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蕉自由出口 再造“金蕉”王国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丁匀婷、曾慧雯、杨雅民╱专题报导

实施三十年,由青果运销合作社单一窗口集货外销的香蕉贸易制度,今年起正式走入历史,完全开放自由出口,改由产销团体自由出征日本拓销,冲刺台蕉在东瀛市场的市占率,合力重塑台湾“香蕉王国”神话。

台湾香蕉在日据时代,深受日本天皇青睐,自一九○二年开始试销日本,至今已有长达一百零三年的历史,民国五十二年日本开放香蕉自由进口,当时政府特地整合国内香蕉出口商结构,由青果社统一供果,负责集货、选别、检验、包装和输送。

为避免独占垄断,当时出口配额实施“五五出口制”,即青果社和出口商的出口配额各占五成,民国五十六年台湾香蕉产业达全盛期,全国香蕉契作面积达五万二千余公顷、总产量达六十五万三千八百公吨。

外销日本的数量,更一举冲高至二千六百余万箱,达三十九万四千九百六十六公吨,在日本香蕉市场有九成市占率,成为当时台湾外销金额居冠的产品,在农业挂帅的五○年代,与蔗糖、稻米,并列“台湾外销产品三杰”,每年至少为台湾赚进三分之一外汇。

在那个年代,香蕉在台湾人眼中简直就是“绿色黄金”,蕉农更是那个年代的新贵,香蕉主要产地高屏地区和南投中寮乡,更因蕉农丰厚的收入,带动高楼洋房、酒家茶室兴起。

住在高雄县旗山镇和南投县中寮乡的老一辈居民就常聊起,由于蕉农出入酒家给小费出手阔绰,五、六○年代酒家女见到穿着沾黏蕉汁汗衫的蕉农,竟比见到穿着笔挺西装的客人还要殷勤。

不过,这样的商机却维持不到十年,立即遭中南美香蕉分食。

民国六十年中南美洲多国公司利用雄厚资金,以菲律宾为香蕉生产基地,再低价进攻日本香蕉市场,重挫台湾香蕉外销市场,短短不到十年,台湾销日香蕉数量就萎缩了约四倍,至民国六十五年已大减至八万一千六百八十九公吨。

迎战菲律宾香蕉抢市的冲击,民国六十三年政府决定仿效中南美洲模式,废除“五五出口制”,同时动用行政命令,指定青果社整合各地分社,单一窗口统筹办理香蕉外销,以抬高台湾香蕉销日的议价能力。

往后,台湾香蕉要外销日本,在国内统一由青果社集货出口,日本则由业者组成“台湾生鲜香蕉输入协议会”,两国以单一窗口对谈进行台蕉贸易,开启台湾香蕉外销产销一元化制度时代。

无奈日本“台湾生鲜香蕉输入协议会”成立,有权决定日本香蕉贸易商购蕉权利,限制台湾香蕉输日的通路,使得台湾香蕉输日一时间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口议价能力削弱。

加上此时,台湾香蕉又感染了有“香蕉癌症”之称的黄热病,香蕉产业急速萎缩,产量和外销数量年年衰退,使得外销一元化制度还是无法重振台湾香蕉王国的雄风。

根据农委会统计,去年日本香蕉市场消费量为九十七万公吨,较民国五十六年的年消费量约五十万公吨成长近一倍,但去年台湾外销日本的香蕉却已大缩为三万三千公吨。去年更因台湾香蕉产业受到台风灾害肆虐,货源有限下,出口至日本的数量仅达一万七千九百八十八公吨,在日本香蕉市场的市占率下滑至三%,创下历史新低。

台湾外销日本香蕉数量年年萎缩,使得多年来许多出口商已高分贝的要求政府改革由青果社统筹出口的一元化制度,开放自由出口。

农委会国际处表示,台湾外销香蕉近十年来,农民每公斤实得约十元至十五元,所得偏低甚至亏本,造成农民不愿交货、出货品质不稳,而蕉农所得若未见提高,也成为台蕉外销的最大隐忧。该会评估后认为,自由出口可直接接单,缩短运销时间,有助活络外销市场。

