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营企业为何命短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讯】(希望之声记者蔡红 齐月报导)中国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个体工商户的户数首次出现正成长,私营企业数目首次超过其它企业的总和。国内有关机构和专家经调查发现:中国私营企业寿命奇短。全国每年诞生15万家私营企业,却同时有10万多家倒闭,其中,60%在5年内关门,85%在10年内消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就平均寿命而言,世界500强企业为40岁,跨国公司为12岁,中国企业为7.5岁。而在中国企业中,私营企业最为短命,从成立到破产,平均生存期只有2.9年。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中国私营企业为何命短?对此, 记者采访了仲大军先生。

仲大军是国内目前知名的经济观察家、社会评论家、批评家、专栏作家、政府和企业顾问。2000年创办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现任中心主任,研究员。

连接收听

中国私营企业为何命短?仲大军表示:私营企业所谓的短命,平均寿命2.5年,是因为它经济组织小,它抵抗风险的能力差,特别是它遇到一个市场变化非常快的一个情况呢,它就不断的要适应市场,它要适应不了市场它就赶快倒闭了,所以小企业的寿命短,不一定是一个坏现象,它也可能从另一方面反应出这个企业应变能力非常强,好了就干,不好了就关门。它灵活性比较大,可能说明这一点。也能从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小企业对市场反映灵敏程度。只有做大的企业,当然它比较稳定,它有抗风险的经济能力,市场也比较稳定,所以说它寿命相对来说也比较长一点。那么对于小企业来说呢,它的变化比较快,这是很正常的。另外,中国的小企业为什么数量在增加了?这说明中国整个从经济政策来看,还是继续鼓励、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因为毕竟私营企业有一定的活力,从效率各方面来讲,它具有比国营企业也许能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啊这个特点。所以中国民营企业增加也说明中国经济活跃程度在增强,基本上是这么个状况。

中国私营企业机会不均等。中国政府以政策治国,多半向国营企业倾斜,在市场准入、贷款、补贴等方面,国营企业好处享尽,私营企业却连边都沾不着,在这种区别对待和歧视政策下,国营企业哪怕亏损累累,只要有政府扶持,也能苟延残喘;私营企业一旦陷于亏损,就很容易倒闭。正是因为机会不均等和大环境恶劣,造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诸多怪现象。比如,明明是私营企业,却要挂靠国营单位,甚至打出政府招牌;许多私企业主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结果,刚刚“冒富”扬名,又很快锒铛入狱,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

仲大军表示:这是肯定不均等,因为特别是目前啊,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小型的国有企业都私有化了,现在剩下的国有企业都是大型的,并且都上升到比较垄断的领域的这种大型国有企业,它们具有一定定价权力,具有各方面的一些优势。小企业相比之下呢,肯定是不存在这样一些优势了;但是小企业比较机动灵活,通过一些违背市场规则啊什么违规的手段啊逃避税收啊,或者是违犯法规啊等等手段也能获利。现在中国那些大量小企业实际上都是通过这种手段生存着,假如很循规蹈矩生存的话是很难生存的。所以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特点。中国现在正在大力治理小煤窑,小煤矿,那些中国私营煤矿有哪几个是合格的?大量都是不合格存在的,但是它们都是在这种状况下,拼命的在生产,拼命的赚钱,所以有些小企业它也能生存,它是以一种不法的违法的方式生存着,总置于政府猫捉老鼠的方式存在的,这就是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生存之道,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生存之道,这就是中国当前的情况。

私营企业的兴衰,仰仗当局政策,政策一变,风声鹤唳。发生在陕北的私营企业采油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国营单位采不出油而主动放弃的土地上,当地政府允许私营企业进场开采。待到私营企业采出油来,当局却立即变卦,自食前言,仅以微薄的“补偿”,强迫私营企业退场,其实是变相掠夺私营业主的财产。当这些业主循“正常途径”请愿时,竟又遭到当局欺骗围捕,赶尽杀绝。类似例子很多,不断证明:没有政治上的权利,就没有经济上的权利。在非民主的体制下,私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有限得可怜。

仲大军表示:关键是这个石油生产,这里政府可能犯过一些错误,它没有把握好,到底这个石油生产是完全由国家垄断,还是可以放开给民间,当年政府在制定政策它就比较模糊,它在一段时间里边它放开一个口子让民间的资本进入,让民营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后来它又感觉到这里存在一些问题,感觉到应该加强对石油资源进行国家统一管理经营,所以它就要收回这些油井。当然这里边就存在一些利益冲突,原来进入的那些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它感觉到自己的生财之路被断掉了,它要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与政府与国有企业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个问题关键在当初啊,国家应该在这个地方制定好政策把好关,当初没有把好关,开一个口子,它引入了一些民间资本进去,最后导致现在这么一个不良后果。国家的石油企业进行开采,它可能开采的质量要比私营的好,国家的石油开采企业从技术上管理上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对石油资源,关键是开采的过程中别遗留在地下,别浪费,它要进行一个系统的开采,这里的确需要系统的管理,那么这里存在一些矛盾,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还需中国政府今后怎么去努力。

