(中)

作者:谢行昌

《芝麻街》(英语:Sesame Street)是由美国芝麻街工作室制作的一档著名的儿童教育电视节目。(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续前文

儿童节目Sesame Street开播

这广受欢迎的儿童节目“芝麻街”,是这年的十一月十一日首播的,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原先由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提供资金,历经两年多筹划,在全国各公共电视台播出,针对学龄前儿童之教育性节目。我的两个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曾是“芝麻街”的忠实观众,如今连我的孙辈都是受益者。

“芝麻街”里的那只“大黄鸟”,与其他配合节目之玩偶﹝Muppet﹞们,以幽默逗趣的方式吸引学龄前儿童之注意力,趁机教导他们认识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还慢慢地延伸到教一些简单的常用字。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芝麻街”吸引去,也让那些稚龄儿童的母亲们,在繁忙家务中有喘一口气的机会,所以“芝麻街”非常受一般家庭主妇们之欢迎。

除了教学龄前儿童“识字”之外,“芝麻街”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当时美国政府不顾许多南部各州之强烈反抗,正在大力推动“族群融合”,尤其是“黑白合校、同班”的教育政策,所以在节目中配戏之儿童,也具有不同之肤色,让孩子们从小就“色盲”,习惯于“黑白同校”。

1969年时,我正好就读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学校里除了极少数外籍教授与学生之外,几乎看不到黑人学生,偶尔见到的寥寥几位,也都是足球队员,他们住在特别的球员宿舍中,那儿附有自己的餐厅,我从未见他们去一般的学生餐厅用餐。

密西西比州议会曾于次年﹝1970年﹞通过决议,不许密州教育电视台播放“芝麻街”,所持理由居然就是“反对黑白同教室”。这个决议最后虽然遭联邦法院制止,但已是好几个月以后的事啦。

经过了五十年,美国的种族问题还是隐约地存在着,七年前我曾造访过密西西比州,至少在超市、餐厅与商场中见到的那些黑人,已没有像以前看到的那种低着头,畏畏缩缩的样子。所以,即使是今天,在那三K党员依旧蠢蠢欲动的密西西比州,“芝麻街”的长期教育影响力,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

“芝麻街”的全球知名度相当大,如今各国模仿“芝麻街”的节目已超过150个,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下七十种,显然这种教育方式已得到全球之认同。我主观上还觉得“芝麻街”的原始构想,有着咱们自己“礼运大同篇”之内涵,平和而理性,追求着“大道之行”。

这也不禁让我想起,1969年的中国大陆,正是人仰马翻的“文革”第三年,数亿学童被迫荒废学业去“批孔扬毛”,手捧“小红书”搞阶级斗争,而在美国的学童则开始在“芝麻街”的节目中,学习如何在与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启智、成长,这是何等强烈的对比。

哦,请你在这儿不要用“中、美国情不同”来搪塞我,那“小红书”中的“共产主义”与“阶级斗争”是完全违背人性与基本社会伦理的,也与现今之“改革开放”路线完全背道而驰。怎的?说我思想“反动”吗?自从毛泽东下地狱向阎罗王报到后,老邓积极展开“走资”,不但推翻了“毛式共产”,还在世界各地广设“孔子学院”以“尊孔”,当然也没有将那“小红书”拿出来当教材,反而将老毛子认定是“反革命”的“孔孟思想”给捧上了天,这不就是明显的在“贬毛”吗?

两度登月之壮举

1969年美国的实际“登月”壮举有两次,“模拟登月”也有两次,这四次惊心动魄,让人叹为观止的太空探险,直到今天,全世界还没有那一个国家可以匹敌。半个世纪以来,“登月”仍然是一般美国人引以为傲的成就,即使是破天荒射入太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苏联﹝在解体之前的国名﹞,也望尘莫及。

美国太空总署将“登月”计划命名为“阿波罗”计划,1969年之前,就已圆满完成了七次在地球轨道上之航行测试,确定其原始设计与理论的可行性,所以这“航向月球”的壮举,是有缜密计划的尖端科技为其基础,并不是一起“随兴”的太空探险,而其所启发之众多工业技术﹝包括微电子在内﹞,等同于一个崭新的“工业革命”。

