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龙潭.三坑老街.大平红桥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865
标签:

桃园龙潭三坑子,位于大汉溪的河阶地,凭恃着大汉溪的舟楫之利,成为大溪与内陆的聚落(如龙潭、杨梅、关西、新埔)之间的水陆转运站,市况繁荣,三坑老街因此有“龙潭第一街”的美誉。这已是清朝时代的陈年往事。日据时代,由于大汉溪逐渐淤浅,陆路运输兴起,公路、铁路渐渐取代水运,三坑子的水运功能亦趋于落没。

三坑子聚落


大正六年(1917年),日本人修筑桃园大圳,圳水引自大汉溪,造成大汉溪水位骤降,三坑子因此丧失码头转运的功能,市况趋于萧条。大圳修筑期间,带来大批日籍工程人员,老街一度恢复繁忙热闹的景象。如今的三坑老街上,还可看见褪色的旧招牌上,写着日文的“樱花啤酒”(サクラビール)字样。桃园大圳的水道及暗渠工程完工后,工程人员离开后,三坑老街的繁华也跟着离去。

从此,三坑子成为一个寂寥的小村落,仿佛是被岁月冻结的睡美人,百年前的老街模样遗留至今。近年来,三坑老街渐渐受到怀旧游客的青睐,假日时候,常可看见远道而来的游客来到三坑老街游览。

三坑老街


从龙潭往石门水库的台三乙公路(中正路三坑段)约5.5公里附近,左转永福路,通往三坑老街。左转后的路右侧就有一间“集福祠”土地公庙。庙旁有一立碑于昭和四年(1939年)“为民厚生”古石碑,为造路纪念碑,石碑字迹已模糊。我眼前这条永福路,应是昔日的古道。继续前行约350公尺,就抵达了三坑老街的入口。

左转后,路右侧为“集福祠”及古碑。


老街的入口有三坑子地名的简介资料。“坑”在客家话中是指小溪涧或水渠,昔日因为有“蔗蔀坑”、“火劫尾坑”、“鸭母坑”、三条水渠流经本地,所以地名称为“三坑子”。

老街入口旁的水渠旁还有昔日妇友洗衣处的遗迹,水渠畔有数块洗衣石板,一旁还有一座汲水器。水渠旁的红砖墙上镶着一块白色大理石,刻着“黑白洗”醒世格言,内容为:“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尽人间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为三康。”由“黑白洗”走进老街,拐个弯,就远远望见街底的永福宫了。原来,三坑老街只是短短一两百公尺而已。

“黑白洗”醒世格言。


老街两侧新旧房屋并列,一侧的房子几乎都已翻建为水泥楼房,另一侧则是一排约七、八户的红砖平房,亭仔脚彼此相连,仍保存着昔日老街的旧式店面格局,很有古味。然而一条街,两种风情,一新一旧,对比明显,不禁令人暗暗猜想,这一排旧式房子还能维持多久,日后若也改建翻新,则三坑子的老街风貌就荡然无存了。

永福宫


永福宫位于老街底,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三坑子最早的庙宇,也是三坑子居民的信仰中心。庙宇外观古朴典雅,三川脊雕饰精巧,二条飞龙各在庙脊左右飞腾,垂脊末端的牌头则有福禄寿三仙及骑马的武官造型人物。

永福宫三川殿的门面仍是古朴的木造格式,斑驳的油漆,透露出年代的久远,朴拙动人。永福宫经过三次迁移,大正十三年(1924年)才迁移至此,殿内的龙柱上还可看见“大正十三年”的落款题字。庙内最初是祀奉客家人所信仰的主要神祉-三山国王,后来改以神格位阶较高的三官大帝(尧、舜、禹)为祀奉主神,而以三山国王为配祀的神。庙里亦配祀闽南人所信仰的开漳圣王。

永福宫里有老人在泡茶聊天,庙前的广场则有儿童在玩耍。这里既是三坑子聚落的信仰中心,也是居民休憩的主要场所。

“青钱第”古厝


永福宫的右侧,可通往附近“青钱第”古厝(70公尺)及“开庄伯公庙”(230公尺),距离都不远。“青钱第”为传统三合院古厝,背倚蓊郁的小丘,座落于一片田园中,显得相当幽雅。三合院右厢为双护龙,左为单护龙,古厝的风貌相当完整。

正厅的门额,以红底金字写着“青钱第”,左右门联写着:“青出群英人称瑞凤,钱名万选世仰云龙。”辞句意境平平,而左右对联之上的墙壁各镶嵌一立姿的蝙蝠雕饰,造形特殊而引人注意。蝙蝠,取其“蝠”与“福”的吉祥谐音。“青钱第”为张姓人家,因祖先经商致富,曾自行发行“青钱”赈灾,民众凭青钱可至银庄去兑换银两,所以受到皇帝旌表,被称为“青钱第”。

“青钱第”约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历史超过百年,政府曾有意将其列为三级古迹,但因屋主反对而作罢。下次来三坑子能否还能看见“青钱第”,“青钱第”能否维持古朴的模样,还是个未知数,其中还有变数存在。

