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洗净罪恶”的学理根据

人气 33

【大纪元9月20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李杰生编译报导)洗涤身体以净化灵魂的仪式一直是全世界宗教的核心,本月8日出刊的科学学报(Science)中有一篇研究报告指出,这种仪式确有其学理依据。而且,净化身体能帮助人们免除后续的良心不安。

这项研究主要包括三组实验,结果发现罪孳似乎真的会促使人们去清洗自己,就如同莎士比亚戏剧“马克白”里面的马克白夫人一样,在谋杀犯案后,一直幻想她的手上有血迹,即使设法洗刷却徒劳无功,所以研究员将此现象称为“马克白效应”。

芝加哥西北大学研究员凯蒂.李简奎斯特(Katie Liljenquist)指出:“淋浴和洗手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但我们现在发现这些核心的例行公事确实有心理上的冲击。”并补充说:未来的研究也有可能找出居住环境的清洁状况是会促进道德行为,或反而会纵容不道德的行为。

李简奎斯特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钟谦波(Chen-Bo Zhong)在第一组的实验中,先要求志愿受测的大学生们集中思绪于他们过去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再测试受测者的反应。结果发现,当受测者在想一件不道德的行为时,较容易把片段的英文字”W _ _ H”理解为”wash”(洗涤),而认为”S _ _ P”是在说”soap”(肥皂),且倾向选择的赠礼是杀菌抹布而非铅笔。

第二组实验中,钟谦波和李简奎斯特请受测者以第一人称叙述写一篇帮助或妨碍同事的短文。发现描写不道德事件者在其后一项非市场调查的评量中,表现出对牙膏和洗洁剂等洗涤性产品的偏好,胜过电池和糖果等非洗涤性产品。

在最后一组实验里,研究人员要求受测者首先记住一个不道德的行为,然后提供机会给部分人洗手,其他人则不给机会洗手。然后询问受测者是否愿意义务参与一项后续研究,帮助一名陷于绝望的研究生。结果发现不能洗手的学生中有74%愿意参与,而有机会洗手的受测者则只有41%愿意。李简奎斯特解释道,这显示了没有机会清洗自己的受测者感到有需要“使他们的良心得到解脱”。

研究员也提到了,洗涤仪式的心理冲击是在宗教纳入它们之前就已存在,或者是在宗教把洗涤的仪式根深蒂固的融入社会以后才存在,依然如同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一样难分难解。为了要寻求这个答案,李简奎斯特说未来的实验会探索人们笃信宗教的程度是否会影响“马克白效应”,以及个人内心深处的哪些负面情绪会触发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命运的迷雾】德与业在八字命理中的体现
陈奎德:民族主义的解毒剂
伊斯兰世界挞伐教宗之际 伊朗总统出人意表称“尊重教宗”
澳CCHR办国际人权展揭中国古拉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