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不是病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77
【字号】    
   标签: tags: ,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说,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这些恐惧包括了怕黑、怕鬼、怕一些不知名的东西。

一般来说,孩子的恐惧可以分为四类:

(1.)婴儿型的恐惧:包括怕光、陌生人,以及巨大的声响,这些恐惧多半在三、四岁左右便会自动消失。

(2.)黑暗恐惧:怕的事物当然是黑暗及黑暗中的幻想人物──魔鬼。这种害怕以学龄前后的孩子居多。

(3.)常态恐惧:例如怕蛇、怕老虎、怕鳄鱼、怕上台演讲等。

(4.)病态恐惧:所谓病态恐惧当然是指对不该害怕的东西产生害怕而言,例如害怕学校、害怕红色、害怕绳子或害怕独处等。
  
一般来说,孩子的黑暗恐惧,即使忽略不管,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克服。不过,帮助却可以使孩子早些挣脱黑暗恐惧的伽锁。

恐惧除了可能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外,根据近代心理学家的说法,也有一部分来自心理问题、模仿与学习。例如:突如其来的巨变。比方说有一天黑夜,孩子正在家中欣赏卡通片时,突然闯进了两名歹徒,把他父亲杀害了,并将家人的金饰洗劫一空,这种经验便可能致使孩子对“红”色(代表血)及黑暗产生极度恐惧。类似的个案,在我临床的病例中曾见过一位。

父母的危言恫吓。小时候的乡下,由于农忙,父母亲无暇照顾子女,往往会“造”出很多能帮他看管小孩的“黑夜保姆”──如“再哭,魔鬼就会把你抓走了”、“再不乖,小心野狼会吃掉你的舌头”、“晚上出声音的小孩,最容易被巫婆抓走”等等。在如此深具威胁意味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能不忧、不惧、不害怕吗?

幻想的产物。三至六岁是孩子的幻想阶段,六岁到九岁的小孩想像力异常丰富,这样的小孩,往往会在自己的周遭编织出与现实不符的人物,甚至因而产生恐惧。
  
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论”来看,孩子起码得在七岁以上,才慢慢懂得现实与幻想间的区别及差异,在此之前,何妨让孩子沈浸在自己编织的梦幻里呢!甚至听听孩子的幻想故事,比方说你可以问孩子:“黑暗里的那只大怪物,后来怎么啰?”“它变成了野猫之后,又做了什么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抒解孩子的恐惧,更可为你建立良好的“亲子之情”。

如果你们是个忙碌且不常见着子女的家庭,那么孩子的“黑夜恐惧”,还有另一种可能的原因──索爱。

因为唯有当他表现得害怕、恐惧不安时,成人才会给予关怀。长久的制约,孩子“只好”养成惧黑的习惯了。

不论孩子怕黑的因素是什么,父母多给孩子意味着“安全”与“爱”的关怀总是必要的。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关系攻击,是通过解除友谊、排挤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进行的威胁。父母们常常惊讶地发现,关系攻击可能会出现在三岁孩子的身上。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被朋友推开的经历可能完全令人费解,并在日托或幼儿园引发焦虑。
  • 这个故事是为了帮助一群8岁孩子,希望他们能再度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和美丽—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他们很难摆脱在网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图像。图像加上难以摆脱的深刻感受,让孩子们吓得睡不着—他们尖叫、流泪,也恐惧独处。
  • 这是忍受多年悲伤和失去后,得以成长的故事。故事历程和隐喻,对许多艰难情况和不同的年龄层来说,都有所帮助。
  • 《筑巢的鸟儿》 适合年龄:儿童。 应对状况:被迫离开家园。
  • 这是适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啸袭击后,为人们带来希望并协助加强复原能力。这篇故事也收录在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儿童心灵成长故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