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十九)

乡村标语 (1)
蔡成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4日讯】在福建长汀,毫无来由的,一扇土墙撞入了我的眼里。或者说,是我四处乱转 的眼珠子撞到了那扇墙。因为这扇墙,这本书就多出了以下一截文字。

长汀古城镇那扇土墙很苍老了,可我没去打听它究竟历经了多少年月。我所关 心的是,同一面土墙上出现的三条标语很有意思。标语如下:“毛泽东思想万岁!” “福两全保险,分红保障两皆全。”“全民齐动手,奋力奔小康!”

这三句标语,其中第一句估计好多人似曾相识,那是荒唐岁月的劳动人民向所 谓的至高无上的伟大领袖献忠心。第三句估计大家也看得懂,是贯彻中国共产党像月亮 一般的方针政策,总是隔段时间就难免变化一番的“最新文件”,号召人民群众奋力跑步前进齐心协力奔小康。第二句我就有点子糊涂了。我没去保险公司混过,我在瞎想, 或许是有个险种叫“福两险”吧。我后来懒得去想那到底是啥意思了,我怕我一想,头发就白了。

(网络图片)

好玩的是,此面墙旁边还有俩电线杆,杆上狭窄的面积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分别涮上了红标语。左边隐隐约约是:“严禁野外用火烧稻草、烧田埂草、烧火土。”标语上本来没标点,我念了半天才大致念出点眉目来,也就自作主张添上了标点。右边电线杆上则清楚多了:“野外用火必须审批”——我一看就笑了。哈,幸而我不抽烟。要不,有罪受了。时刻要揣份红头文件在兜兜里,那上面的内容大概是:“敬爱的领导,某某要抽烟,请批准使用打火机一次。”领导在后面龙飞凤舞予以批示:同意,某某某 (签名盖章)。

标语曾在神州大地风行一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标语的创作者。就像而今每一个中国都可以是手机短信的创作者一样。乱喊口号、猛刷标语曾一度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现在进步多了,大家都务实多了。知道光喊口号,光刷标语,光借助于满天飞的牛皮哄哄的大话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多快好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但不能说因为这样,一直声称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就难以有铺天盖地占领我们视野的标语——毕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口号和标语满天飞乃始终未变的鲜明特色之一。

(网络图片)

@

———节选自《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

作者简介:

蔡成,中国青年作家,现居海外,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共发表近200万字作品,长于散文、随笔创作,已出版有《左手跟右手下棋》、《花花草草与人生菩提》、《情人看招》、《生命向左转弯》等散文、随笔集。

2002年开始,蔡成怀着社会忧虑之心,从繁华的深圳出发,先后19次前往福建、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湖北、广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农村,开始“风土中国”系列丛书的创作,接触过中国农村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文字记录和照片拍摄的形式,与 120多位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开展面对面的直接采访,先后成书《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地工开物 ——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老江湖——追踪神秘的传统江湖术》、《角落—— 99个民间人物的背影》等四部著作。其中《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一书的删改版已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引起众多忧国忧民人士的关注。《广州日报》、《深圳商报》、《城市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扬州晚报》、《海南日报》、《中国新书》等报刊杂志曾进行报导和激烈讨论。与此同时,由于该书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平面直观、真实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大量问题,因此受到指责和批驳,被指为“无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飞速发展”,有对 “三农问题”扩大化之嫌,是否定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抹黑之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41岁的蔡关说:“正月初三就出门,走路出村,坐汽车到长沙,再赶火车。打工苦啊,要是家乡富裕,谁愿抛妻别子去打工?”蔡关是湖南益阳土生土长的农民。26岁南下广东韶关打工,后来赶上南方城镇狂卖非农户口,靠多年在韶关工作的叔叔帮助,蔡关用钞票使自己摇身一变为“城里人”。接着,艰苦奋斗几年后,他主动下岗回到了家乡。再接着,用多年打工收得,凭在城里增长的见识,再筹措资金开了个规模不小的砖窑厂。
  • 在乡下与人攀谈,问起他们心里最想望的念头。“啥盼头?不多,吃好穿好睡得好,就万事满意了。还有,儿女能读上书,以后比我们有出息就更妙了。哈哈。” 这话,或与此大致相彷的话,我至少能每天听到5次。在中国总人口数里占了三分之二的农民,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并不高啊,温饱无忧身体好,希望儿女有出息就够了。
  • 在聆听到不少声音之外,我还听闻了不少故事,故事沉默无语,但故事里也藏着各类声音。

    福建仙游县为了经济开发,向下属某镇东岭村的村民强行征收土地准备建一工业园。因村民人均耕地才2分土地,村民不肯接受协议。县与当地镇政府紧急调动600多名“执法人员”到东岭村“执法”。一时间,村民为一方,执法队伍为一方,双方开始“激战”。石块上天,尿屎乱飞……最后连县镇领导都未能幸免,披上了一身臭烘烘的人粪。

  • 有个在广东打工的人给我算过一笔账:城里人在城市中心广场上培育管理一亩草坪一年到头各类费用加起来最贵得花费2000元左右;农村种好一亩地,算上350元的化肥、农药、种子钱,再加上一年到头的农工费约450元(农工贱,没法),共800元。由此可知,城里的草贵过乡下的稻!另一个人则告诉我: “过去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而今是宁要资本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不少地方腾出农田建郊野公园搞绿化。说这话的人还是一个在广东打工的的他乡民工。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句老话,但在而今的农村,仍能经常听到。这话,难免被众多的城里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农民很懂得读书作学问的重要性。实际并非如此,而是乡下人有种传统的意识:读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 乡村小学过去年代的民办教师基本上没了,但校领导或村干部的儿女临时被请去当短时间的老师还是存在。乡村小学教师一般都住在学校附近,在学校是老师,回到家里就是农民。 他们在学校里握着粉笔给孩子们上课,工作之余回到家里握起的就是锄镰犁耙。这不像城里的学校,一心一意当老师的极少。
  • 乡村学校的孩子们除了教科书之外,基本上没有课外读物。

    当今中国一年要出版20万种图书,但农村学生,一年到头能看到的课外图书也许不到1 本。孩子们没有课外读 物,大人们则除了从电视画面里得知天下大事外,报刊杂志也极少见到,更别提买本少则十来元多则几十元的书了。

  • 当城市愈来愈重视环保意识时,乡村的自然环境却开始袒露出危机了。

    “要致富,先修路。”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穿越乡村,但因铁路的出现导致的致富优势还没袒露出来,铺天盖地的垃圾已先行了。

  • 10年前,农村的生活垃圾也是极少的,而且许多是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南方农村早先年一直有积肥的习惯,就是将动植物的尸体 ,再加上生活垃圾放到一个土坑里或直接抛在化粪池里,过一定时日的发酵,就成了肥效奇佳的“绿肥”。但现在,这种很繁琐的积肥方式少有人去理却了,肥效高但污染严重的化肥彻底代替了传统的农家绿色环抱肥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