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忧外患:宏观调控多争议 矛头对外转强硬

林保华

标签:

【大纪元6月10日讯】中国内忧外患:宏观调控多争议,矛头对外转强硬

近来,中国的经济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因为涉及不同集团的利益冲突而不断出现争议,以致政策多变,莫衷一是。例如因为要压抑过热的经济与通货膨胀,不断放出要加息的消息却又加不了息;虽然宣传会“软着陆”却又用强硬手段把一些工程硬拉下马,江苏常州的铁本钢铁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还因此被捕;这种强力手段只有五○年代末六○年代初“苏修”向毛泽东逼债和撤退专家时大批工程被迫下马才出现过,这哪里是什么“软着陆”?但是接下来,同样情况的宁波建龙钢铁公司,却被中央放过一马。

而正当“宏观调控”从钢铁、水泥、电解铝、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以及今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列为重点,并且再扩展到纺织、化
纤、汽车、焦炭等等行业,但是总理温家宝却又迫不及待的说宏观调控已经见到成效,以致有些学者专家认为这次的宏观调控恐怕“短命”。

1993年的宏观调控,朱镕基用铁腕挽救了中国的经济,避免地产与金融的泡沫化。这个中央集权的手段严重损害地方和一些权贵集团的利益,因此传说朱镕基的岳母被人枪杀作为警告。朱镕基后来声称准备一百口棺材的事,已经是马后炮,用不上了。因为实际上做了妥协。这个妥协也是官场继续腐化的原因,而且也导致目前经济再出现问题。而胡锦涛、温家宝有没有朱镕基的魄力,考验这次宏观调控能否成功,着陆软硬的问题还在其次。

由于中共统治集团是各种利益集团的结合,彼此存在许多矛盾,因此除了经济政策上的相互牵制外,也会反映在对外关系上,因为外交是内政的继续。最近中共对香港、台湾、美国的政策转向强硬,虽然有这些国家和地区本身向中共挑战的新问题,但是中共内部权力斗争时的“宁左勿右”,必然导致政策的左倾。而突出外部矛盾,也是中共为摆脱内部困境而转移民众视线的一贯伎俩。

香港自从去年七一大游行后,江泽民亲信曾庆红出任中央协调港澳工作小组的负责人。因此政策越来越强硬,不但由中央出面对基本法进行解释而否定香港特首与立法会的普选,更为了压制民众的反抗呼声而出动黑道迫使
三个“名嘴”放弃电台的主持工作。在大肆拉拢亲共人士与中间群众的同时,在民主派内部也制造分化,例如统战宗教界与法律界人士而企图孤立民主派核心的民主党与前线。这几年来被中共统战的媒体正在发挥为中共效劳的作用。中共强硬打压民主派,是因为它要支持江泽民钦点的特首董建华,保住江泽民“慧眼识人”的英明形象,虽然这个形象实际上早已经破产。

台湾的陈水扁当选总统,自然引起中共十分不快。因此撕下选举期间“低调”的外衣,扬言对台湾不能坐视不理。在不断向美国表示不惜一战来吓唬老美的同时,对陈水扁表现出来的善意一概拒绝接受。这同国台办的“五
一七声明”所暗示的一些妥协相矛盾。相信江泽民不想以往的“文攻武吓”政策被否定,“江八条”为“胡七条”所取代,所以必须表示强硬。在武力恐吓的同时,中共也进行“经济恐吓”,点名“绿色台商”。但是上面态度混乱,又点名又否认,又恐吓又安抚。这种经济恐吓显然也同武力恐吓一样,迟早变成“狼来了”。

正是中共的强硬态度,使美国认识到是谁在破坏台海的稳定,拒绝和平协商,因此迫使美国也做出一些反应,这是实际的反应:一是加强同台湾的军事合作,一是在太平洋做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并且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
当然也会引起中共的不满,那是中共咎由自取。最近中美在人权、台湾、签证等问题上都爆发了不大不小的冲突,特别是台湾问题上,中共从要求美国插手,又痛批美国的立场,正是莫名其妙、反复多变。

由于美国的强大,中共有求于美国,所以暂时还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因为中共党内存在权力斗争,特别是江泽民要排挤胡锦涛,所以会利用民族主义迫使胡锦涛对美国强硬;然而以前江泽民推行“大国外交”时对美国大拍马屁,在胡锦涛手里有太多的把柄,要胡锦涛强硬并不容易,所以中美关系还会继续拉锯。刚去世的前总统里根如何拖垮苏联,应该成为现在美国总统对付中共的典范。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的评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油价、中国降温 打击制造业信心
中国钢胚出清求现 拖累钢价
中国宏观调控冲击波(上)
中国宏观调控冲击波(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