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真人:张灵甫将军英名垂千古(下篇)

纯阳真人

人气 111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讯】一般情况下,判断个体行为,总离不开那人的品德禀性和修养。虽也存在特例,但发生的概率甚微。因此解析张将军杀妻案和死因就不能不考虑他的个性。正因每人都有特性,才能分辨张三李四。事是人做的,故凡事都会或多或少留下做事人的特点。若分析事件时割裂当为人的禀性,便会导致一厢情愿的错误结论。

张将军个性极其鲜明,所做之事也是棱角分明。但他又似是由两种极端性格合成。平时儒雅恬静谦恭,战时霸道剽悍诡诈;麾下七十四师亦是骁勇善战傲立军林。因张灵甫将军曾杀妻,是故不少人说他残暴。而杀妻起因只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桃色绯闻。遂又有人由此解析张将军的性格:心胸狭窄,冷酷无情,凶残暴戾。表面看似乎是这样,但若揭开张将军杀妻真实原因,许多结论就必须重写。若真因妻子不贞而携枪归家谋杀,为何不杀了那个第三者?一个狭隘暴虐之人怎肯轻易放过情敌?张将军杀妻一案,近年又有新说,系因张妻涉嫌通共窃密“详见王牌悍将张灵甫”。究竟是那种原因最可信?

余以为两者皆有之,而引发凶案主因是疑妻通共匪,辅因是桃色传闻。当时兵荒马乱,军官带枪探亲也是常有之事,不能因此断定所谓预谋杀妻。情杀虽有可能,但一般也要捉奸捉双,证据确凿。何况张将军行事是何等缜密,并非有勇无谋的匹夫。岂可一不调查,二不取证,单凭传言便朝爱妻胡乱一枪。休说张将军,即便绿林莽夫也不至如此愚昧。只有当感情纠葛上升到敌我矛盾,张将军才会从温文尔雅变成凶悍强横。张妻恰又使性倔拗,非但拒不坦白认错,且言语冲撞,使得夫妻反目,张将军一时怒极,拔枪相向,酿成惨剧。但无论如何,杀妻终是重罪,张将军因此险些偿命。这也是张将军唯一缺憾之处。可叹的是对于张妻之死人们只注重张灵甫的残忍,却忽略了张妻的背叛,以及那个隐藏在幕后制造悲剧的龌龊小人。

孟良崮战役结束,中共华野曾抬着张将军遗体行走两日。于是引发诸多猜测。首先分析因何将张将军遗体抬下孟良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验明正身。张将军的死活对于中共军头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亲眼确认张灵甫确已战死,共军首脑才能安枕无忧。二是想一睹遗容。共共军将领对张灵甫虽恨之入骨,却也十分敬畏,毕竟是抗日名将,一定要瞻仰遗容。至于抬体奔波,一是没有上级指示,士兵不敢擅自处置;二是要寻一副像样棺椁厚葬,以表敬重,同时也借机昭示中共所谓宽广胸襟。

有人说中共华野六纵司令王必成是张灵甫的克星。余看过一篇标题为“王必成与张灵甫的较量”的文章,读后颇不以为然。王必成诚然是共军一员虎将,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却胆略过人,孟良崮战役曾率领六纵切断七十四师退路。但若以此就把王必成和张灵甫相提并论就未免高抬了王司令。要知道整个孟良崮战役,六纵攻占垛庄只是华野全盘战略的一步棋。而真正对局的双方主帅是共军粟裕陈毅和国军张灵甫。

虽然中共建国后封陈毅为元帅,粟裕屈居大将。但若论军事才能,陈毅却比粟裕差一截。陈老总用兵虽非平庸,却也实难令人恭维,大概和他的诗词围棋水平相当,顶多属于业余初段。因此孟良崮战役实际上是粟裕和张灵甫的较量,十五比三的较量。

早在四六年国共苏中大战时期,粟裕和张灵甫已是冤家死敌。那时粟裕七战七捷,势头正盛,可谓如日中天。不想突然杀出一支锐旅七十四师,陷两淮,克涟水,大败陈粟。共军死伤惨重,士气低落,被迫退出苏皖根据地,已成流寇之势。于是才有陈老总“淮北作战,主要是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俱焚,力图挽救,当尊重粟裕等建议”检讨之辞。搞得陈老总相当一段时间灰头土脸抬不起头,在军中威信一落千丈。甚至许多共军患有七十四师恐惧症。张灵甫就像是压在陈粟心头的巨石。共军视七十四师为国军头号死敌。

