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

伦勃朗与“墙上的手写字”

文/Eric Bess,舒原 译 
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伯莎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1638年作,布面油画,66 × 82英寸,伦敦国家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35—1638年作,布面油画,66 × 82英寸,伦敦国家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358
【字号】    

今天的我们,似乎在通过选择纵情方式来塑造生活:我喜欢寿司,你喜欢深盘披萨;我爱听拉威尔,你钟情碧昂丝。这些喜好甚至在“定义”着人。

不过我们的时代并非独一无二。在17世纪30年代,伦勃朗致力创作大型历史画,那时《圣经》故事相对于神话,属于历史题材。这位大画家描绘过一则《圣经》故事,主题是“纵情的代价”。

《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这幅画,画的是《圣经·但以理书》第五章。

伯沙撒王的故事

《圣经》中,伯沙撒是新巴比伦(迦勒底)王国尼布甲尼撒王之子;尼布甲尼撒是新巴比伦在位时间最长、最有势力的国王,曾攻陷犹大国,毁掉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

尼布甲尼撒在毁灭圣殿前掳掠了那里的圣器。非唯如此,如伦勃朗所画,伯沙撒继位后大摆筵席,用抢来的金银圣器喝酒、作餐具。

就在开宴时,空中显出指头,在墙上写了一行字:“MENE, MENE, TEKEL, UPHARSIN.”伯沙撒让人把巫师、观兆者这些哲士都领进来,却没有一个人能破解。

最终解读出这句话的,是一位德行高尚又有灵性的犹大青年——被尼布甲尼撒掳来的但以理。根据伦敦国家美术馆的画作简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神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你已被秤在天平上, 显出你的亏欠。你的国归给玛代人和波斯人。 ”

在解谜之后,但以理得到了伯沙撒王的赏赐,而那天夜里,国王就被杀了,玛代人大流士攻破了迦勒底国。

伦勃朗,《伯莎萨王的盛宴》(局部)。(公有领域)
伦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公有领域)

超越时代的讯息

那么,这幅画在今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

在我看来,它是对狂傲虚荣的警示。善恶有报,伯沙撒出于傲骄和放纵享乐而盗用圣器,为此不得不付出他的王国和生命。

但以理能领会神意、破解神秘,因而得到奖赏。他心里有神明,对神的理解真实而深刻。

伦勃朗通过人物戏剧性地呈现这个场景,同时也融入了荷兰“劝世静物画”(vanitas)的元素。

劝世(又称虚空派)静物画通常描绘日常物品,寓示人间的欢愉转瞬即逝、物质追求了无意义。

与伦勃朗同时代的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被视作劝世静物画家,从他的名作《虚空派静物》(Vanitas Still-Life)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元素。画中有翻倒的高脚杯、怀表、即将燃尽的灯芯,还有书册上的骷髅和人骨。

这些物品喻示着时间的流逝、人身的遗骸。克莱兹微妙地警示观众,世间的快乐与追求都会终结,最好不要虚掷人生。

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虚空派静物》(Vanitas Still-Life),1630年作,木板油画,15½ × 22英寸。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藏。 (公有领域)
彼得·克莱兹(Pieter Claesz),《虚空派静物》(Vanitas Still-Life),1630年作,木板油画,15½ × 22英寸。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术馆(Mauritshuis)藏。 (公有领域)

伦勃朗的表现手法就不那么含蓄了。桌子上摆满食物、酒,还有盛装酒食的金银圣器。画中人身着精美的华服,戴着昂贵珠宝。左侧后方有一人正在吹奏乐器来娱乐众人,有趣的是,这位乐手和一位赏乐者似乎并没有去注意那“不祥之兆”。

画中包含了劝世静物画的典型元素,然而,伦勃朗似乎在向观众大声疾呼,警告他们注意骄纵浮华的危险。伯沙撒王看似撞翻了自己的酒杯。他面前女子的酒杯也几乎翻倒,这幕戏剧让她激动失态。

伦勃朗,《伯莎萨王的盛宴》(局部)。(公有领域)
伦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公有领域)

在神的宏大构画面前,飨宴的欢乐、物质的追求都失去了意义。他们的注意力全被神言的光芒吸引,只是为时已晚。

艺术的欢乐

尽管身边有大戏上演,乐手和她的听众却没有注意神言,关于这两个人物还要多说几句。为何伦勃朗将她们描绘为“戏外人”?关于艺术,他想要说什么?

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似乎和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说过的差不多:当艺术只模拟人间欢乐,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看不到超越世俗表象的更深刻真理。

伦勃朗,《伯沙撒的盛宴》(局部),左侧的乐手和背向观众的赏乐者。(公有领域)

在当今时代,说到自由,往往只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纵情。在西方社会里,我们选择个人品味,并根据这些选择塑造我们的人生。

我将伦勃朗这幅画解读为一种提示:假使我们的选择仅仅是基于纵情,那我们永远不会行使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的选择无关乎自我反思、无关理解深层真理,我们就是在编排着我们自己的毁灭。@*

点阅»《伯沙撒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全图

传统艺术作品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见的东西,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这对我、对每位观众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了过去,又会如何影响未来?”“它对我们身而为人的经验有什么启迪?”

笔者将在大纪元专栏“向内探寻:传统艺术的心灵甘泉”系列(点阅)中加以探讨。

作者简介:Eric Bess是一位美国写实艺术家,目前是视觉艺术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喜欢逛博物馆、美术馆的朋友来说,美国首都华盛顿DC绝对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去处。这里坐落着大大小小近二十座博物馆、美术馆,而且很多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其中,最让我流连的、也是每到华府必去的,就是“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在艺术史界,法国画家居斯塔夫·让·雅凯(1846—1909)被视为古典主义大师威廉·布格罗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他被公开拍卖的画作约有200件。令人惊讶的是,世人对这位既高产又有造诣的艺术家却知之甚少。
  • 荷兰画家维米尔作品:左图《持水壶的女人》,右图《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公有领域)
    关于荷兰画派大师维米尔,有一件趣事。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荷兰的一份报纸做了个民意调查:在我们国家,你最喜欢的人是谁?排第二名的是一个叫做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的人。他可说是史上最著名的“赝品大师”,以伪造维米尔的画作闻名于世。
  • [法]威廉‧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的《青年巴库斯》(La Jeunesse de Bacchus),布面油画,1884年作,6.09 × 3.35米,私人收藏。(Courtesy of Sotheby's)
    这世上没有几件油画钜作能和威廉‧布格罗的《青年巴库斯》(La Jeunesse de Bacchus,点阅大图)相媲美。论同等重要的绘画,伦勃朗的《夜巡》(Night Watch)是一件,波提切利的《春》(Primavera)是又一件。为了亲睹这样的画作,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博物馆参访;它们实在寥寥可数,拿出来拍卖、供人购藏,就更罕见了,几乎闻所未闻。
  • [法]克劳德‧维农(Claude Vignon)绘《圣保罗像》,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保罗,也称扫罗(Saul)。他是犹太血统的罗马公民,年龄比耶稣小一点,公元5年(一说公元3年)出生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
  • 有个说法是,去一个国度一天,你可以写一本书;去一个月,可写一个章节;呆上一年,就只能写一页。就是说,了解的越多,可能发现内涵越丰富、水也越深,就不敢轻易下笔了。今年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只呆了六个多小时,算半天吧,试着写两页的观感,姑且作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纪录。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