有文章说:连年评出的中国企业500强,95%以上是国营企业,这已经暴露:喊了近三十年的所谓“多种经营”、“发展私营经济”的口号,原来都是夸大其词的空话;所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的说法,也是当局的自说自话,自欺欺人。实际上,在中国商界,没有“勤劳致富”,只有奸巧致富。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不仅是国营天地的惯常风气,也一直是私营业主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以至于,国营私营,混淆难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就如中国迄今还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一样,中国也还没有真正的私营经济。

对此,仲大军表示:国有企业仗着它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身份地位,政治优势,它可能越来越强,另一种就是民营经济也是越来越强,中小企业在不断的市场竞争锤炼磨练当中啊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私营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柱,不要看在五百强里边没有几家,要是中国评出几万小的话,那中国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民营企业。所以它各自由于规模不一样,在排行表里边表现的不一样。中国经济现在是这样:一些大的都是被国有企业占据了,就是大的更大,小的也在发挥作用,无数的小虾米集累起来就比一条大鱼还要厉害。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两种分化的现象,两个方向的发展,一方面是大型国有企业越来越强,一方面往私有化方面发展,很多的国有企业搞不好的话,就变成民营企业了。国有企业一方面在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继续向国有化发展,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在继续做大做强,国有资产不断增加。所以中国的经济不是一边倒的经济,不是说私有化完全一边倒,都是都私有化了国有企业完全没有了,它不是这样。这就是中国当前一个经济特点。

在谈到怎么看待国退民进这种经济现象时,仲大军说:国退民进是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提出来的口号,那是在前六七年以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由于中国整个的经济处于一种暂时的低谷,中国经济出现过热之后又出现一个低潮,在这个经济低谷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日子很难过,特别是国有企业出现大量的亏损现象,甚至出现要破产这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在这个历史阶段,国有企业对市场不适应,很多企业管理经营不善,加上有些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贪污腐败,把国有企业都搞糟了搞垮了,生存不下去了怎么办?就只好退出,私有化,推向民间,由私人来经营。这个历史阶段,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已经过去了,到了现在国退民进已经基本上结束了,现在该退的那些国有企业都退的差不多了,撑不住的国有企业也都转制了,转成私有企业了,那么能撑下来的国有企业呢,并且都成了垄断的大企业了,它也没有必要再去退了,所以说国退民进是根据中国经济的需要,中国政府在一个历史阶段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到今天我感觉基本没什么必要了。因为中国有些国有企业搞的还不错,它就继续存在也没有必要继续退出了,并不是说完全退出就是好,也不是说所有的国有企业统统的都私有化民营化就怎么好,要尊重中国的历史吧。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它还有一个政治的问题,还有个情感的问题,国有资产不管怎么说,是一个财富的符号,可以说是这三十多年间,全国的工人农民全国人民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一部分财富,现在都把它给了某些厂长经理了,那全国人民心里想不通啊,反对啊,所以产生一些政治影响。我们考虑国有企业改造,不能仅仅从效率方面从经济方面去考虑,还要考虑它是否能顺应全国人民一些心理,所以这几年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瓜分也遭到社会很强烈的抗议。中国社会自从2004年之后,越来越强烈显出对瓜分国有资产那种愤怒。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对国退民进这个政策慢慢慢慢我想也就放弃了。

文化不高、素质低下、眼界狭隘,也构成众多私营企业家先天不足的缺陷。以至于盲目跟风,感情用事,有些私营企业还常常受制于家族式经营,妨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往往在缔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之后,又陷入“一夕垮台”的悲剧。

对此,仲大军表示:前几天我在杭州的时候,刚参观了一个很大的民营企业万象集团,从当年浙江郊区一个农村小作坊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型的企业,万象集团,很有名的,这个企业家鲁冠求,原来就是农村里一个打铁出身的这样一个农民,现在发展成这么大的规模,200多亿的产值规模,这个民营企业现在搞的很好,但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啊,在技术啊在管理啊在经验啊在知识方面仍然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有很多差距。可以说现在中国民营企业都处在一个艰苦奋斗勤奋学习,这么一个追赶的历史状态,没有别的出路,中国要有一批勤劳奉献敬业的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比如广东的至高空调也是一个民营企业,这些年看着它们一点点的发展起来,他们这代人都是特别卖力特别辛苦的。但是企业家队伍是良莠不齐的,总是有好的有坏的,我们从大的前景来看呢,中国一些大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慢慢成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现在中国有一些民营企业家的知识啊素质啊特别是观点存在着问题,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存在着他们自身的修养和社会对他们影响的问题。中国社会还要形成一个影响,一个环境的一种作用,对这些企业家进行监督,来影响他们,否则的话,仅凭一些企业家自身的冲力去发展的话,他们也可能走歪路。比如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的一些传统伦理道德啊,儒家道德啊一窍不通,从小就是失根的一代,从小文化大革命长大的,缺少各种知识训练素养,既没有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又没有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儒家教养,只知道谋利只知道挣钱,缺少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企业家是大量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家都需要受教育。这不光是企业家个人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只有社会有一个氛围有一个监督影响压力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家才能会变的更好,才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有文章说: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即成熟的经济,中国的工业组织和生产组织形式肯定变化的程度要大一些。这种迅速变化的事实反映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资源要素配置的程度与效率。企业平均寿命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资源要素配置灵活。但过多的形式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组织度的欠缺和整合度的不足。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政府企业鼓励回收电器环保
河北煤气中毒女童工被活活闷死
微软中文网站实行自动审查
山西煤矿主显阔购20辆悍马 15岁都有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