在评说孟良崮战役之前,有必要推算一下七十四师的真正实力。按照整编建制,七十四师官兵三万二千名。但经过两淮和涟水鏖战,该师的兵员却已大打折扣。

先说淮阴之战。九月十至十九日,国军七十四师协同第七军和共军山野九纵,华野第5、第13旅于淮阴外围激战约十日。特别是月15日,双方在淮阴外围杨庄、马头、小桥一线恶战,共军9纵及第5、第13旅拚死抗击,尤以共军精锐第13旅(皮定钧旅)战斗力极其顽强,对突破运河的74& #24072;连续实施了9次反冲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当晚74师攻占杨庄和码头,逼近淮阴。17日,战况更激烈,74师在炮火飞机坦克掩护下,连续组织5次猛攻,共军集中所有兵力火力全力抗击,但第一道防线仍被突破。

由此可见,淮阴之战空前惨烈。华野山野各主力纵队平均在二万五千人左右,一个纵队下辖三个旅,一个旅约七八千人。这样推算,共军淮阴保卫战投入约四万兵力。这样规模的战斗,持续十日,共军死伤逾万。74师虽胜,估计伤亡亦在三千以上。一战涟水。共军以23个团的4万多兵力,抗击国军四个旅3万余人。从10月19日至11月1日,经过14个昼夜血战,共军以伤亡8000多人的代价终于守住了涟水城,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谢祥军阵亡。国军伤亡9000多人,其中整编第74师6000多人。

二战涟水。中共华野以6师(纵)、10纵6旅、7师19旅13个团,总兵力二万余防御。国军组织了5个旅4万多人的兵力进攻。又经过14个昼夜苦战,华野六师死伤5千余人,另两旅伤亡亦很巨大,共军总共损兵约一万。此役国军死伤四千余,当中74师三千。

据记载:二战涟水张灵甫虽胜,但74师前后伤亡近万人,基层战斗骨干损失惨重。孟良崮战后,被俘的74师旅团长们都认为涟水之战重创了该部“涟水战后,本师元气亏损,一蹶不振”,是造成后来覆灭的重要原因。

这样便可粗略计算74师经过两淮和涟水鏖战后的军力当是一万九千,甚至更少。这一点从张灵甫给整编第11师师长胡琏、第7军军长方先觉的电报中可得到证实:“匪军无论战略战役战斗皆优于国军。数月来,匪军向东则东,往西则西。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伤亡过半,再战不能。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吾公以为如何?”

两淮涟水战役后,共军对74师的评语是:“部队骄横,攻击精神较顽强。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我阵地一点,掩护步兵攻击,且善于使用小部队,以锥形渗入我侧背,错乱我部署,但不善于近战。官兵素质在蒋军中算是比较好的,老兵占很多,军官、士兵甚至火夫都经过严格标准训练,战术指挥及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两淮战后,该敌伤亡惨重,敢于大胆缩编建制,也不顾兵员缺额。其官兵对蒋甚为信仰,且骄横自大。”

上面一段话也提及74师因兵员不足而缩编建制。概因羞耻心作怪,共军隐藏了一个事实:为了补充兵力,74师将四千余共军战俘收编入伍;并从后方抽调三千多预备役新兵。即便这样,离全额建制还差三四千。按理74师本应休整,恢复元气。但国防部决计乘共军溃败之机,穷追猛打,决战山东。张将军亦是平乱心切,遂挥师北上,直捣匪巢;又在鲁南和共军几番交战,虽未遭重创,却也折损了不少士兵。由此大略估算,待到孟良崮战役前夕,74师官兵约二万六千。

国军补充新兵和共军截然不同。国军办事按部就班,招募的新兵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合格者编成预备队。像74师这样主力中的主力,更是对新兵挑选训练极其严格。至于国军后期由于兵源枯竭而抓壮丁则是另一回事。反观共军,扎根农村,鼓动群众,兵员充足,才死伤 一批,立刻便得以补充。共军新兵缺乏基础训练,在战斗中频繁换血。

许多人评说74师孟良崮败因,一是贪功冒进;二是地势恶劣,石头山筑不起工事,大量重装备带不上去,水冷式重机枪无水制冷导致战斗力削弱,身处绝地仅靠空投弹药食品饮水不能得到有效补充;三是友军救援不利。