接着,我循着乡间小路转往“开庄伯公庙”。“伯公庙”就是土地公庙,因客家人称土地公为“伯公”,所以称为“伯公庙”。“开庄伯公庙”是三坑最早的土地公庙,如今已经盖了新庙,旧的伯公庙还存在,就位于新庙的后方,约只有一坪大小,以红砖砌成,相当的古朴。伯公庙旁有一棵老树,树旁有一条小径,可通往小丘后方的“石门大圳”。从伯公庙往上爬,约一分钟,就可看见石门大圳的圳沟。

“石门大圳”与“三坑铁马道”


石门大圳与石门水库同时动工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民国四十五年(1956年),石门水库完工于民国五十三年(1964年),为当时东南亚最大的水利工程。石门大圳则于民国五十二年(1963年)开始通水,可灌溉农地二万余公顷,对于桃园台地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我从网路资料得知,沿着石门大圳的水渠道,今年刚兴建完一条“三坑铁马道”,成为当地新兴的景点。虽然曾在网路上浏览过“三坑铁马道”的照片,到了现场仍然感到惊奇。做为一条自行车道,“三坑铁马道”拥有相当好的条件,若与台北坪林乡金瓜寮溪的自行车道与“三坑铁马道”相比较,后者的条件优越许多。

“三坑铁马道”相当宽敞,像是供汽车行驶的马路,而车道相当平缓,我在铁马道上漫步一公里,如履平地,而沿者石门大圳而走,两侧林荫怡然,依植物生态特性,又辟有“蝴蝶花廊”及“赏桐花径”景观区,使这条自行专用车道即可骑车悠游,同时也适合散步或健行。“三坑铁马道”沿着大圳而行,路程颇长,我只走一小段而已,然后从另一边的栈道小径绕回三坑老街。

大平红桥


离开三坑老街,我前往附近的大平村探访“大平红桥”古迹。大平距离三坑子约一公里。沿着中正路三坑段(台三乙) 往石门水库的方向,约在公路七公里指标处,过“石门二号桥”,左转石门路。路口有“红桥”的标志,但标志不明显。转入石门路后,再左转入石门路55巷,循着“红桥”的指标,约两、三分钟,就抵达大平红桥所在的河岸旁。河畔有小型停车场及亲水公园。

大平红桥是当地著名的古迹,曾入选文建会票选台湾百大历史建物的第六十五名。大平红桥,建于日据时代大正十二年(1923年),桥头有一棵老树,老树附近的山壁前竖立着一座建桥纪念碑,由三块花岗石所组合,两旁为细长石柱,中间为方形石面,碑文已漫灭,字迹则已难以辨识。

大平红桥桥头及老树。


大平红桥,以红砖打造,所以被称为“红桥”,长十余公尺,跨越打铁坑溪,总共有五个桥拱。这座桥曾是大平村对外的主要连络道,是早期大平村居民挑货去三坑贩售必经之路。

红桥两岸,应连系昔日的古道,如今的桥头两岸,一边接往私人的土地,一边则还有一小段古道遗迹,为鹅卵石铺成的石阶路。我好奇往上走探寻通往何处。往上走几公尺路,就发现右侧有一老树,树旁有一古墓,墓碑字迹无法辨识,墓碑开头有个“敕”字,墓主是官宦人家,这应是一座清代的古墓。继续往上走,来到一处停车场,又有小路往上走,接着变为水泥小巷,穿越水泥楼房,出口接台三乙公路。巷口民宅的门牌为“中正路三坑段727号”。古道至此消逝,变为公路。台三乙公路,或许就是昔日的大平往三坑的旧路改建的。

大平聚落


我沿着台三乙公路再走回大平村,进入大平聚落的巷弄闲荡。大平聚落虽然不如三坑老街出名,但也很有特色,曲折的巷道内,新旧房屋杂陈,红砖古厝随处可见,充满旧岁月的气氛。有的小巷,既狭窄又弯曲,无法通行汽车,这种巷道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一,据说是早期为了防御盗匪而故意这么设计道路,利于居民防御盗匪长驱直入聚落劫掠。

小巷中,有的旧屋已颓坏,有的正在改建,这样的聚落老街风貌,随着时间,旧屋、新屋的比例将不断消长,总有一天旧屋终会完全消逝。

大平聚落给我的印象,那种窝心的感觉并不输给三坑老街,走在巷弄之间,忆起童年时居住的台北市延吉街车层里一带,当时整条街上大部分的房子都是这种红砖平房,住家附近的圳沟、稻田,与大平聚落的景象亦有几分神似。当时,国父纪念馆正开始在兴建中,而光复南路的中华电视台附近还是一片田野景象。

旅游日期:2005.12.03 (写于2005.12.12)

行旅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利率攸关美元走势  专家称美元今年涨幅有限
台北城古迹巡礼(五)其一:台大医院旧馆.医学院旧馆
土城.青云路.大尖山
难民和非法移民自动离英 奖励3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