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大学何为”的追问

傅国涌

标签: ,

【大纪元8月1日讯】在《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问》之后,北大教授陈平原又出了一本《大学何为》,收集在这里的论文、随笔、演讲、对话、访谈等都曾陆续发表过,但集中在一起的份量还是显得不一样,从“大学记忆”到“大学理念”再到“我的大学”,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比较清晰地阐明了他的“大学观”,既不失国际视野,又坚守本土情怀,既有历史的追溯,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大学之道的叩问、探求,又有个人的经验、感受。

大学何为?如果我们承认大学不仅仅是职业养成所,如果我们承认大学不光是留学预备学堂,如果我们承认大学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有精神追求的话,我们就得直面我们栖身的这个时代大学所面临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大学何为》告诉我们有关大学的普世常识,他所熟悉的北大、清华曾经有过的传统,以及他个人三十年来的体验。他坚信,那些不能在考核表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和命运。如同“大楼”代替不了“大师”,“学问”、“知识”也等于“精神”,后者是无形的,既不能量化,也无法检测,但它确实存在。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能光看论文、专利、奖项这些有形的东西,还要有超越于技术层面、功利的追求,校园的学术氛围,师生的精神状态都是值得关注的。概而言之,大学要真正具有想像力、创造力,这不是考核表格所能解决的。

在阐明大学理念时,陈平原没有故高深,在概念上打转,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我喜欢他的这个观点,大学是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情境中生长出来的,不能脱离“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以其他的指标、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大学。即便有一天北大被改造成广受西方学界好评、拥有若干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与中国活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进程无关,那绝对不值得庆贺。相比之下,我们应该珍视那个曾深刻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北大,当然其精神内核还是学术,诚如李大钊在北大25周年校庆时强调的:“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

熟悉老北大故事的陈平原尤其重视“大学故事”,他认为大学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有血有肉、有学问有精神的人物组成的知识共同体。所谓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代代流传的故事塑造的,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比校训、口号的影响更为深远。能传下去的故事,往往是能体现出一所大学的传统。有没有值得口耳相传的故事,也正是一所大学有没有独特魅力的表征。在根本上,好大学就是要有个性,有尊严,有精神内涵,有考核表格呈现不出来的东西,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最终确立起自己的独立地位,而不为其他的东西而折腰。

在耶鲁大学,史学家史景迁可以谢绝当副校长,一门心思搞他自己的学术,在我们这里,“学而优则仕”的意识早已深入许多人的骨髓,一个人学术上有了点成绩,“封官”、“晋级”才是最大的奖励,对于头衔、名位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学术之外的世俗光环常常遮没了学术本身。陈平原自称他欣赏胡适办《独立评论》时坚持的原则,知识份子要始终坚持说负责任的话,既不屈从权势,也不屈从流俗。

《大学何为》中多处流露出他个人对大学现状的忧虑与关切,几次提及对“教授治校”的赞同,大学到底应该以教学、学术研究为中心,还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这个问题在过去是不言而明的,但放在今天“官本位”全面压倒“学本位”的前提下,提出这样的观点本身就需要勇气,一点说真话的勇气。要重建基于“学本位”的“师道尊严”真是谈何容易,所以一本《大学何为》读下来竟然有浓郁的怀旧情绪,诚然,怀旧没有什么不好,怀旧是对好传统的肯定,是对现状的警觉、反省与追问,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对于今日深陷于繁重的专业课程之中,为四六级英语考试所困,为就业压力压弯了腰的千百万大学生、研究生而言,读读这样的书就如偶尔抬头看看星空,它不会教给你实用性的诀窍,它不会提供给你一条铺满蔷薇的捷径,但它会对你有所启发,让你重新认识大学,在午夜梦回之时重新思考紧张课业之外的一些东西,一句话,它可以给你一次自我反思、自我审视的机会。@(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李家同:冻结大学人事,冻结竞争力?
兼职沦为免费劳工 北大学子走上维权路
培养外语人才 台北区大学将提供24种语言课程
放手,就有桃花源(19)工作以外不工作(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