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海棠诗社(1)

第一卷 校园
作者:杨天水
font print 人气: 190
【字号】    
   标签: tags: ,

我少时生活在苏北平原,所居之村落南邻洪泽湖北岸十余里,西邻成子湖东岸十来里。明朝洪武年间以前,那里尚属荒芜旷野,想必是到处杂草丛生,野兽成群,河沟涧汊中,长满芦蒲,春长秋衰,自生自灭。

洪武四年,明太祖在全范围内招民垦荒,无种子可从官方借种,无农具可从官方借农具,于是无土地或土地少之农户纷纷涌向荒原。我故乡自此村廓人烟渐多,至本世纪60~70年代,遂至人烟稠密,村户相闻,禾田满野,荒地全无。

洪泽湖滨的田园景色,终年动人。春日千万亩麦苗常迎清风起舞,无际绿色常展示自然生命力的磅礡与不可遏止,油菜花开放之际,或千万亩成片,或间于麦田之中,鲜黄娇艳,其笑面荣光,洋溢天宇的精气。

夏季,几乎是所有道边,白杨或拔地参天,或叶肥枝盛,村落皆为绿柳青槐遮掩,四野、庭院,到处充溢槐花之芬香,蜂蝶成群结队,稻苗、薯秧竞相争绿,玉米犹得天姿,婷婷玉立,腰悬红缨,容易使人想起昔日穆桂英、梁红玉所率领的娘子军的威颜。

秋天,到处人声鼎沸,青壮年自不必说,即使是老弱幼小也必忙于秋收,千万亩棉田银絮朵朵,如千万朵白雪缀于棉枝,远处湖水银光烂熳,渔帆点点。冬时,农民或忙于修整河道,或忙于整理土地,以备春耕,或忙于家务,飞鸟比居民忙碌,麻雀常群居房顶、稻茬、场上,寻找粮食充饥,喜鹊常向农家传送福音。

最壮观的要数瑞雪压地,每至此时,往往一夜白絮狂飞乱舞之后,顿改山河景色,天地皆白,仿佛转眼间上帝赐给湖滨一床巨大的素被,尽管瑞雪带来了酷寒,也不能阻挡农民的生命力——许多村童携家犬嬉闹于雪野,许多村妇砸开冰封的河塘,依旧洗涮、取水,三、两猎人背土枪在旷野迫切寻找野兽的踪迹。

这一切,使有思想的人联想到:由于人的顽强的生命力,才赋予大自然的生趣。然而田园风光只是农村社会的一部分,此外,那里还有差异、矛盾、冲突、不公、烦恼等等。

少时我对故乡,心理是矛盾的,既酷爱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数乡邻的朴实善良,又厌烦那单调的狭小的封闭的环境,总希望能摆脱它的束缚,到外部世界去接触新奇的事物,去经历浪漫的具有冒险性的生活。

终于,在我十八岁那年,获得了这样的机会。

那是1978年的夏季某天,我接到了北京师大历史系的入学通知书,亲友邻里皆十分高兴,而我却陷入一种说不清的迷茫。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十月三日,我离开了故土桃源县。这一天,细雨濛濛,我从破烂不堪的县城乘车,几经转换,到了徐州,准备换车前往北京。我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正式开始了。

在车站候车厅里,我有些焦急,心里巴不得一下子到达北京。

70年代,北京在人们心目中颇有些地位。就像诸教教徒膜拜圣地一样,那时的国民由于十年文化大破坏的愚弄,对北京往往报有膜拜的心理。我也免不了这种愚潮的挟带,心里总在构想北京如何美丽壮观。

大约在正午时分,一个黑脸大汉,提着旅行包坐到了我的身边。此人黑而不丑,身材高大,壮而不野,有几分文人的气质。我有些好奇,多望他几眼。
想不到他却和善地问我:“小兄弟,去哪儿?”

“去北京。”

他说:“去北京啥事?”

“去上学。”

他说:“上大学?”

“是的。”

他说:“哪所大学?”

“北京师大。”

他说:“什么系?”

“历史系。”

他说:“几点的车?”

“晚上九点的过路车。”

他说:“那好,我们是同路。”

“大哥,你去北京干什么?”

他说:“我也是上学。”

“哪个学校?”

他说:“中央民族学院。”

“那你也是今年刚考上的?”