就在即将进入1969年之前的那个耶诞节假期间,于12月21日升空的“阿波罗八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载人的太空船离开地球轨道去绕月探险,三位太空人在月球轨道上渡过耶诞节后返航,于12月27日回到地球,仅仅就这一点来看,已经是人类的一项划时代成就,也为1969年的四次紧凑的“阿波罗”飞航,铺出一条康庄大道。

1969年3月3日升空的“阿波罗九号”虽然没有去绕月,但是三位太空人却有重大任务,那就是模拟“老鹰号登月小艇”的运作,包括与母船之会合程序。

他们三人还在地球轨道上足足运行了十天才返航,藉以证明“维生系统”设备在整个登月探险旅程中可以正常运作,因为去月球往返得要八天,再加上登月活动需要两天,这十天中整个太空船是不能出半点差错的。

测试的最后一步是5月18日升空的“阿波罗十号”,携带“老鹰号登月小艇”又去绕了一次月球,在月轨上再次测试“登月小艇”的运作,八天后才回到地球。此时,所有的登月前之准备工作都已圆满达成,重头戏的“登月”即将展开。

两个月后的1969年7月16日,在举世瞩目之下,载着三位太空人阿姆斯壮(队长)、艾德林(登月小艇驾驶员)与柯林斯(绕月母船驾驶员)的“阿波罗十一号”轰然升空,展开了“登月”之旅。

20日,“老鹰号登月小艇”离开母船哥伦比亚号,在全国电视实况转播下,于月球“宁静海区”顺利着陆,阿姆斯壮传回德州休士顿太空中心的那句话“老鹰着陆了”(The Eagle has landed),不但让太空中心控制室的大批工程师与科学家们登时泪流满面地拥抱欢呼,也让全美亿万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欢欣雀跃不已。阿姆斯壮则成为历史上首位踏上月球表面的人。

他与艾德林两人在月球上停留约21小时后,升空与母艇哥伦比亚号会合返航,于24日平安回到地球,完成了这历史性的“登月壮举”。

整整五十年后,我们回头来看这“登月壮举”,它不仅是美国炫耀其科技实力,也在展现美国人冒险犯难的“牛仔精神”,因为当时数位计算机虽然已经发明,但是离其微型化至少还有五年,太空舱与登月小艇之操作也尚未“数位化”,登月之行是靠着太空人平日不懈的训练。

且这些首批太空人,几乎毫无例外的皆为海、空军喷射战斗机试飞员(Test Pilot)出身,他们就像是试飞原型战斗机一样(其实更危险,因为没有降落伞可用),技术上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

例如“登月小艇”若是在降落月球表面时因“硬着陆”而损坏,回不了哥伦比亚母艇时,阿姆斯壮与艾德林两人在月球上必将因氧气用尽窒息而死,若是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何以完成这艰钜的历史性任务。

在此顺便提及,三位太空人中,除了阿姆斯壮是预备军官出身的海军战斗机飞行员(试飞员)之外,艾德林与柯林斯则分别是1951年与1952年之西点军校毕业生。

咦,西点军校不就是美国的陆军军官学校吗?怎么出了这两位“空军试飞员”呢?

原来现在位于科罗拉多泉的空军军官学校,是1954年才由西点军校分出来的,之前,海、陆军是各自培养有志飞行之学员的。

那么你会问,为何海军官校如今依旧培育自己的飞行员呢?理由十分单纯,海军的航空母舰上有舰载机,它们的战斗指挥权得要统一,由舰队司令下令,空军单位是插不了手的。

接下来的“阿波罗十二号”,是11月14日出发的,它也就是1969年的最后一次登月之旅,当时我已经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就读,而“阿波罗十二号”的启航、登月、返航与24日的回收过程,都是有电视实况转播的。

你能想像出那半年之前还在马祖东犬岛(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上,一个潮湿而简陋的碉堡中过着“原始”生活的二十出头小伙子,在美国学生宿舍交谊厅中的电视机前,看得目瞪口呆的那付样子吗?