以余拙见,前二者并非主要败因。张将军实际并非贪功冒进,相反对山区作战满腹牢骚,并预见到可怕结局,但仍然坚决遵照国防部的部属进攻坦埠;可见张将军并非主动冒进,而是服从上级命令。绝地之说也不完全成立,石头山虽难守,但共军也难攻,攻击部队都暴露在光秃秃的山梁上,死伤必定惨重。第三条才最重要,也正是国军统帅和张将军失算之处。除此之外还应补充两条,军心动摇和中共间谍刘斐蓄意陷害。

如果把孟良崮战役比作一盘棋,七十四师楔入,共军断围,国军反围,一连串扭杀,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精彩纷呈。局面犬牙交错,双方都在一步步紧气,稍有疏漏,便会导致全线崩溃。或许是国军时乖运蹇,千钧一发之时,竟昏招叠出,连下缓手废子。胜负天平刹那间倾向了共军。七十四师这颗原本闪闪发光的妙棋终因后续乏力而功亏一篑全军覆没。

对于共军的飘窜闪击,国军一直疲于应付,找不到有效对策,经常被打得懵头转向。但遗憾的是却始终没有醒悟,也没有冷静的深入思考分析;共军装备简单固然是行动灵快的一个原因,但每每一击中的,各个击破,却是极其不正常。只有一个可能,共军对国军部署暸如指掌,也只有目标明确,共军的轻灵加上捷径才能起绝对作用。而反观国军,都好似瞎子。特别是山区作战,环境错综险恶,高空侦察难以奏效,共军又善夜间行动,更具隐蔽性。

古人归纳了三个直接影响战争成败的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仔细观察国军,一样都不占。先说天时人和,当时的大气候是抗战刚结束,国军将士浴血奋战八年,好不容易打败日寇,人心思安,都愿安享太平日子,谁愿意同室操戈?很少人对中共的本质有根本认识,因是作战意义变得模糊。既没有抗日时期同仇敌忾的精神,又缺乏剿匪安邦紧迫感;试问国军将士作战的动力何在?而国军对共军的反宣传也极不得力,在究竟谁是真抗战,谁是假抗战,谁又是在窃取抗战果实,以及中共暴乱祸国等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没有向国民交待清楚。

而共军则不然,为了拉拢人心,搞土改,杀富济贫,充分挖掘人潜意识里埋藏的贪婪自私和残暴,并给这些恶行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说词。那时若问共军战士为什么跟着共产党?回答一定是: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天下所有受苦人。这话若放在今天的法庭上,从杀人抢劫嫌疑犯口中说出,人们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人家有,我没有,于是我就杀人,共产,一旦这一行为被合法合理化,意味着什么?国家民族的命运又是什么?那些分到了土地和钱财的共军战士当然不会想到这么多,并且还以为自己是为了神圣的事业而战。尽管中共宣扬的实际上是歪理邪说,但由于一时间假模假样给了广大劳苦大众一些好处,尝到了甜头的战士便感恩戴德甘当中共炮灰。就连国军被俘人员也大多被共产魔力同化了。

想来也是,跟着国民党走有什么好处?是分房子还是分地?眼前既得利益最有说服力,当然是共产党好啦!这便是共产将士的动力来源。中共是非常阴险狡诈的,自己一毛不拔,只是动动嘴皮,编造了一大堆谬论谎话,鼓动贫民劫杀财主,它坐收渔利,足捞一把不说,还平空纠集了无数甘心卖命所谓革命战士。最后说说地利:如果说共军占了天时人和,国军若能占到地利也还能支撑。偏偏丢&# 24323;了杀伤力极大的重装备跑到共军巢穴里中心开花。

