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是自古就有的思想

台湾/ 叶南宏 医师
font print 人气: 39
【字号】    
   标签: tags:

在印度著名史诗 Mahabaratham中,Krishna 告诉怀孕中的妹妹Subhathra,未来他的小孩会卷入一场战争。未料,当Krishna在预言整件事情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时,却因为发生了其他的事故,以致Krishna无法完成整件故事。小孩出生后,Subhathra忘了哥哥的预言,也没提醒小孩以后如何去避免引发战端。

直到小孩长大后,正历经一场战争,这时他隐约想起好像曾经有人跟他叙述过这场战争的发生,但不管他如何努力地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如何解决,最后他在战争中被杀害了。这个故事,意味着那孩子在母亲的子宫内能倾听外面周围环境的事故,并且在潜意识中保留它,直到出生后,在遇到真实事件时,即会有种似曾相识的记忆回想起来。

基督徒的圣经中也记载一段:耶稣基督的母亲“玛丽亚”某日去拜访与问候圣徒约翰的母亲“伊莉莎白”,这时伊莉莎白正怀着圣徒约翰。怀孕中的伊莉莎白了解玛丽亚是耶稣的母亲,因此狂喜玛丽亚亲临拜访他,伊莉莎白说:“当您问候的声音到达了我的耳朵,婴孩在我的子宫里也飞跃欢喜。”

30年后,圣徒约翰依据胎儿时的经验,评断并认可耶稣,即使耶稣当时还只是一个没有公众意义的普通人。

中国应算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经过数千年历代学者、中医学家的研究以及推行,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胎教思想体系。《辞海》中对“胎教”的解释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的言行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叫胎教”。

中国古代的胎教概念较为全面性的,从孕妇饮食起居、精神、环境诸多方面都有涉及。例如“调情志”,就是强调母亲在怀孕期间要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的精神生活,遇到喜、怒、哀、乐均应有所节制,宜心情舒畅的对待一切事物。相传孟子之母也曾经说过:“吾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中国医学,更明确指出胎气是借母气而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逆则致子疾;对孕妇饮食则提出“节饮食”──不过饱、不过饥、不暴饮暴食;以平和为宜,并且特别指出宜戒生冷、油腻;对孕妇的生活起居则提出了“劳逸结合”,环境不可过冷过热,防孕妇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认为母受邪气将影响到胎儿。

在中国的医学文献《医心方‧求子》中,对于胎教之道记载极为详尽:“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淫欲,勿咒诅,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阪(不要下斜坡),勿急行,勿服饵(不要任意服用草药补品),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贤良,所谓胎教是也。”书中还甚至建议:“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

西汉政治家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系统的论证胎教问题的学者,他在自己撰写的《新书》中,特别着有“胎教”一章。他提出胎教的目的在于“正礼”,也就是孕妇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与规范。另一位学者刘向所写的《列女传》中,涉及胎教方面的议题则更为广泛,他认为胎儿能够感知母体内、外的刺激,提出孕妇身心健康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胎教的目的在于“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撰有“教子篇”,他认为家庭教育越早开始越好。早到何时?他主张最好从胎儿开始,要求孕妇安居娴静、谨守礼法,使胎儿受到良好的影响。 唐朝贞观五年,唐太宗颁布了一项君令,规定“文武官妻娩月,并不宿直”。用句现代的话说,即为在妻子分娩后的一个月里,文武官员晚上可以不用值班,足以见得当时对于后代的教养相当的重视。到了明清时代,胎教理论更加完善。

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总结了古代的胎教理论,提出选择适当的地点、有计划的对孕妇进行胎教的训练,主张建立“胎教院”以提高人口素质。 由以上的记载可见,无论是国内或国外,不同的时代文明都已经有了胎教的观念。尤其在中国文明中,许多的学者强调孕妇要注意衣、食、住、行等外在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实施胎教的具体内容及方法。有趣的是,有些观点和现代胎教理论也是十分吻合。

摘自:台湾大树林出版社《胎教黄金书》@(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母亲的子宫,是宝宝感官的游乐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儿在子宫内就开始学习。你会惊讶地发现,当宝宝还在你肚子里时,他们就开始展现出对食物和音乐偏好了。
  •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赛德兹说:“把一个低智儿童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 “胎教”一词并非现在才有的流行玩意儿,早在中国古代的医书和礼仪文献中,即有关于胎教知识的记载…
  • 胎儿深居子宫内,并不是闭目塞听的浑沌一团,他的神经系统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出生前已经趋于完善,因而能够对母体内外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据观察,孕妇与人吵架,胎儿也会“激愤”起来,在娘肚里“拳打脚踢”,其实这是胎动的增加。母亲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强烈的汽车喇叭声使胎儿感到不舒服,而引起剧烈的胎动,所以“抗议”。
  • 想开始实行胎教计划了吗?有些原则,准父母不妨参考一下吧!
  • 在当今社会,常见孕妇有孤独的感觉。尤其是妇女没有工作,加上怀孕期间身体上的诸多不适,导致生活的范围显得局限、无聊,除了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看漫画、种花……等,就不知道可以从事哪些活动了,生活变得无趣,久而久之人也变得呆板僵化。
  • 多年以前在美国,一对美、日联姻的夫妇的4名女儿智商都很高,达到160以上,他们将这样的结果归功于胎教。他们总结了自己的胎教方法,并且编辑成书,推广他们的胎教方法与心得,这就是著名的“史生狄克式胎内教育法”。
  • 阅读,不仅可以增广见闻,也能修身养性、激励自己,更有助于健康。一本好书,能帮助你调节情感、解除烦恼、淡化忧郁心情。因此,文学和音乐一样,是一种充满感性色彩的艺术,很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共鸣,而产生思维的影响。
  • 从临床中的个案也可以发现,胎儿出生后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也深受胎教的影响。例如,如果宝宝从一出生就经常表现出没有胃口、不喜欢吃东西、常常吐奶、消化吸收不良,甚至稍大一点开始进食副食品时,即表现出明显的偏食现象,观察其母亲在怀孕时的饮食状况也是胃口不佳、偏食,或是吃饭的过程紧张匆忙、常被外界干扰打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