次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十三号”,在旅途中舱内氧气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好在三位太空人训练有素,于惊险中平安折返。由于整个过程十分戏剧化,日后曾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

“阿波罗登月计划”于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十七号”平安返航后,宣告结束,总共成功登月六次之多,前后取回多达八百余磅的月岩与土壤作科研之用,直到五十年后,尚余二百余磅待验岩土未曾碰过,所以月球是否是亿万年前由地球分裂出去的卫星一事,也还没有定论。

回顾美国人起步虽然较苏联晚,直到1961年才启动载人太空计划,却是后来居上地领先全世界,成为如今唯一曾经送人登上月球的国家。

十多年来,网路上居然出现几只“井底蛙”,一口咬定美国的“登月”是在实验室中造的假,所谓:根本没有在实际上登陆过月球、所有的现场影片都是美国政府精心制作之“假象”。

他们还煞费苦心地“解析”影片与照片,把几十年前解析度稍嫌低(与今日之科技相比)的转播影片,当成造假之“科学证据”,大放厥词。

哦‧‧‧你相信吗?这世界上偏偏就有一些低能的“动物”,妄想以“洗脑”方式,罔顾事实地把他们的偏颇思想值入你脑袋里。

嗯……很不幸的是……中外皆然。

在成功登月五十年后,美国现在又计划在2024年再度登上月球,原则上是把即将届龄退休的“国际太空站”任务迁往月球,并在月表建立科研站,探讨人类在月球上长期独立生活之可行性,当然,最终目标是要“殖民月球”,这计划是长远而宏观的,我们且拭目以待罢!◇(待续)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提起达拉斯,一般美国人能联想到的,除了让达拉斯人“不堪回首”的甘迺迪总统遇刺案,就是那被恭维成“美国队”的达拉斯牛仔队啦!达拉斯的华人,像我一样入境问俗,成为牛仔球迷的当不在少数,不过四十年前一些与牛仔队有关的趣事,还是得“听”我们这些“老”死忠球迷娓娓道来,才更能凝聚各位“新”球迷的“向心力”吧?
  • 其实画与文字在中国古籍中是息息相通的,“清明上河图”中,以图为文所寓含的故事数以百计。而唐宋诗词中,几乎每一首都可以在我脑海里绘出一幅图画来。
  • 近半年多德州雨水充沛,时值春暖花开之际,德州的野花必将盛开,斯时,那点缀在公路两旁,种类繁多的骄艳花朵,一定会让你看得心旷神怡,我家门前的各色野生罂粟花,也必定在风中摇曳生姿,吸引路客的眼光。
  • 我是个眷村长大的孩子,这眷村名叫黄埔新村,坐落在台湾南部军事重镇的高雄县凤山镇(现今之高雄市凤山区),隔黄埔路与陆军官校为邻,所以每天晚上准时在九点半整,军校学生晚点名后唱校歌时,那响亮的“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之雄壮旋律,在全村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再加上我父亲是1925年由福建家乡,徒步到黄埔岛上去从军的,我自小耳濡目染,想不成为“军迷”也难。
  • 负笈新大陆的前几年,尤其是头两个暑假在纽约长岛辛苦打工的日子里,每每在听到这首歌时,思乡情绪更是涌上心头,久久难消!
  • 他那“跌碎了所有球评眼镜”式的异军突起,也让新闻界为他创建了一个新字──“戴克疯Dakmania”。
  •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肩扛行李,手中拎着大同电锅,随着台湾的留学人潮负笈新大陆以来,半个世纪已如飞而逝。花甲之年回忆往事,才了解在我懵懂无知的年代,帮我渡过难关的一些人不在少数(许多位都已作古),他(她)们的形影,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
  • 手表是随身之物,几乎与它的持有者“如影随形”,所以这篇“父亲的表”是围绕着父亲亲身经历过的一些故事而写的,它有一个很长的时空背景,几乎横跨了整个的上世纪﹝二十世纪﹞的时间。
  • 虽然“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但是巴哈特先生之遽逝,仍是个人电脑史上触目惊心之一页,令人扼腕叹息。不过至少他所遭到的痛苦是剧烈但短暂的,我的好友姜大卫可是被柏金森症折磨了十几年之后才离世的。唉,“死亡”只是一种归宿,还是“长痛不如短痛”比较适合我的人生观罢。
  • 凡尘不过数十寒暑,草鞋、布鞋、与它踩踏在人世间艰辛路途上时,所经历之风风雨雨,都将化作“滚滚长江东逝水”,终究都要被“浪花”给“淘尽”的,“是非成败”且置一旁,只要有幸留得“青山在”,黄昏之际(晚年),心平气和地细赏那灿烂多彩的“夕阳红”,就都该心满意足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