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发文批评中国智库

标签: ,

【大纪元12月16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报导)北京召开了中国的“首届智库论坛”,并评出“中国十大著名智库”。不过,有北京的报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的智库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公众在官方决策过程中没有话语权。

海外的博讯网日前转载了在北京出版的《百姓》杂志最新一期的文章,题为《智库不是裤》。文章说,在现代国家框架里,相对于官僚体制的内脑,也就是官方研究机构,民间的研究智库是支撑国家发展必不可缺的外脑。一旦智库沦为官方内脑的“跟班”或“报幕员”,满足于歌功颂德,空喊口号,就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在中国,所谓智库很少能发出与官方不同的声音。

谈到中国的智库,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中文政论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评论说—-

胡平:“把中国一些机构称作‘智库’这个名字根本就是错了,实际上它根本不是智库,就像中国共产党根本不是正常意义上的党。它自称是什么执政党,连在野党都没有,你执政党从何谈起?根本就只是进行专制的一个集团而已,跟我们谈到的党根本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同样,我们谈到的智库都是在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机构对现行的社会、政府政策提出各种考虑、各种方案的这么一种机构。那么中国根本就没有这种独立的研究机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智库。”

北京的《百姓》杂志的文章说,新闻背后的网友留言中,有人质问:中国有十大智库,为何还有三座大山?还有人建议这些智库派人去体验几件事:去医院看一次病,去大学交点学费,去大城市买一套房,去农村生活一个月,去煤矿下井干一个星期……文章说,网友的置疑说明,中国民意的反映管道太有限,政府官员不会“放下身段”,智库也没有“沉入民间”。

文章认为,中国有一个巨大的智库,并没有很好的开发,这个智库就是13亿中国人的集体智慧。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只有让公众充分参与,允许公开讨论、批评和监督,这样公众对官方政策的理解才能更透彻,政策的制定才会完善,政策的执行才会顺畅。

文章呼吁,大力扶持非官方的民间智库的发展,充分利用民间智库的独立性优势,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避免官办智库的思维僵化,使公共决策更趋完美。

谈到制约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因素,美国麻塞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表示—-

邓小刚:“在中国,权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权力才有资金;有了资金才有专案,所以这是紧密相连的。从独立性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学者、这些智囊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他们敢不敢做出与现行政策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觉得好像还没有。”

“首届中国智库”论坛评出的中国十大智库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其中,社科院、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是中国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其负责人由国务院任命,而军事科学院则是中国军方的最高学府。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前中共政协委员世界人权日现身说法
九江强行征地拆房  犹如当年鬼子扫荡
武宜三:冯志远事迹揭示灭绝人性的年代和国度
梁治:反腐反出二十三万  值得骄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