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八) 词律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4日讯】词本来是配乐的歌曲,因此词的最初全称为“曲子词”。词作者依照曲谱填写词句,曲名就是词调的名称,也叫“词牌”。后来词的音谱散失,词乐失传,词就逐渐脱离音乐而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严整的特殊形式流传下来。以后的作词者就只能依据前人作品的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来写词,词的调名(即“词牌”)也就成了文字格律的一个标志。

因此,一首词的“词牌”与该词的内容通常是没有关系的,它只表示该词在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上的具体格式,而描述和规范这些格式的文字便叫做“词谱”。许多人不说“写词”而说“填词”,就是因为作者是在把自己的字句“填”到那个格律严整的“词谱”中去(曲谱没有散失前就是“填”到曲谱中)。早期词作一般都只写词牌而没有题目,后来的作者开始在词牌后加写一个题目,用以概括全词的内容。

词可以根据其长短而分为“令”和“慢词”两大类:字句不多的小词叫做“令”,又称“小令”;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则称为“慢词”。就像文章的分段一样,有些词可分为两部分、甚至三部分,其每一部分就叫做一“片”。如果一首词有两片,则分别称之为“上片”和“下片”。一首词的上下两片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句读、平仄和押韵方式,但也可能稍有不同或很不相同。

从广义上讲,词是属于诗的一种。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说,格律诗本身就是自带音乐的,有其音乐美的固定模式。词的格律要求比诗更严,变化更复杂,因此词实际上携带了更多、更复杂的音乐因素。

词与格律诗比较,主要有如下一些不同的特点:

1. 句子字数:格律诗每句的字数整齐,一般是五、七言,没有象古风或乐府诗中那种“杂言诗”;而词则是以“杂言”为基本特征的,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这一区别很明显,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它却是格律诗和词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2. 句读:格律诗的句读方法,不论五言或七言,都只有两种固定的句读法(参看“句读”篇)。但词的句读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比如五言句,格律诗里只有2-2-1或者2-1-2两种读法,但词里会有1-2-2的读法。试看下面的句子:

念累累枯塚,茫茫梦境,…… (陆游:《沁园春﹒有感》)
其中的五言句要读作:念–累累–枯塚;又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其中的五言句要读作:竟–无语–凝噎

3. 平仄:格律诗中句子的平仄结构只有四种基本模式,而词句的平仄结构变化很大,有的是格律诗中没有的。比如: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这里的五言句的平仄结构为:仄平平仄平

而且不像格律诗中的句子,其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词句中许多句子的平仄结构是确定不变的,不能改动的。比如上面的五言句的平仄结构“仄平平仄平”就是不能改动的。

4. 押韵:格律诗一般都押平声韵,而且不能转韵(从一韵变到另一韵)。但许多词都押仄声韵,而且一首词中不但可以转韵,还可以在平、仄韵之间多次转换。比如:

菩萨蛮﹒闺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仄韵)
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韵)
暝色入高楼, (平韵)
有人楼上愁。 (平韵)

玉阶空伫立, (仄韵)
宿鸟归飞急。 (仄韵)
何处是归程, (平韵)
长亭连短亭。 (平韵)

5. 对仗:词不像律诗或者排律那样必须包含对仗结构。但一首词中如果刚好有两句字数相同、句读相同、平仄相反,则可以构造一个对仗结构。比如: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1] 诗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与下一句共同构成一个对仗结构)

为了与不满足格律诗要求的词句相区别,人们常把满足格律诗的句读、平仄的句子称为“诗句”。在有一些词牌的词里,全部句子都是诗句;但在多数词牌的词中总会有一些不是诗句的句子。

例子: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其中两个五言句“正故国晚秋”和“叹门外楼头”都不是诗句,因为它们的句读都是1-2-2的读法,不满足格律诗的句读规则。

◇◇◇ ◇◇◇
上一次练习的参考答案: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诗第二联不是对仗的,因此严格说来不是律诗。但因为有一些诗人写律诗时也不严格按律诗对仗的要求来作,因此有些人把这种诗叫“五律别调”。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结构。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此诗是一首五言古乐府诗,不是律诗,因为第二、四两联不是对仗结构。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的每一乐句有声音的高低变化,对应着诗句的平声和仄声字的交替应用。以五言诗为例,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字都变换一次平仄,就只有两种可能的句式: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要用这两种句式来写诗几乎是不可能的。
  •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写起字来一个接一个地没有间隙,因此读一篇文章时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断句”(找出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句话)。
  • “对杖”是指两个句子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满足下述的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句读、语法结构、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词性,都要完全相同;而且两句的平仄规律是“相对”的。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句子就构成一个对仗结构。
  • 有了前面关于“绝句”和“对仗”的讨论,我们现在可以来探讨“律诗”的结构了。如果把绝句比作短小的民歌或者山歌,“律诗”就是内涵更加丰富、技巧更加全面的完整的乐章,而“排律”则是毫无长度限制、可以淋漓尽致地自由发挥的大型歌剧。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 阅读古典近体诗,常可看到“得句”这个词,“得句”是一种创作状态,也就是创作时,在潜意识(下意识)中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或几句诗),可根据所得到的句子马上创作一首诗或几首诗,或记录下来放入诗囊中。如谢缙“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大意是“挥毫作画自得其乐,得到的好诗句又有谁能够分享呢?”
  • 古代诗人常借月光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因为月亮的清辉是两地共有的,所以这里作者要赠送的是思念之情;因为相隔两地,不能将这浓浓的思念亲手送给你,那我们还是期待在梦中相见吧!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其中“鸥鹭忘机”典故出自《列子‧黄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识人亦然,不仅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还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 “巴山夜雨涨秋池”言外之意是说,本身秋天因为天时的关系,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开始畅通,就让人有想回家的冲动,更何况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涨了,河道已经畅通,能不想念吗?而第三第四句中重复“巴山夜雨”四个字,是为了说自己在这个时候最想家。《唐诗绎》评曰:“于寄诗之夜,预写归后追叙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写法。”
  • 宋玉、杜甫等先贤,将落泊生涯化为优美的诗篇。让我们后人在拜读了这些诗篇后,领略了有可说道的、有可借鉴的、有可受益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重新演绎、弘扬给现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欧阳修《感二子》诗中写的:“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