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命理】天灾注死者天有定 古北京大地震幼儿见证

作者:泰源整理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67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雍正朝的庚戌年,北京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地震前一天,有一个西域人上茶馆喝茶,他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刚到门口,小孩子即抱住大人的脖子,大声哭叫,不肯进屋。

西域人先是斥责了孩子一顿,随后又顺口说:“大概这孩子嫌这个地方人多吧!”便换一家茶馆,但是那孩子到另一家的门口又大哭起来,再换几个地方,也都是这个样子。

西域人觉得奇怪了,便问孩子说:“你平日非常喜欢进茶馆,可以买蜜果吃,今天为什么变了样,竟然哭闹起来呢?”

茶点 (pixabay)

小孩说:“今天那些茶馆的卖茶人和来吃茶的人都很可怕,他们的脖子上都带着一副铁锁链,所以我不愿意进屋去。不只这样,今天在大街上来回走动的人中,也有很多人也带着铁锁链。”

西域人听了,怪小孩子胡说。在这时来了一个认识他爷俩的人,那人问他父子俩想去什么地方。父亲回答了,也把孩子的话原原本本地向那人说了。那人听了之后,也认为是孩子胡言乱语,便大笑几声走开了。小孩子在他身后说道:“他的脖子上也戴上铁锁链了,还笑话别人呢!”

其实孩子父亲的心里也半信半疑。回到家里,他告诉家人今天上街发生的事。有人认为小孩子眼睛干净,所见必有缘故,要注意才是。小孩子有两个堂兄弟,小孩子见到他们也惊说:“他们也都戴着锁链呢。”

第二天,北京城就发生了大地震,住屋倒塌毁坏无数,凡是小孩子不愿进去的茶馆,全都倒了,里面的人统统被砸死。小孩子的两个堂兄弟,也被压在墙底下。再去寻找那个曾在街上遇见的相识的人,那人也在地震时,压死在屋底下了。

地震瓦砾 (pixabay)

小孩子能提前看到地震的惨祸,可见人类遭难的劫数是注定的。可能有人问:大地震中死的人,难道都是死命吗?内中必定有好的八字,或富贵之命,为何又会死呢?这是天运大于国运,国运大于人运的问题了。

《易经》说:“天垂象,见吉凶”,地震是上天降于人间的一种警戒,提示人间的统治者有违天意,以警告其改正;或有更朝换代,或有君王亡。也就是说此时国运出现问题,地震是上天给予的处罚和警告,而你此时此刻刚好在上天处罚的范围,国运大于人运,此时个人命运再好也无能为力。犹如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你是船上的乘客,当它真的要沉下去的时候,个人命运的好坏,何足道哉!除非你在上船前能得到预兆,或能及时逃脱。@*#

资料来源:《夜谭随录》

-点阅【命运天定.拨开迷雾】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公为人耿直,性好善良,老了就在水边建了一座茅庐,以捕鱼为生。有一天,天快黑的时候,有个穿着湿衣服的人,哭泣着走来,成公以为他是个掉落水中而爬上来的人,于是就叫他进来,准备办了酒饭,要招待他吃一顿,暖暖身子。后来这两“人”发生了一段“超人”而感人的故事。
  • 父亲欠下巨债忧闷丧命导致家庭变故,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和母亲被骗入“瘦马家”,等待她的是养肥后被出售的命运。直到“买主”来“挑货”那一天,她才豁然明白!面对艰苦余生,她怎样选择?屈从偷生?还是“宁做乞丐而死,而不受辱而生”呢?
  • 平日作人做事不贪不取、一尘不染的人,对人存一份厚道、一份好心的人,可能在经历人生坎坷之后,得到丰厚的回报。请看本文讲的两个这样的故事。
  • 乱世中,有人看似强盗,却是地道的好人;有人看似好人,却是真正的强盗。看故事吧!
  • 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王猷定说:“古往今来,因为琵琶弹得好而闻名于世的人多了,可没有一个人能与汤(应曾)先生相比!人如果没有至性,情感就不会深入专一,那怎么能流传后世呢?”汤应曾弹奏琵琶怎般地感人呢?
  • 清朝未年时,武昌事发,北京大乱。书生吕居翰家住北京,请求母亲去避乱,他的母亲说:“人心瓦解,清室固亡。但是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假如革命军是救民的,就不用避;假如是害民的,到哪里也不能幸免。皇宫里,京师内都还算安静,我们家又穷,没有必要去匆忙避乱。”吕生也就顺从了母亲的意思,后来乱兵来打劫,吕生怎样在乱世中保住一家人和邻人的平安又缔结了良缘呢?
  • 世上之人,都以物质利益为交际原则,往往由于一钱之争则至死不放,而陈国瑞和张翁两人反而互相推让,这样的人在世上应是打着灯笼也难寻了!
  • 地处广西边境,世代多出美女,但多有一种奇怪的病。有钱的人家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就用千两银子引诱远方的外地人来假结婚……。陈绮就这样不知情地成了这不幸的“女婿”,他怎么逃脱不幸的命运?
  • 看红尘侠女仗义行道,如何警戒贪官污吏。
  • 轮回转生的故事,在古代就有,本文是转生富少,循着前生记忆找家人的故事。他们记忆中的前生事,一一有依据。人们随着他们的记忆指引,重现往日一切故物,慨叹万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