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小故事】

化腐朽为神奇——米开兰基罗的《大卫像》

作者:秋月
font print 人气: 37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卫像》是米开兰基罗青年期时的作品,不仅为他奠定了文艺复兴大师的不朽地位,也成为佛罗伦斯人的骄傲和佛罗伦斯的精神象征。

根据瓦萨利《艺术家列传》中的记载,《大卫像》在米开兰基罗动手之前,原来是一块废弃的石头。有一位雕刻家西蒙·达·腓耶索在雕制一个人像时不慎失手,将这块大理石在两腿位置中凿坏一个大洞,看来残破可怜,似乎不可能再雕出一件完整作品了。

当时的意大利首长庇耶罗·索德利尼想把它送给达文西(达芬奇),后来又想交给渴望得到的雕刻家安德列亚·康杜西。米开兰基罗知道后,想尝试这件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他为了争取这块石头,事先做了周全的准备。他到现场仔细地把石头重新衡量,计算好如何依照既有形状创作雕刻,然后向索德利尼提出计划,索德利尼最后同意将这块大理石交给米开兰基罗。

米开兰基罗首先做了一件手执投弹器的大卫像蜡模,之后又在大理石四周用台架和厚板立起屏障(米开兰基罗在作品完成之前向来不允许他人偷看),开始埋首工作。在大理石原先被凿坏的部分,米开朗基罗有意在石像边缘保留下部分凿痕,细心的观赏者到今天还可以发现这些细节。

由于米开朗基罗细密思虑的创作,使一件废弃了的东西,又奇迹般地复活过来。

当这座庞大的雕像完成后,要如何运到西格诺利广场去又引起了讨论。结果是基利阿诺·达·桑伽洛和安东尼奥两人造了一座坚实的木架,把雕像用绳索吊在上头,以减缓搬运时的摆动,慢慢送往目的地。在绳索上,米开朗基罗设计了一个滑结,当重量增加时,这个结便会自动绷紧,他还画了素描来解说这个结实和安全的负重设计。

当索德利尼看到大卫像立在广场上,心里十分高兴。可是他还是故作行家地批评大卫的鼻子太厚了;米开朗基罗注意到这位行政首长说这些外行话时,是站在雕像的正下方,从这个角度往上看是无法看清全貌的。虽然不以为然,米开兰基罗却也不想让长官难堪,便智慧地抓了一把大理石屑,爬到雕像肩部的鹰架上,作势敲动凿刀,并撒落带上去的石屑,然后向下望着这位监督的首长说:“现在再看看如何!”索德利尼答:“好多了!你真把它点活了。”

五百年来《大卫像》的精巧匀称、优雅的相貌、从容的意态和蓄势待发的气势,都令人赞赏。正如米开兰基罗自己所言,他的雕刻就是“将禁锢在石头中的生命解放出来”。米开兰基罗也借着这尊大卫像,暗示了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应像大卫一样勇敢地保护人民,以及公正地治理人民,才能真正统有整个佛罗伦斯。@#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钟繇是三国曹魏时的大臣,更是我国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 乔托(Giotto)是14世纪期佛罗伦斯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最早突破中世纪偶像式的描绘,而以真实表现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手法创作的画家,对文艺复兴绘画的成熟影响深远,因而被推崇为文艺复兴之父。
  • 雷欧纳多·达·芬奇的多才多艺经常为人所乐道,他身兼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音乐家、工程师于一身,是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全才人物。不过,多才多艺也可能成为一个缺点。人生有无数的选择,而人的生命有限,要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即使天才如达芬奇者,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我们可以从达芬奇一些生平事迹来看看他怎么对待自己的才华。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离,举凡君臣、师生、亲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现空间。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12月30日起以“情为何物”为题展出26(组)件书画,呈现人世间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爱砚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砚石各具风格,件件值值细细品味。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无界之涯──从海出发探索十六世纪东西文化交流》,集结北院及法国、荷兰、日本等12家国内外馆所的珍贵典藏,呈现16世纪亚洲、欧洲、美洲经由航行所展开的交流故事。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即起推出“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让民众在近距离欣赏青铜兵器精湛工艺的同时,走入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认识古代“冷兵器”与“热血战争”交织出的权力故事,感受故宫版的“冰与火之歌”。
  • 无论古今,艺术家创作常以自然为师,像不像“几”分样,活灵活现的动物更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泉源,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11月起由郎世宁〈百骏图〉领军,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贴金鸭薰〉等6组件器物精品,邀观众品味艺术家们出神入化的“写真”技巧。
  • 现在,公众可以参观米开朗基罗的密室。1530年,米开朗琪罗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样躲藏在那里,以逃避教宗的愤怒。
  • 近年来,韩国流行文化透过影视多媒体的传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澜,连带也带动探索韩国文化与艺术的风潮。故宫南院10月6日起推出“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以朝鲜与明、清两个帝国使节往来的纪录,开启叙事脉络,通过书画、文献与器物等不同质材展件,呈现18世纪朝鲜王朝(1392—1879)的黄金时期,及其先后与明、清帝国交会的经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