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建筑之木雕(一)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古建筑木雕,分为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种。大木雕刻主要指大木构件梁、枋、斗拱上的装饰构件的雕刻,如麻叶梁头、麻叶栱头、三幅云头、雀替、花板、云墩等。小木雕刻(又称细木雕)则指装修(包括家俱)的花饰雕刻。
  
一、雕刻制度
  
中国建筑中的木雕工艺发展由来已久,《周礼.考工记》中已有关于雕刻的内容。宋《营造法式》中,对当时的雕刻制度及工艺情况有较详细的记载,将“雕作”按雕刻形式分为四条,即混作,雕插写生华、起突卷叶华、剔地洼叶华。按雕刻技术分析,可分为混雕、线雕、隐雕、剔雕、透雕五种基本形式。混雕即圆雕。线雕是“就地随刃雕压出花纹者”,即线刻,隐雕在《营造法式》中归人剔地技法。透雕是将花纹图案以外的部分全部去掉,镂空雕作。
  
明、清时期木雕工艺有进一步发展,在宫殿、寺庙、宅邸、会馆及园林、店面建筑中,广泛施用雕刻装饰,留下很多实物。其中,属于外檐的雀替、花板、花牙、云头之类的雕刻,基本属于粗雕,内檐装修在用料质地及工艺技术上要求更高,工艺更细。
  
明、清雕刻,较之宋元时期更趋立体化,所采取的雕刻形式主要有“采地雕”、“透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贴雕和嵌雕,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木雕工艺,使这种传统工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采地雕,即宋元时期的“剔地起突”雕法,又称落地雕刻,这种采地雕所呈现的花样不是平雕刻,而是高低迭落、层次分明,枝叶伸展得宜,有很强的立体感。优秀的采地雕刻作品,在一块板上可雕出亭台楼阁、人物树木等多种层次。
  
贴雕是对采地雕的工艺改革,即,把所要雕做的花纹用薄板馊制出来,将馊好的图案按层次要求作进一步的雕制加工,然后,用胶(加木销)贴在平板上,形成采地雕刻的效果。这种雕法,比采地雕省工、省力,花纹四周底面绝对平整。由于这种雕法可以使用不同种木材,因此可将花纹与底面分色,如用紫红色图案花纹,浅黄色底板。贴在一起可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嵌雕是采地雕的另一种改良形式,即在突起的画面上,另外镶嵌更加突起的雕饰,如在云龙图案的雕刻中,另外雕刻龙头、凤头、凤翅镶嵌在上面,更加突出云龙云风似隐似现的立体感。以上下三种雕法常用于裙板、绦环、雀替等处的雕刻。
  
透雕是明、清常见的雕法之一,这种雕法有玲珑剔透之感,易于表现雕饰构件两面的整体形象,因此常用于分隔空间,两面观看的花罩、牙子、团花、卡子花等构件的雕刻。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一千多年前,古代工匠和艺术家,用简单的工具造出如此巨大雄伟的雕像,足以体现出他们伟大的天才和气魄,显示了古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 南投县鹿谷乡瑞田村在九二一地震、桃芝台风接连受重创,地方决定兴建“瑞龙宫”三山国王庙庇护民众,特殊的是,坐镇的七尊神只都是以桃芝台风时冲来的一株百年樟树漂流木雕刻而成,对地方具有特别的意义。位于清水沟溪鱼虾生态保育馆后方的瑞龙宫,今天举行动土典礼,由南投县长林宗男与鹿谷乡长陈锡梧、南投县议员康志合、林民政等共同焚香祈福动土,地方民众也几乎是全体总动员,以办喜事的心情参与地方信仰中心的重建。
  • 本届雅典奥运,将由十三公斤的纯金、一吨白银与一吨黄铜,来制造的三千枚雅典奥运奖牌。本届雅典奥运的奖牌,正面是背上长有双翼的胜利女神,这是参考公元前四百廿一年,希腊雕塑家所雕刻的胜利女神石像。
  • 鉴于财物失窃案频繁不断,昆士兰省警察部长茱娣.史宾斯(Judy Spence MP)呼吁民众在所有的财物上刻上记号,以减低失窃概率,并方便警方将失物归还原主。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