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十五)

怀念赤脚医生
蔡成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4日讯】问一万个乡下人,你希望拥有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什么?九千九百九十 九个人会茫然无措看你。农村人的悠久习惯是:小病不理,中病久拖,大病犹犹豫豫去看医生,绝症和重病——对不起,等死!

时代在进步,农村也在进步。但也有些方面,农村面临的却是退步。农民的医疗保障在退步是其一。“赤脚医生”在乡村曾是很流行的词语,也是很受农民欢迎的一类人。现在,曾经在每个村落都出现过的赤脚医生不见了,都穿上鞋袜打扮得光光鲜鲜走了。

乡村当然还有医生,且有两种。一是祖传的中医,往往不是医术全面的中医, 而是只懂得其中一项两项医术的医生。比如,每个村或许有一个懂得接生的婆婆,又有一个治蛇毒的高手,还有一个治跌打损伤的郎中……这些人没有医师执照,他们也不是靠诊治病人为业。他们是农民,种田做菜之余,一旦左邻右舍遇病,他们就临时去当医生。这类人的医德天下第一,不要你先塞他红包,你不给他说几句好话也绝不给你脸色看。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治好了人家他们比病人家属还兴奋。

还有一种人,是从城镇医院退休的原籍在农村的老人。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老 屋,或是跑到附近小市镇上租个小小门店开诊所发挥余热。他们一般都带了个小徒弟, 那是他们的儿女或亲友的晚辈。这类小诊所当然医疗设备不齐,药物也不丰富。但他们收费低廉,服务态度极好,很受农民欢迎。

2003年10月,我在深圳摔伤头部,缝了10余针。医生叮嘱每天去换纱布,深圳每换一次,收费30元,小护士撕扯沾满血痾的旧纱布时痛得我龇牙咧嘴;因出差,在广州换了两次,每次收费20元, 医生还不赖,给我涂凡士林轻轻撕扯;到湖南的乡下后,去一间乡村小诊所,每次 2元。老医生陪你聊天,说话间不知不觉把纱布给换了。

可是这类乡村小诊所只能解决感冒低烧等小病症,大病重病则无能为力了。而打一针吃几片药就能解决的小病小痛等问题,乡里的人绝不会跑到城里医院去。

“城里的医院哪,去不起!”这不是牢骚话,而是叹息声。

去不起,首先是因为医疗费太高,住院费、手续费、药费……这是明里的费用,暗里的我不说你也清楚。其次是因为即便病人家属通过众人拾柴火焰高靠亲戚朋友帮忙东挪西借有了一笔医药费,他们愿意按时乖乖地缴纳各种费用,但农民一般在城里没啥社会关系网,进医院后,哪怕病人已到了“奈何桥”边再不拖一把就要呜呼哎哉了, 也仍旧难免遭到冷遇。“没病床、专家没空、缺药……”五花八门的理由应有尽有,个个好像都是事实,由不得可怜又厚道的农民伯伯不信!

此时,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老实巴交的农民想学着时髦的作法战战兢兢去塞红包,天可怜见唷,他们竟还不知道塞给谁才对劲。

各大保险公司在城里很赚几把后,已有保险推销员向农村挺进。广东的农民逐渐开始掏腰包买保险了。买了保险是否真如巧舌如簧的推销说的逢凶化吉分解危难,他们还有点疑惑。但有一点可肯定,在政府目前给予的农村医疗保障暂时还基本上处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时代,他们的心里毕竟由此而来而多了点希望,尽管这份掏钱买来的希望着实比较渺茫。

@
———节选自《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

作者简介:

蔡成,中国青年作家,现居海外,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共发表近200万字作品,长于散文、随笔创作,已出版有《左手跟右手下棋》、《花花草草与人生菩提》、《情人看招》、《生命向左转弯》等散文、随笔集。