造成本就内伤未愈的74师进入山区后更是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军队士气。正如张灵甫将军战前所言:“我是重装备部队,如在平原作战,炮火能发挥威力,陈毅二,三十万人都来打我,我也力能应付;现在迫我进入山区作 112;,等于牵大水牛上石头山。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有人怎么也想不通,堂堂国军主力王牌74师,就算被围在孟良崮,也不至于三日便全军覆没。乍一听似乎有理,但这些人实际上忽略了四个重要因素:74师深受内伤;怨气冲天;火力不足;军情泄露。此刻的74师今非昔比,已是兵锋疲钝,战力锐减。若和该军巅峰状态比,恐怕连三份之二实力都不到。加上友军各怀私心,消极磨蹭,见死不救;反观共军华野,养精畜锐,莱芜大捷,兵力弹药充足,士气旺盛。对国军军情了如指掌,要不然怎能全面了解74师具体位置,迅速准确切割74,83,25等师之间连系?趁夜偷袭垛庄?这些和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中 849;间谍窃取提供绝密情报是密不可分的。孟良崮遂成74师绝地。

从某个角度说,张灵甫没有败给共军,而是败给了自家国军。按照国防部作战计划,74师只需坚守孟良崮二日;张灵甫和他的74师不但做到了,而且足足抵抗了三天半。一支困陷绝境,受了内伤,仅二万五千人,军心浮动,火力不足,水粮全无的疲惫孤师,抗拒十五万共产虎&# 29436;精锐轮番猛攻达三日半,谁又能说74师不够英勇顽强?

其实张灵甫将军无意困守孤山,他若坚决突围,完全有实力杀开一条血路冲破六纵的封锁。但是做为一名优秀将领,服从战略部属是天职,因此他义无反顾坚决执行了国防部中心开花作战决策,将飘窜不定的共军主力牢牢吸引在孟良崮。若是历史轮回,张将军一定还会这么做,因为自他穿上戎装,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即便是在74师如此实力大打折扣的情况下,华野五个主攻纵队还是拼尽了全力才勉强获胜。共军自称是役全歼74师并83师9旅57团3.2万人;其中毙伤13000人,俘虏19000人;缴获山、野炮28门,步兵炮和战防炮14门,迫击炮235门,轻重机枪987挺,长短枪9828支,火箭筒43具;华野阵亡2043人,伤9300人(不包括阻援伤亡),几乎相当于74师伤亡数。损耗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53挺,长短枪531支,消耗炮弹3.3万发,子弹199万发,手榴弹2.9万枚。作战地区为老解放区,不仅实行了坚壁清野,还出动7.6万随军民工,15.4万二线民工,69万临时民工,运送弹药、粮食和伤员,为战役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这大概是至今共军公开的最具权威的数字。

但是,孟良崮共军烈士陵园墓志铭上镌刻着2859名孟良崮战役阵亡者姓名;和公布数字相差816人,误差竟达约40%!这还只是有名有姓的,若算那些整班整排乃至整连阵亡的所谓无名烈士,又会有多大的误差?是中共这个惯骗存心掩盖真相,还是不把那些无名战士当人?

读过上述中共数据,有头脑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面对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装备精良,斗志顽强,据险死守的74师,以人海战术自下而上仰攻,新兵众多,武器不及74师的共军,伤亡竟少于74师!

再看当时中共中央领袖毛泽东贺电:“歼灭整编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号召华东野战军再接再厉,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历史记载:毛泽东听到捷报大喜,痛痛快快吃了碗红烧肉庆贺;当年日寇攻陷南京,毛泽东就曾欣喜若狂,吃了一顿红烧肉;这次抗日铁军74师覆亡,抗日名将殉难,毛又兴奋异常,大嚼红烧肉。足见其内心是多么恶毒肮脏黑暗!

毛泽东声称有两个人不敢相信74师被歼,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毛自己。足见张将军和74师在中共领袖心中具有极高威望。

请想:华野损失若比74师少,共军显然占足了便宜;怎么可以说: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听听战役期间陈毅与几个主攻纵队司通电话:“叶飞啊,山东解放区的安危决定于能否在1天之内歼灭74师。你们要不惜代价尽快拿下孟良崮,哪怕拼掉2个纵队,也要完成任务。”“许司令吗?现在各路援敌节节逼近,打援、阻援的部队打得很艰苦、很顽强,聚歼74师,成败在此一举,我们能争取的时间已经不多,你们要尽快把孟良崮拿下来!”“蒋介石拚死和我们决战,把我们反包围了,情况十分严重。现在成败在此一举,要不惜一切代价吃掉74师,拿下孟良崮。你们打掉1千,我给你们补1千,打掉2千,我给你们补2千,那怕纵队打光了,只要把敌人消灭也在所不惜。我给你们补充,恢复你们的番号。谁攻上孟良崮,谁就是英雄!现在只有冲锋,后退就是死亡。”

