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数字不可信?其实通货紧缩是好事

人气 373

通膨数字是全世界政府与企业采用的重要统计数据之一,以此为基准,决定工资协议、火车票价、水费、退休金以及触及千千万万人生活的诸多项目。在政治、总体经济上,在个人的生活与投资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为什么通膨数字不可信?

1995 年美国参议院组成一个“消费者物价指数研究咨询委员会”(Advisor Commission to Study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由史丹佛大学教授麦可.博斯金(Michael Boskin)带领,目的是研究美国劳动统计局计算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可能有什么样的偏误。有人怀疑统计数据夸大了通膨,而这对政府政策有重要影响。

由于经济学家对于通货膨胀的根源仍然莫衷一是,所以通膨数据本身也成了争议的来源。搜集物价资讯的复杂度与困难度令人晕头转向,英国、美国、中国、印度、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通膨数字都曾遭人质疑。即便电脑模型愈来愈精密复杂,但准确捕捉人类实际行为还是难如登天。其后续影响非常巨大——如果通膨数字有错,那就代表不但政府是依据错误的资讯做出决策,连同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通膨数字不准的一个原因是原物料的涨跌未能即时反映到消费者物价指数。(Getty Images)

博斯金委员会在1996 年底汇报指出,1996 年CPI 夸大通膨约1.1%,而在1996 年之前夸大约1.3%。如果1.3%在十年期间复合计算,误差就相当大了。这项工作的政治层面意义重大,因为该指数是用来计算退休与薪资方案的年度支付款项增幅,最重要的一项是社会安全款项。

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政府的退休方案支出增加超过应有的幅度,更重要的是,未来预算赤字的预估值太大。结论就是,通膨估值过高,到了2006 年会让政府赤字增加1,480 亿美元,国债增加6,910 亿美元。

1997 年,美国联准会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证实,消费者物价指数一年夸大通膨0.5 至1.5 个百分点,他并呼吁国会做出改变。葛林斯潘表示,联准会经济学家的研究基本上证实博斯金委员会的研究发现,亦即CPI 一年夸大通膨至少1.1 个百分点的结论。那样的夸大若不改变,将导致截至2006 年,会多支付给社会安全和联邦福利方案受益人1,480 亿美元。

通膨数据偏误四大来源:

博斯金报告指出,通膨统计数据的偏误有四大主要来源:

  1. 替代偏误(substitution bias)。
  2. 商店替代偏误。
  3. 品质变化偏误。
  4. 新产品偏误。

报告解释到,替代偏误出现在物价变化,以及消费者以较便宜的产品取代较昂贵的产品时。商店替代偏误发生在消费者去价格较低的零售通路,而这些商店不在数据搜集者采用的原始零售样本中。品质变化偏误发生在产品的品质有改善(例如能源效率提升或者更持久),但是并未被衡量进去。新产品偏误发生在新产品并未纳入市场篮,或者滞后很久才纳入。报告提到,这些偏误都会造成CPI 不准确。这些偏误简洁明了地说明衡量通膨的关键问题。

建构通膨指数的关键挑战在于,我们生活在经济快速变迁的世界,每天都有新商品问世,很难准确定义生活成本代表什么。衡量一瓶牛奶在一段时间的变化或许容易,但是过去癌症无法治疗,若发现了治疗癌症新药,这变化该如何计算?愈来愈多人购买从前不存在的商品。

品质的问题也是重大挑战。有许多商品如今表面看似和从前相同,但是这些年来已经有剧烈改变,一个例子就是汽车。现在的汽车和过去迥然不同且经过改良,提供各种过去所没有的便利。

当消费者用一种产品取代另一种产品时,即会出现替代偏误。廉价航空的问世,使得航空旅行比从前便宜许多。这些由服务完全相同,但价格较低的产品取而代之的消费,却可能没有被数据搜集者测量到,结果就是CPI 过度增加,市场的实际状况却无以佐证。

要解决商店替代偏误,可将新商店纳入指数物价数据搜集者采用的零售商店样本中。一家商店的价格可能比另一家商店更高或更低,而选错商店可能影响到指数的数字。现在挑战又随着网路购物而增加,因为只仰赖实体零售通路可能大幅高估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因为大家都知道,网路上的价格通常比实体零售商店要低廉许多,亚马逊(Amazon)的价格在在说明这一点。交付货物的型态也很重要,购买实体书籍通常比用电子传输后在iPad 上阅读昂贵许多。但商店替代偏误最大的影响在于,造成CPI 低估了购物者从产品品质改善以及新产品过剩所获得的好处。

我们正处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衡量结果被世界各国的政府与领袖用在重要决策上,影响到千万人的生活。不过,通膨的衡量工具(如CPI)在调查编制上有着重重困难,因此不能可靠且准确地反映物价变化。

另一方面,不是只有通膨数字在成长,薪资与所得也会上升。此外,科技进步造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下跌,结果就是通货紧缩。相对于所得,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持续在下跌着。因此,不管通膨数字说了什么,大家的情况还是比过去好,而且生活将持续改善。

<本文摘自通膨的真相:透视物价涨跌、利率升降背后,你我误解最深的经济现象,商周出版>

通膨让荷包缩水 每年通膨目标2%的由来
史上最严重通货膨胀有多惨?
安倍:日本消费税将提升至10%

责任编辑:茉莉

相关新闻
防通货紧缩 欧洲央行率先采负利率
物价冻涨  意大城巿陷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风险增 ECB迈向购债
德媒:担心通货紧缩 北京准备再次降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