但青果运销合作社理事主席蔡平贵指出,台湾香蕉的问题在于蕉农还是小农经营,菲律宾香蕉七至八个月就可收成,台湾香蕉得栽种十一至十三个月经过糖化收成才好吃,生产成本过高,再加上台湾蕉农人口老化,香蕉产量逐年萎缩,即使开放自由出口,总生产量有限,仍难抵挡菲律宾香蕉大量、低价的竞争。

蔡平贵说,十年前台湾柑橘由青果社统一供果、分级外销的产销一元化制度,开放为自由出口后,就因出口商价格厮杀、品质参差不齐,二年后一粒柑橘都没办法卖出去,至今国内柑橘年年产销失衡。

青果社老员工认为,香蕉开放自由出口后,若政府未做好品质管控,不出半年,台湾香蕉恐将步入柑橘后尘,陷入产销失调。

值此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贸易自由化之际,农委会选择将实施三十年的香蕉外销一元化制度改为自由出口,乍看是符合贸易自由化精神和趋势。

但台湾香蕉迟迟在日本市场无法重拾战斗力,更大的问题恐不仅止于出口商的结构问题,而是台湾小农经营模式,香蕉销日长期以来,损耗率高达廿%的问题,这项罩门若无法化解,就算让更多的出口商分头拓销,蕉农依旧会血本无归。

青果社一页传奇 风光远矣

记者杨雅民╱专题报导

百年青果社曾经点“蕉”成金,打造台湾“金”蕉王国传奇,褪去台湾香蕉销日唯一窗口的独占优势后,青果社若未及时转型,营运困境恐将日日加剧。

老一辈的青果社员工都记忆犹新,民国五○年代,当时青果社理事主席兼总经理吴振瑞,在日本开放香蕉自由进口后,凭借着灵活的外交手腕,令日本进口商争购台湾香蕉,创下年销量约四十万公吨的台湾香蕉黄金岁月。

当时蕉农均把打造“绿叶金蕉”传奇的吴振瑞封为台湾“蕉神”与“香蕉大王”,吴振瑞每次出差到日本更备受礼遇,一下飞机,红地毯就从停机坪一路铺到贵宾室相迎。

青果社在民国五、六○年代,靠着社员每人每年缴交一百元社股,及帮蕉农外销香蕉抽取营业额四%的管理费,就足以红透半边天,国父纪念馆兴建和外贸协会成立,青果社均赞助庞大费用。

由于销日香蕉源源不绝,民国五十七年青果社更一度向蕉农抽取高达三亿多元的造船基金,计划自行打造“香蕉船”运送香蕉,最后政府以该造船计划恐影响其他船公司生计为由而反对,香蕉船计划因此胎死腹中。

隔年,青果社为庆祝周年庆,特地打造了三十两纯金金花篮、金碗、金盘、金杯要送给当时的政府官员,结果遭政府以违反总动员法中禁止金器买卖为由,爆发“金盘金碗舞弊案”,吴振瑞连同官员共十余人入狱。

就在吴振瑞锒铛入狱后没多久,菲律宾香蕉成功分食台湾香蕉市场,青果社的地位也逐渐动摇。

青果社坦承,受到过去大张旗鼓贷款在乡下买地,难以出售影响,目前贷款金额高达二十七亿元,每年利息支出达一亿多元,几年前利息压力还一度飙到二亿多元。

前农委会主委陈希煌任内,更一度传出青果社负债约三十亿元,内情不单纯,已搜集相关事证移送检调单位侦办,直言青果社积弊很深,需要大力整顿。

近五年,青果社的财务表现已由高峰跌到谷底,每年收取的一千五百万元社股,加上约八千万元的蕉农香蕉外销管理费,还不足以填平银行贷款的利息压力而年年亏损,九十一年亏损七千多万元、九十二年亏损三千六百万元。

青果社理事主席蔡平贵表示,青果社目前虽然已出口香蕉、芒果、荔枝、凤梨等多项水果,但香蕉收入仍占青果社大宗。

蔡平贵说,台湾香蕉开放自由出口后,青果社失去独家统一供果的外销优势,营运确实是雪上加霜,得好好思索转型计划,社员们很重视,元月3日将齐聚高雄共商转型大计。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