上面一段记载清清楚楚说明了当时共军人海战术的确伤亡惨重。都到了纵队拼光的生死关头,只战死二千余人?非常不合情理。陈老总战后曾言:当时精神几乎崩溃,日后绝不让儿子当兵打仗。

再看看孟良崮战役景点解说词:当年整个战场是在孟良崮和周边几座山峰及周边地区进行的。国共双方为争夺这几座山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进行了包围与再包围错综复杂的战斗。如今这里和风习习,一片安谧,但静心倾听,59年前的那场厮杀隐隐可闻。这山石遍布的战场,让人清楚地感到那场战斗的残酷。当时华东野战军的战士们就是在这种今天轻装的情况下也很难攀登的情况下,迎着子弹步步挣扎着占领每一寸山坡的。在这些留影的姑娘们脚下,就是最惨烈战斗的区域之─惊魂谷。这条山谷道路,就是华野进攻张灵甫指挥部的道路,双方在这里都拼出了最疯狂的代价。据说,解放军战士在这里血流成河,战士的尸体达7层。

这样一场国共都公认是解放战争中最惨烈战斗之一的血战,共军居然以这么小的伤亡代价全歼了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74师,怎么可能?

事实上从5月13日至16日的前两天,74师打得非常顽强,可谓寸土必争,几座山头都经过反复几次十几次乃至几十次争夺才被共军攻占。直至骨干力量死伤殆尽,弹尽水粮绝,援军遥遥无期,最后一日实在抵挡不住,才被迫撤至主峰周围集结,使得人马拥挤,战斗队列混乱,共军 ;一炮打来,炸碎山石,造成重大伤亡。

据记载,后来共军撤离,国军来到孟良崮,遍野死尸,尚有数千伤员,痛骂声充耳。这样可以估算,孟良崮一役,74师战死者约七八千。而共军亦被重创,伤亡当在四分之一到三份之一之间,即3至5万之间。加上阻援的损失,共军总伤亡当超过5万。不然就不足以使毛泽东和陈毅说上述那些话。而且在孟良崮战役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华野连吃败仗,一蹶不振,无论怎么看都不像取得过重大胜利,倒是一副元气大伤的样子。从经验上看,一支军队若死伤过半,就基本失去战斗力;但华野似乎还有些实力,说明虽损失严重,却实力尚存。毕竟土D 49;扎根农村,兵源丰富,打掉几万,不久便得以恢复。

总之,孟良崮一役,对双方而言,精神上的意义远大于战场上的得失。且看一下张灵甫将军写给蒋校长的精辟见解,便能体悟国军败亡的原因。“以国军表现战场者,勇者任其自进,怯者听其裹足,牺牲者牺牲而已,机巧者自为得志。赏难尽明,罚每欠当,彼此多存观望,难得合作,各自为谋,同床异梦。匪能进退飘忽,来去自由;我则一进一退,俱多牵制。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不可统一耳,窃以若不急谋改善,将不足以言剿匪也。”嗟乎,历史已鉴证,诚如张将军所言。国军若此,焉能不败?

当年张将军于抗日烽火中仍不忘竭力保护古代石桥,其爱护中华文化之美德可见一斑;比起疯狂摧毁中华文明的中共,真是天壤之别。遗憾的是被蒙骗的中国百姓选择了中共,所以才有了半个世纪红色恐怖。

张公灵甫将军及所部七十四师将士壮烈殉国60周年之际,余谨以此文表达崇敬和哀思。我们痛惜张将军等抗日英雄的英年早逝;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愿张将军在天英灵保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早日摆脱中共的魔影,迎着绚丽的曙光,屹立在世界东方。

让我们重温这曲半个世纪前诞生于抗日烽烟充满民族气节雄壮激昂豪迈的用英烈鲜血谱写的74军军歌: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寇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妇女儿童!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东,大战过兰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踏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我们愈战愈勇,愈杀愈勇。抗战必定胜利!杀!建国必定成功!杀!——《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歌》 田汉词 任光曲

全篇完

纯阳真人 拙笔于2007年1月11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抗战史实大揭密---中华名将张灵甫(30)
抗战史实大揭密---中华名将张灵甫(31)
抗战史实大揭密---中华名将张灵甫(32)
抗战史实大揭密---中华名将张灵甫(3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