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考作文说诚信 今年逼人做假“无选择”

中国教育体制何去何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7日讯】 2002年全中国“统一”高考刚刚结束,举国关注的作文命题却引发出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次大争论。

据东方时报报导﹐今年高考作文题,因有全国卷、北京卷和上海卷之别,也就有了三种作文命题。

北京卷是以看世界杯足球赛而引出有关“规则”的话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题给予考生充分自由空间,可以在规则与球赛、秩序与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见仁见智的思考和发挥,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敞开思路,除能考出考生文字水平之外,也许还能考出考生的“思想水平”来。

上海卷的作文提示最简洁:“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上海题以远离现实生活、“不食人间烟火”为特征,估计会有一次“抒情散文”的大丰收,说不定还能增强“上海宝贝”们对“大洋彼岸”的“另类情怀”。

遭到“口诛笔伐”的是“全国卷”。全国卷的作文提示说,一位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正当他自身难保之时,发现一个被冻僵的人。经过一番“心灵深处翻江倒海”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放弃继续前行,转而救助他人。作文提示最后说:“也许不是人人都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选择?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这一“心灵的选择”迅速被举国舆论“评选”为最差命题作文。一位评论家尖锐指出,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让考生有话可说。而今年全国卷的作文题,虽然名为“选择”,实际上却让考生陷入了“别无选择”的困境,显然是一道失败的作文命题。

道德说教与社会现实的反差

今年的“心灵的选择”作文题,不管命题者的本意如何,事实上是一道“道德题”。众所周知,中国不但“以法治国”,还有一个“并行不悖”的“以德治国”。中国的长期“国教”是“解放全人类”,道德信条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的道德说教早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以“培养红色接班人”为根本目标的中国教育体系之中。中国学校都评“五好学生”,其中一好就是“政治思想好”,那些受惯了“舍己救人”教育的中学生们,不论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面对如此充满道德正义的“心灵选择”,除了选择“舍己救人”之外,还可能有“另类”选择的余地吗?

但是,翻开中国媒体铺天盖地的社会新闻,却不难感觉到那些“舍己救人”者的孤独甚至凄凉。有小学生在过无栏大桥时,被官车行列挤吓掉下了河,那批“父母官”始则麻木不仁,面对小生命在激流中挣扎呼救而视若无睹;次则以“自己不会游泳”为由,以钱相诱,“重赏之下出勇夫”,期待着在数百冷漠“观客”之中能出现“舍己救人”的壮举。

匪徒持械抢劫银行,几位农村民工闻讯赶来与匪徒殊死搏斗,舍出自己的性命,保护了国家财产,但被官府抬举为“英雄”的却是银行女职员,三位见义勇为的农民却默默无闻,理由是“他们没有单位,无法上报”。

以上仅是广为流传的二则“中国新闻”而已。当今中国,多的是“匹夫救人,万人冷眼旁观”、“善意救人脱危,反被被救者诬为恶党”、试想一想,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全中国500多万应试考生能找出500万例“舍己救人”的“心灵选择”来吗?

自古“华山一条道”,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成了“独木桥”,百万考生都被赶进了非得“舍己救人”不可的“假话死胡同”。如此作文命题,只能是又一次验证了中国道德说教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超级反差”,也是中国官样文章、中国作文教学“无一字不假”的真实写照。

舍己救人让社会诚信“破产”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去年的中国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让考生们先阅读一则寓言,然后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寓言的大意是一位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的年青人,在遇到风险必需有所舍弃的时候,首先抛掉了“诚信”。作文范围要求回答“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去年高考阅卷尚未结束,中国报刊和网络上就发表了许多文思并茂的优秀作文,反映出年青一代在道德价值判断上的“成熟思考”。今年的高考阅卷也正在紧张进行,但“舍己救人”的佳作却一篇不见,在总体上交出的是一份“白卷”。

不久前,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等30余种奖项的曹文轩曾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讨论过
“全社会都在关心作文教学”的问题。

曹文轩说:“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在围绕一个叫‘作文教学’的话题而众说纷纭,这实在是天下奇观,绝无仅有。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其弊端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已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已无路可走了;二是一群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并由他们带动整个中国社会对从前的作文教学开始了深刻反省。” 曹文轩在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时感慨地表示,“我们的创造力因那个时代的僵化的教育而严重受挫。我们的想像力被教条所捆绑,或者说是被思想的暴力折断了翅膀。由于知识仅仅来自于一个狭窄的并且是一个怪异的系统,我们根本无法利用知识的力量推动思维的有效运行。一个时代由于质量低下,人的原创力非但没有得到发挥,而且受到了压抑与破坏。我们这一代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时代。”

曹文轩当然是在回忆“过去”,但他没有回答“现在”。中国的现实国情是:从去年的诚信思考到今年的“舍己救人”,中国教育进一步坠入了“假大空”的深渊。

短短一年,中国“诚信”再次破产。

中国教育体制应“脱胎换骨”

中国近几年来叫得最响的是“素质教育”,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许多为人师表者却“语焉不详”,非但说不清道不明,随着“教育产业化”日渐“泛滥成灾”,中国教育界在面临师资力量“青黄不接”、名流教授累曝“抄袭丑闻”、名牌大学贩卖学位文凭、教育质量名不副实等等“膏肓之危”的情势下,唯一能使千万家庭“同此凉热”的就是教育收费的“天天向上”。

今日中国,应试教育已经在“批倒批臭”之列,素质教育也早已成了某些教育工作者升迁进级的“妙器”。更有甚者,素质教育还成了促成中国教育“大分裂”的主因之一。上海和北京是厉行“素质教育”的“模范地区”,但据说是因为除京沪两城之外,全中国其它地方尤其是“教育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应试教育”还在大行其道,致使京沪两地考生对全国统一高考顿生畏惧之心。为了更好地保护京沪两城的“祖国花朵”们免受应试教育之害,先有上海、后有北京,在教育部的”特许”之下,获得了“高考独立”的特权。可以想见的是,今后将有更多省份积极跟进,中国全国“统一高考”的既成体系将名存实亡。

一位中国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书育人,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是如此。中国教育的根本弊病不在形式而在“精神”。首先,中国的教科书、参考书系统并没有随着教育收费的“市场化”而“走向市场”,仍然还由政府严格把关审查,学校和教师都不存在自主选择教材、自主因材施教的任何可能性,

在如此僵化的教材体系局限之下,又怎么能谈得上什么“教育改革”?其次,任何教育的基本方向都是培养学生“求真知”,而要做到这一点,独立思考、自由思想、批判继承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大环境中,不仅三者皆缺,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政治信条,实践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道德价值,使学生始终处于真与假、诚与伪、实与空的两难选择困境之中。这种官办教育的实质只能是逼人做假,而做假恶习则始于作文。

中国教育,已病入膏肓,再不彻底“脱胎换骨”,就不仅仅是逼高考考生“作文做假”的问题了,并将祸及国家未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ETS,吸引力到底有多大﹖
中国教育的悲哀︰新疆27名中小学校长被免职
38万人在外中国已成留学派出大国
今年托福、GRE考试调整内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