他说:“不,我三年级了,马上要毕业。”

就这样,我们聊了半小时,我知道他是西藏人,名叫巴桑,三年前,被推荐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中文。这次从青海方向来,一路上游览了西安、洛阳,又特地来看了徐州。

当我表示出对乘火车很陌生时,他爽快地说:“不要紧,你跟我,明天中午就到了。”

我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他建议我将行李寄存起来,然后领我到市里转转。我接受了他的建议。

在大约二个小时的逛街中,巴桑大哥一直向我讲述徐州的历史。我觉得他比我的中学教师懂得的多。

他突然谈到了刘禹锡,说:“我很佩服这个徐州人,他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写得好诗,像《西塞山怀古》,首联凌空落笔,将王朝更替的趋势断然说出;颔联‘铁锁沉江’,‘降幡出石’,使人读来如临其境,沧桑之局,跃然纸上;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道出千古精英概叹郁积之情怀。

老弟!你看,世道变化多端,胜败莫定。不尽心尽力,虽有关河作为险阻,也终必为人击败;人尽心尽力,就是起草莽边地,也能主宰九州沉浮。那尾联更令人心肺欲裂,贤能遭受小人排斥,不得不流浪江湖,以四海为家室,与芦浦为好友,令人扼腕伤心。”

接着他慷慨激昂地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背诵一遍。我觉得他比我的中学老师讲解得澈透。

他又说:“刘禹锡是个勇敢的战士,与我们藏族的格萨尔王具有同样的百折不挠的勇气,他认为我们人是天地万物中的最高贵的存在。

刘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又说‘人能胜于天者,法也’,这就大大地提高了人的地位与价值,而且他强调多数人意见的权威性,说‘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他比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心明眼亮,真是了不起啊!

老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欲万木春’,虽感慨自身久不得志,但并不否认人世的日新月异,其中有赞美历史昂首直进的意思。你看历史是向前的,前年我想考大学等于做梦,现在你却通过考试,改变了自身的境遇。嬉弄历史之人终将遭历史唾弃,你马上学历史了,这个规律可要牢记于心呀!”@#(待续)

(点阅小说:海棠诗社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宗看武昭公主所奏,言言天理,句句良心,真性相感,自然泪下,哀痛不已。再将盒儿揭开,一颗舍利子,金光射目,赤若丹砂,光似明珠。即命杜如晦、王珪持原盒赍回西陵合葬,谥武昭公主为贞德公主,题其坊曰:“忠孝勇烈”。
  • 他彻底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外有道。从此后再不能有自满之心,再也不能有瞧不起其他生命之意。于是他决定进山潜修,不摇不动,一心一意修行,不成功不出世。
  • 堂屋地面生出了一层青苔,黏土结成鱼鳞。陈年的门槛不足以隔住门外院坝的生荒气,只是阻碍了奶奶折叠成铁板桥的身形。
  • 一张泛黄的欠条记录了这段分手:协定上说明妈妈补偿给爸爸一万五千元,现给了五千,尚欠一万。
  • 清早走猪人和他的猪总算来到,母猪配种后安静下来,被顺利赶回了圈栏。配种的钱去坎下邻居家没借到,只好欠着。邻居家早上刚买了两床走村的货郎推销的棉絮,花掉了一百六十块钱。
  • 我知道,是来自于家乡的挂念,一直牵绊着老袁,让他没办法自由飞翔,许下如地藏王菩萨的愿望。穷人不清,他就不能平静。
  • 本书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藏汉之间,又处于动荡的背景之下,男女主人公的经历能不非同寻常!
  • 看起来,那是一份不一样的广告资料袋,用一个防雨的塑料包,包得十分用心,塑料封面上有一朵静静的莲花。袋子里头则是厚厚的一叠──她以前就收到过,知道里面的内容──口袋本的小书、上网卡、刻录光盘等。但她从来都没有耐心仔细看完过。并非是恐惧什么,然而,有一种百无聊赖的空虚感,还有一种不能名状的物质,团团地缠住她,总让她感觉心烦意燥,坐立不安,于是,她从来就未曾完整地看完那些资料。
  • 他已经出任务超过七十次,中队许多人认为他有不死之身。泰迪心想,如今迷思就是这么来的,靠活得比别人久就行了,或许这正是他现在的职责,担任幸运物,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魔法,保护众人安全。或许他真的有不坏之躯,但他自己不断挑战这个说法,不顾上级反对,仍争取尽量出任务。
  • 忽然门外传来人声:“这是哪儿来的狗叫?张文陆!……你养狗了?”说着前门就要被打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