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唐山民众纪念大地震30周年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7月29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 7月28日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30年忌日﹐历经苦难的唐山民众以花篮﹑洒酒等各种方式悼念在大地震中死去的亲人﹑朋友和同胞。

这场大灾难给中国人民带来心头之痛﹐当地官方也在唐山市燕山影剧院举行纪念大会﹐但以救灾和宣传建设为主﹐和民间调子不同。

另外几个月前﹐一部由唐山人撰写、披露当时地震预警被隐瞒内幕的长篇调查报告《唐山警世录》,在今年1月甫出不久即悄悄成为禁书。该书作者张庆洲说,追寻真相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让人吸取教训,避免覆辙。

网民说,“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大灾难,却……”﹑“官方祭祀活动难以慰藉24万在天之灵。”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唐山市民游客自发向纪念墙献花,悼念30年前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Getty Images)

*民间花篮﹑洒酒祭奠

7月28日这天﹐当地民众从汇集在改建后重新开放的地震纪念馆﹐很多人带来了花圈﹐也有人在地震纪念墙悬挂花篮祭奠亲人﹐有人情不自禁仰天痛哭。

也有民众用其它方式祭奠。30年来,每到7-28的时候﹐遍布唐山市区路口就有很多纸灰﹐祭奠24万逝者。

退役军人魏凤江及其战友在每年“7.28”,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纪念。他们将三盅酒洒向大地,面向唐山三鞠躬,拜祭那些永远无法回乡的战友。魏凤江说﹐“我们这么做是觉得,地震纪念日也是我们的生日、重生之日。”

市民在地震纪念墙前悼念“7.28”唐山地震死难同胞﹐情不自禁仰天痛哭 (大纪元资料室)

更多民众也通过网络表达来对这场灾难反思。有网民说,“24万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了,如果重视生命的权利,为什么新闻联播不说说,反而说唐山30年变化,30年不应该变化一点﹖其实,30年最大的变化是社会道德的急速下滑。”

*祭祀活动官方与民间不同

除了官方举办纪念活动﹐近日大陆官方媒体均大量报导30年前唐山救灾的故事、并宣传30年的建设,据悉官方对纪念活动定调为颂扬并严防杂音。但网民称:“唐山大地震是中国文明史上的巨大灾难,值得每个炎黄子孙深刻反思。”

一位参观者在看地震的遗址﹐上面有“7.28”的标记。(Getty Images)

唐山的一位李姓诗人指出,“政府希望可以突出抗震救灾、解放军救人等﹔老百姓却希望能有一种对地震的反思,但这不被政府认可,认为是揭过去的政治伤疤,不利稳定。”

据报导,20年前落成﹑经过改造后近日重新开放的“唐山抗震纪念馆”中,9个展厅中只有1个是介绍大地震的严重损失和救灾情况,另1个说明唐山地理概况,其余7个都是展示震后建设成就。抗震纪念碑上记载的仍是灾害和救援情况。市民质问:“死的24万人谁给他们立碑?”

一对郭姓夫妇是从地震中幸存下来的老唐山﹐他们在地震的遗址前追溯往事 (Getty Images)

*天灾人祸

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里氏7.8级,是20世纪破坏最严重的地震,超过90%的城市建筑被毁。 震中位于唐山市地下8公里,唐山市周围县市也受到地震严重破坏。

虽然唐山地震后变成一片废墟,但是灾难的消息很长时间才公布,地震死亡人数一直等到1979年才公布。

政府向唐山灾区提供救灾物资,并派军队紧急奔赴灾区抢险救灾,但是拒绝接受任何国际援助。

7月28日,唐山市民游客向地震纪念墙献花,悼念30年前遇难的亲人。(Getty Images)

地震发生时正值给中国造成巨大浩劫“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际。中共领导层权利斗争激烈。 正因为此﹐本可避免巨大伤亡的灾难导致了空前的生命损失。其中内情在《唐山警世录》一书中披露。

*真相著作被禁

张庆洲的《唐山警世录》,揭开鲜为人知内幕。地震前,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等三家监测网都已准确测到大地震并及时紧急汇报,但始终得不到中共高层重视。而唐山市地震监测骨干杨友宸,更被突然劳改,并被警告不得“散布谣言、 破坏生产”。

当年创造了无一人死亡奇迹的青龙县县长冉广岐,非但没有得到表彰和提升,反而被禁口29年。

张庆洲花了两年多时间采访,写成的这篇报告。在经历多次审查、5年等待后,2004年时任国家地震局局长的宋瑞祥看到书稿并为之作序,始于今年1月,单行本在上海出版。

但不久,此书即被中宣部门下令封杀。据报导,宋瑞祥在给此书开绿灯后没几天,也宣布“退居二线”。

张庆洲说,追寻真相不是要追究责任,而是让人吸取教训,避免覆辙。但是从他的调查报告被禁﹑官方以宣传建设成就为主调纪念灾难来看﹐中共当局还没有吸取教训﹑避免覆辙的意向。

7月28日,唐山抗震纪念馆前人山人海。(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伊罗逊:我曾在唐山灵魂出体
唐山居民悼念大地震死者
难忘震撼——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忆往事
唐山悲剧再重演 上周云南地震遭瞒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