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交趾陶艺师 重现六十年前剪粘工法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三十日电)嘉义县交趾陶艺师林再兴、陈忠正、谢锦旭三代师徒,为了修复三级古迹新港奉天宫,师徒三人以剪粘方式,联手重塑奉天宫拜殿上的“财、子、寿”三仙,重现六十年前的传统庙宇艺术。

位于嘉义县新港乡的奉天宫,是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由当地居民合建,主祀俗称“船仔妈”的湄洲妈祖;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笨港溪泛滥,天后宫也被洪水冲毁,经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捐俸及地方人士捐资重建,于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落成,改名奉天宫。

清乾隆年间,诸罗山(嘉义古名)山洪暴发,从山上漂流而下的一棵樟木,被雕刻成大妈、二妈及三妈神像,供奉在奉天宫内。由于当时溪水阻隔,北港信众朝拜相当不便,经王得禄协议后,将大妈留在奉天宫,二妈分祀北港朝天宫,三妈后来移祀新港六兴宫。

奉天宫是一座三开间四进带的建筑,受到九二一地震及一0二二地震影响而重修,其中拜殿上的“财、子、寿”三仙,委由交趾陶民俗艺师林再兴、陈忠正、谢锦旭三代师徒,联手以剪粘方式重塑。

现年七十七岁的林再兴,是土生土长的新港人,十九岁那年,因对交趾陶艺有浓厚兴趣,因而拜姑丈石连池为师,学习剪粘及交趾陶等技艺,并自1950年起奔波于全台各庙宇,为各庙宇整建翻修,迄今修遍全台两百余座庙宇。

由于热中古迹修护,并致力于培育交趾陶艺术人才,林再兴于1998年获教育部遴选为第二届“重要民俗艺师”,近年来更不断应邀到大专院校授课,将交趾陶的技艺与精神扩及到学院中。

林再兴表示,剪粘的基本功夫,要先将形塑的人物、花、鸟依安置处,先绘成画稿,再用铁丝雕塑成线条,然后依铁线形状,灌入水泥,等到水泥干了之后,再进行剪粘,最后完成作品。

第二代艺师陈忠正表示,自1986年定型剪粘片发明之后,许多交趾陶艺师不再以“碗片”做为剪粘的材料,因此也使得这门传统技法日渐没落,近年来因文化资产保护及古迹修护意识抬头,传统剪粘艺术才再度受重视,许多古迹修护指定以“碗片”制作剪粘。

第三代艺师谢锦旭指出,这次重塑的“财、子、寿”三仙,完全讲究古法与手工,必需将碗片一层一层剪、粘上去,过程繁琐而细腻,然而成品却比现代“一体成形”的烧制技术,较有层次感及立体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