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乾坤在我手——王宗瑞雕刻戏偶诉说如戏人生

谢银峰
font print 人气: 43
【字号】    
   标签: tags:

老一辈的台湾人都知道,早期农业社会,凡神明圣诞、祈神还愿,或民间的生子弥月、周岁、两姓合婚、生辰寿诞、异姓结拜时,都能看到布袋戏班子的演出。当铜锣敲起,男女老幼聚集,搬椅拿凳,就等着即将上演的好戏。演师们生动的口白,操弄着角色鲜明的戏偶,或是英雄人物的忠孝节义、绿林好汉的行侠仗义、或清官惩奸扬善的剧情、或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一出出脍炙人口的故事,丰富了农忙之余人们的身心,中国传统的忠孝仁义精神也透过戏剧呈现,在人们心中扎根,早期虽然教育还不甚发达,社会却有一片纯朴、善良的风气。



随着时代演变,曾是台湾地方戏曲重要的文化之一布袋戏正逐渐走向没落。然而它细致的雕刻、精妙的彩楼、优美的戏曲等等,依然被有心人欣赏、珍惜着。半路出家的王宗瑞就是其中的一位。

怎么是个小伙子?

今年七月下旬,王宗瑞在台中市文化局举办“偶发奇想”布袋戏偶创作展,展示了一百六十尊包含“生、旦、净、丑、杂”的布袋戏偶,包括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公、刘备、张飞、北宋著名的一门忠烈杨家将,另外还有钟馗嫁妹、《西游记》唐僧师徒、六○年代兴起的金光戏主角等等,甚至连政治人物也是他的雕刻对象;除了古代角色,王宗瑞的布袋戏偶也跨到了现代。






展览期间,许多市民前来观赏,走入展览室,过去那段热闹的记忆又重现会场。有的民众称赞这种展览很好,应该多举办。还有位民众发现王宗瑞看起来蛮年轻时,大吃一惊,他以为有这般热诚的是上了年纪的阿伯呢!


偶然擦出火花 一发不可收拾

被问到怎么会对布袋戏偶产生兴趣,是家传吗?或从小就是戏迷?以上答案皆非!说起这段缘分,要谈到五、六年前有次在台中“妈祖文化节”,王宗瑞因为好奇,凑过去听“廖文和布袋戏团”的演师讲解戏偶、介绍布袋戏的典故与由来,清脆的口白加上演师俐落的手上功夫,他不由得开始着迷这项传统文化。及至看到“小西园掌中剧团”的演出,他体会到传统布袋戏码采用的口白、操控戏偶的动静姿态、剧本内容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感,更加吸引他进一步接触这项传统艺术。不久他突发奇想,拾起一块木头,磨了小刀,尝试着刻看看,就这样一头栽进戏偶的天地。

制作小小的布袋戏偶是一门学问,要刻出水准,除非拜师学艺,如清代泉州著名的花园派、涂门派均是一脉相传的技艺、手法,其戏偶造型逼真、性格鲜明。王宗瑞没有j;3拜师,六年走来,一路格外辛苦。

万事不怕起头难

最初,王宗瑞用在校学过的果雕概念来雕刻戏偶的头部;上图书馆借布袋戏相关的书籍;也从电视节目上观察师傅雕刻佛像的技巧。一开始技巧不纯熟,造成手经常被刀子划伤,有一次还挂急诊,缝了五、六针。他也不知道何处可购买戏偶服装,便拆了母亲的旧旗袍自行缝制;戏偶的手脚也是自己做,后来才听说,市面上就能买到现成的。

万事不怕起头难,王宗瑞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专心的投入戏偶的雕刻,两年半中刻了约五十个偶头,不懈的努力让他从“门外汉”逐渐步入了可以自行创作的阶段。

三年前开始,王宗瑞陆续认识知名的布袋戏偶店与剧团,如“河洛坊”、“彰艺园”、“忆古坊”等,他们制作、贩售布袋戏偶与其他配件,王宗瑞因此结识了一些同好、前辈,得到更多宝贵的经验。

如有位陈老师拿出旧的偶头,让王宗瑞一窥里面的奥秘;他自己也陆续从书本、展览、电视节目中吸收前人创作的经验,模仿好的造型,揣摩其创作程序、颜色、技巧的呈现,就连逛街时,看到人家卖布袋戏偶,也不放过请教的机会。

在掌中把玩的布袋戏偶其一顾一盼,都有精密的技巧藏在其中,如此一点一滴的,王宗瑞得知许多珍贵诀窍,如做出眼睛会活动的关公就是他感到很有成就感的作品。现在的王宗瑞早已不是门外汉,说到布袋戏的由来、梨园子弟等典故、已过世的民族艺师李天禄的“外江戏”风格、、、等,不仅侃侃而谈,还到布袋戏偶店里向客人解说呢。