2002年开始,蔡成怀着社会忧虑之心,从繁华的深圳出发,先后19次前往福建、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湖北、广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农村,开始“风土中国”系列丛书的创作,接触过中国农村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文字记录和照片拍摄的形式,与 120多位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开展面对面的直接采访,先后成书《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地工开物 ——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老江湖——追踪神秘的传统江湖术》、《角落—— 99个民间人物的背影》等四部著作。其中《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一书的删改版已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引起众多忧国忧民人士的关注。《广州日报》、《深圳商报》、《城市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扬州晚报》、《海南日报》、《中国新书》等报刊杂志曾进行报导和激烈讨论。与此同时,由于该书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平面直观、真实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大量问题,因此受到指责和批驳,被指为“无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飞速发展”,有对 “三农问题”扩大化之嫌,是否定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抹黑之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41岁的蔡关说:“正月初三就出门,走路出村,坐汽车到长沙,再赶火车。打工苦啊,要是家乡富裕,谁愿抛妻别子去打工?”蔡关是湖南益阳土生土长的农民。26岁南下广东韶关打工,后来赶上南方城镇狂卖非农户口,靠多年在韶关工作的叔叔帮助,蔡关用钞票使自己摇身一变为“城里人”。接着,艰苦奋斗几年后,他主动下岗回到了家乡。再接着,用多年打工收得,凭在城里增长的见识,再筹措资金开了个规模不小的砖窑厂。
  • 在乡下与人攀谈,问起他们心里最想望的念头。“啥盼头?不多,吃好穿好睡得好,就万事满意了。还有,儿女能读上书,以后比我们有出息就更妙了。哈哈。” 这话,或与此大致相彷的话,我至少能每天听到5次。在中国总人口数里占了三分之二的农民,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并不高啊,温饱无忧身体好,希望儿女有出息就够了。
  • 在聆听到不少声音之外,我还听闻了不少故事,故事沉默无语,但故事里也藏着各类声音。

    福建仙游县为了经济开发,向下属某镇东岭村的村民强行征收土地准备建一工业园。因村民人均耕地才2分土地,村民不肯接受协议。县与当地镇政府紧急调动600多名“执法人员”到东岭村“执法”。一时间,村民为一方,执法队伍为一方,双方开始“激战”。石块上天,尿屎乱飞……最后连县镇领导都未能幸免,披上了一身臭烘烘的人粪。

  • 有个在广东打工的人给我算过一笔账:城里人在城市中心广场上培育管理一亩草坪一年到头各类费用加起来最贵得花费2000元左右;农村种好一亩地,算上350元的化肥、农药、种子钱,再加上一年到头的农工费约450元(农工贱,没法),共800元。由此可知,城里的草贵过乡下的稻!另一个人则告诉我: “过去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今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不少地方腾出农田建郊野公园搞绿化。说这话的人还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的他乡民工。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句老话,但在而今的农村,仍能经常听到。这话,难免被众多的城里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农民很懂得读书作学问的重要性。实际并非如此,而是乡下人有种传统的意识: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 乡村小学过去年代的民办教师基本上没了,但校领导或村干部的儿女临时被请去当短时间的老师还是存在。乡村小学教师一般都住在学校附近,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里就是农民。 他们在学校里握着粉笔给孩子们上课,工作之余回到家里握起的就是锄镰犁耙。这不像城里的学校,一心一意当老师的极少。
  • 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除了教科书之外,基本上没有课外读物。

    当今中国一年要出版20万种图书,但农村学生,一年到头能看到的课外图书也许不到1 本。孩子们没有课外读 物,大人们则除了从电视画面里得知天下大事外,报刊杂志也极少见到,更别提买本少则十来元多则几十元的书了。

  • 当城市愈来愈重视环保意识时,乡村的自然环境却开始袒露出危机了。

    “要致富,先修路。”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穿越乡村,但因铁路的出现导致的致富优势还没袒露出来,铺天盖地的垃圾已先行了。

  • 10年前,农村的生活垃圾也是极少的,而且许多是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南方农村早先年一直有积肥的习惯,就是将动植物的尸体 ,再加上生活垃圾放到一个土坑里或直接抛在化粪池里,过一定时日的发酵,就成了肥效奇佳的“绿肥”。但现在,这种很繁琐的积肥方式少有人去理却了,肥效高但污染严重的化肥彻底代替了传统的农家绿色环抱肥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