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L建筑事务所设计作品——

【哥本哈根设计现场】水湾畔的黑钻石

——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新馆——

人气 35

你记不记得,总是常常听到有什么地方、或是地标建筑,被称为“最闪亮的珍珠”或是“皇冠上的宝石”等等。没有想到,哥本哈根也有这么一座被人昵称为“黑钻石”的建筑呢!然而印象中,丹麦这样讲究简约严谨的新教社会,好像很少跟华丽的钻石联想在一起。

从亚热带海岛,想像斯堪地纳维亚的哥本哈根,中间隔着的不只是重重的海洋与欧洲大陆,还有种心理距离的遥远。在媒体上所看到的北欧建筑风格,实际上亲身体验起来,到底有什么差别?来到哥本哈根,我开始寻找答案;被称为“黑钻石”(The Black Diamond)的皇家图书馆新增建,就是我所邂逅的第一座重要的丹麦当代公共建筑。

第一眼看到这“应该”闪亮的建筑,照理说会让人很惊艳,毕竟它的外号,“应该”让它像钻石切面一样闪耀不已。可是这座于1999年九月落成的水岸新地标,其实在白日看来,朴实无华。

不过就像北欧的其他许多事物一般,“黑钻石”不只是拿来观赏用的。一直要到走进其中,巡梭在各个楼层,体验了空间的各种层次后,我才开始慢慢享受它的规划方式。

在城市从春末的沁凉变得暖和的第一个周末,哥本哈根的夜深了,我迎着空气中的微风走过桥边的水岸,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图书馆新增建映在河中流动的倒影,衬着一轮明月,这才豁然明白,原来这颗黑钻石,是要在黑夜中,才会闪现光采,透出温暖光晕来。

那样暧暧内含光的特质,此后在我前去寻访丹麦当代建筑的过程中,不断重复这样的主题。北国的设计者在设计思维上,似乎并不是一开始便着重在慑人的尺度或者营造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使用者臣服于他们的设计之下;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毋宁是使用者的舒适与心理感受,我在哥本哈根的许多地方,便都感受到这样对于使用者的尊重与友善。

很多人以为北欧风格就是在外观上使用很多自然材质、造型十分简洁富有设计感、给人十分温暖的感受、讲究环保等等……不过,那些都已经是设计所营造出的“后果”。在这些丹麦当代建筑上,我所感受到的是设计者为人们在空间中的处境所考虑的实用与舒适,那是设计真正的“前因”,包括眼前这座图书馆。

任何人进到里头,都会感觉到它的轻盈与容易亲近。虽然是座深富传统的知识文化典藏机构,但是新增建没有沉重的历史、富丽的古典风格。来到敞亮明净的挑高大厅,停留一下,环顾四周,欣赏它开阔、迎向水岸的空间感吧!

新旧皇家图书馆之间的玻璃天桥是使用者的休息空间

我在长长的电扶梯尽头,悄悄观察图书馆的使用者,特别注意到楼层之间的夹层,大约是走道或是楼梯间转角部分有个小空间,非常安静而私密,那里有些疲倦的学生,正在静静休息着,从书海中暂时抽身出来。

我看到其中有个水泥盒子里,正盘腿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双手叠合,开始打坐起来。那幅光景,像是凝止的静物,也令我想起Edward Hopper笔下那些安静的身影,寂寞,孤立,寻找自己心灵深处的位置。那样的寂然,不也是我们在追求知识、爱情、尊严、涅盘、成就……追求任何能让我们心灵满足的事物中,所经历的过程与姿态吗?

过了好一会儿,打坐的女孩似乎再度找到了平衡,张开眼,抖擞精神,然后起身拾起厚厚的书本,消失在宽广的阅览室尽头,继续她浩瀚未知的知识之旅。

新旧皇家图书馆之间以玻璃天桥相接

倚着栏杆,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我想像着这样一座图书馆,能给哥本哈根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富足。身旁两部横越中庭天井的电梯不断将人潮送往迎来,大片玻璃窗外的水道,船过无痕;而图书馆的使用者,在知识的殿堂里细细爬梳,寻找心灵的安身立命之处……

不管建筑本身有多么美丽而惊人,每次在脑海里忆起这座图书馆新增建,真正浮现眼前的,却是设计者也许在无意之间做出的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却提供人们心灵寄托的一方空间。

BOX:
图书馆网址:www.kb.dk 开放时间:建筑主体于周一至周六于8:00开始开放;周日休馆 参观费用:图书馆以及地下室展厅均为免费 地址:Soren Kierkegaards Plaos 1 交通:搭乘Metro捷运于Kgs. Nytorv站下车,再往水岸方向步行约五分钟;公车66

——转载自 田园城市文化《哥本哈根设计现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图书馆接受乞丐 但不允许身上有臭味
五星级私人图书馆 有看头
小小说:女大学生芸燕(上)
肯尼迪图书馆首度公开展出历史文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