现在的王宗瑞充满创作的灵感与强烈的创作欲望,五、六个小时内就能把心中的想法完成。但他说自己仍是“刚入门”,掌握戏偶的韵味上还不是很专精,有许多要学习的,因为戏偶的创作技巧是无止境的。

沉浸传统艺术乐悠游

时代变迁下,现在要欣赏到传统的布袋戏班子演出并不容易,多半在文化节、偶戏节等特殊场合才能见到他们的踪影。随着对布袋戏文化的投入与了解,王宗瑞也感叹传统文化戏曲的凋零与保存的不易。

例如现在风行的,一般在电视上演出的改良布袋戏,多半着重声光、特效,在内容、配音、演法上,失去不少传统的味道。而传统的演法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回顾五、六年来雕刻戏偶的日子,对王宗瑞来说,可真是一段不易的“修练”过程。

几年前他曾在工厂负责喷漆工作,要求动作快,论件计酬,使性格变得急躁,他举例说明,开始雕刻戏偶时,急躁的个性使他不断被刀子划伤,慢慢的,他才能让自己放慢步伐,好整以暇的融入雕刻创作。

现在,他练就了“胆大心细”的功夫──果决的下刀、细心的雕琢。体会到“呷紧弄破碗”的道理,王宗瑞不再急于求成,他说,耐着性子一笔一笔的刻,自然就能完成佳作。

时下的价值观多半认为趁年轻,在社会上认真打拼,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然而王宗瑞却抱持着另一种想法。以前在工厂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加班常超过十二点。现在他体悟到这些钱财到头来也带不走,不如安定的工作、生活就好。从紧凑压缩的步伐走向从容不迫,王宗瑞下一步还想提笔画花鸟画,继续投入传统艺术的领域中寻觅另一份惊喜。

*  *  *  *  *

戏偶制作收藏花絮


谈到雕刻戏偶,是否有什么禁忌?业余创作者王宗瑞分享一些他的经验:以前他不敢刻钟馗嫁妹的题材,因为钟馗是阴间的人物(人称“鬼王”或“阴间判官”)。后来,一位彰化的陈老师告诉他,只要不拿香、不拜戏偶,就没有问题。他解释,一般业界都不让戏偶碰到烟,因此专门雕刻布袋戏偶的人是不抽烟的。另外,一般有人形的物体,最好都不要去拜。


另外,王宗瑞在雕刻时,喜欢选用好的木头(一般选樟木),因为有香味,且可以存放较久。他也提到,现在台湾坊间除了自制,有许多从大陆进口,品质参差不齐,有些偶头使用的木头并不好,仔细一看,甚至已经濒临腐烂,这样的偶头不但保存时间不长,摆在家里也可能会发生细菌感染,因此购买时需留意偶头的钻洞是否干净。

*  *  *  *  *

布袋戏哪里看?


线上观赏
“细说掌中戏”──新唐人电视台“艺海漫游”节目,访问台湾彰化“彰艺园掌中布袋戏团”,可欣赏到陈烽烟老艺师搬演书生、富家、千金老人、丑角维妙维肖的精彩演技。
http://www.ntdtv.com/xtr/big5/aReadArticle.jsp?id=27068

一“网”打尽
“布袋戏网路戏剧节”──台湾文建会于2004年推出的网站。集结多家著名掌中戏剧团的压箱宝,包括戏偶、彩楼与布景、乐器、掌上与嘴上技艺、艺师介绍与老照片等。一同来回味布袋戏在台湾走过的岁月吧。
http://www.cyberstage.com.tw/puppet/page2.html

“掌中乾坤-布袋戏数位博物馆”──为台湾“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其中一项计划。以图文、影音的方式呈现这项艺术的历史源流、艺术之美。技巧解说的资料颇为详细,还有已故的李天禄老艺师的“薛仁贵征东”剧本。另外也提供布袋戏偶DIY、戏偶电子贺卡、游戏、其他网站连结等内容喔。
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collection/palm_drama/in.html

戏偶专卖店
“河洛坊古典布袋戏偶推广中心”──除贩卖布袋戏偶外,亦提供布袋戏近期表演资讯。
http://www.uppacific.com.tw/Default.asp
地址:台北市天母东路8巷82号(电话:02-28731167)

“彰艺坊”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号诚品敦南店B1(电话:02-27711880)

“忆古坊古典布袋戏偶推广中心”
地址:高雄市左营区莲潭路5号之1(电话:07-5872871)
台中市西屯区宝庆街50巷28号(电话:04-27026237)

演出讯息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之下的“传艺平台”有搜集近期展演资讯
http://www.ncfta.gov.tw/site/310/default.aspx

“文建会网路剧院”──之下的“团队大观园”项目中点选“传统戏曲”,可依剧团名字的首字笔划顺序浏览,或用“查询团名”,可看已登录剧团的相关资料、近期活动。
http://www.cyberstage.com.tw/troupe/index.jsp

除了从以上管道取得布袋戏演出资讯,也可参考各县市文化局的艺文消息。@(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