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解共生 台日双方为牡丹社事件泯恩仇

人气: 1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八日电)在台日双方有心人的策画牵线之下,透过“和解共生”、“一笑泯恩仇”,希望让发生于一百三十一年前的“牡丹社事件”残留给台日双方漫长岁月的哀怨悲怆走入历史。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瓦历斯贝林认为,台日双方应彼此交换对历史的诠释,和解共生才能运酝酿出来。

今天专程北上出席“牡丹社事件─和解共生”记者会的屏东县牡丹乡长林杰西表示,去年召开的牡丹社事件一百三十年历史与回顾国际学术研讨会,日籍东亚史研究专家又吉盛清出席座谈,并对台湾表示道歉。

林杰西说,对此台湾应有正式回应,因此今年特别组成访问团赴日本宫古岛参访,除了回应又吉盛清的道歉声明,也要签署和平文件。他进一步指出,牡丹社事件意义深远,凸显原住民对侵略自己国家和老百姓权益的外敌,是愿意以生命作抵抗的。

只不过,相较于台湾近代史中几件族群冲突事件,牡丹社的事迹及遗族却不被重视。

他们因此提出五大诉求,建请政府以列入国家古迹、学校教材,进行口述历史整理文献资料、调查事发路线并规划观光历史专区,以及制作历史记录影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探索并深刻纪念“牡丹社事件”。代表日方出席记者会的冲绳学者上原一明表示,打从心底期待这次和解共生之旅。他甚至认为,此举对台湾与琉球而言,堪称是建立新关系的契机。

亲身参与过牡丹社事件田野调查工作,文建会副主委吴锦发曾耗费十年光阴探勘百余年前的战事路线,足迹遍及日军登陆点及两方交战处。

吴锦发说,牡丹社事件象征了族群之间从不了解、发生误解,到彼此冲突、最终毁灭的历史教训,今日能够走向和解共生值得庆幸。

他进一步指出,牡丹社事件是小战事但影响极大,日本的国家路线、冲绳命运以至台湾历史与原住民命运,无不产生重大转折。

然而,所谓“牡丹社事件”的真相能不启人疑窦?吴锦发认为,现存确知的不乏日本观点和中国观点,唯独缺乏台湾观点、原住民观点的深入探讨。

尤其必须思考事件背后的历史意义及一连串影响,从而建立原住民的史观和主体论述,这是这一代台湾人的责任,各界必须更加努力。原民会主委瓦历斯贝林表示,身为原住民族一份子,家族也历经“雾社事件”的悲惨遭遇,看待排湾族人与琉球宫古岛漂民之间的流血冲突,他相信争端起于外人误入原住民地域境内,再加上语言、文化隔阂,才衍生难以预料的国际事件。

瓦历斯贝林认为,台日双方应彼此交换对历史的诠释,和解共生才能运酝酿出来。另外,他也转述行政院长谢长廷对新世纪和解共生的期望与策励之意。文化总会副秘书长钟佳滨表示,牡丹社事件中的误解和仇恨被历史忠实记录下来,唯有透过文化方能化解与融合,原来分别对立的人民可因此成为好朋友。

如果从文化角度观察,牡丹社事件正应当跨入和解共生的过程,作为民间团体的文化总会,更期望在牡丹社事件中扮演推手角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