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白居易《白云泉》

作者: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9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白居易《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流畅,在风格上自成一体(与诗人元稹的诗风并称“元白体”)。 他长于各种诗体,特别是叙事长诗,其中“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字句浅释】

天平山:在今苏州市西二十里。当时在山腰上依傍着山崖建有亭子,亭子旁边有清泉长流不竭,名叫白云泉。
无心:没有心机,无心无意。

【全诗串讲】

天平山上有个白云泉。在那里,天上的白云无心无念,随风舒卷;泉里的清流自在悠闲,淙淙潺潺。泉水啊,你何必奔流冲泻忙着下山?已经是波浪太多的人间,用不着再添波澜!

【言外之意】

用平淡清浅的语言,说云和水如何恬淡闲适、逍遥自在,其实是作者心中希望有这样的生活;叫泉水不要奔泻而下,以免向人间再添波浪,其实表达了自己息事宁人,不愿为已经充满烦恼的世人再添烦恼,更不愿对社会风浪推波助澜。自己希望淡泊闲雅、心无牵挂的生活,也希望世人都和自己一样享受到这种平静、舒适的生活。

作者是个心地善良的佛教居士,又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由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推己及人,联想到普天下的世人都应有同样美好的生活,希望世界风平浪静,人人安享太平。作者心中充满善念,曾经利用自己手中权力为当地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心存善念而有权,权就是为民造福的工具;心怀恶念而有权,权就是伤害好人的凶器。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余心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后代研究王维的学者亦称其为"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化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 孟浩然(公元 689─740),是盛唐时期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他与王维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大多以写隐逸和田园生活而著称,其清淡、自然的诗风在唐诗中独树一帜
  • 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幷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 说起唐朝诗歌,人们就会联想到大唐盛世的多彩与辉煌。唐诗用辞的简练深刻,意境的浑融高超,时空的错综浩瀚,是后世文学永远都无法企及与比拟的。
  • 唐代盛唐时期经济上的稳步发展,导致了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以及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使得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各种思想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包,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并行的现实,使得当时人们的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为开放。
  • 1986年《书与画》杂志社举办全国以诗征画比赛,题目是唐诗“已凉天气未寒时”。唐末代诗人韩(hong)翎(ling)(公元842-914?年)以写香奁(lian)诗著名,他的感时述怀之作,在唐末诗坛上颇具光彩。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宋词则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另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如果你既欣赏唐诗、又读读宋词,你的生活中就是双珠齐耀,充满光明与美好。
  •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站着一个观察外部世界、体验内心世界的“高度”。自己的全部感情、生活以至整个世界的景象,都被这个“高度”所决定、所限制,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并努力去提高它。
  • 与唐诗、宋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曲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活泼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而且在音乐美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因此读过唐诗宋词的读者初读元曲时往往感到新鲜,常常破颜一笑,甚至捧腹不止。
  • “郑公樗散鬓成丝”其实是一句反语;杜甫在之前写给郑虔的诗中曾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这样有才学的人,却被贬官到台州担任司户参军。杜甫担任的左拾遗也是从八品,所以才会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这首诗替郑虔及自己鸣不平。“万里伤心”与“百年垂死”,表面说的是郑虔,这何尝不是杜甫自身的写照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