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启动心灵密码 从心理学看戒瘾

人气: 23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洁报导) “瘾”这个字被授与非常强烈的定义,一旦被冠上似乎就意味着不可能也不会改变了。但越来越多人靠自己的意志戒瘾成功,这并非一蹴可几,而是当上瘾的人体认到,瘾癖已冲击了自己的价值观、危及珍视的事物,而同时他们也发展出足够的自信,觉得够强壮去面对挑战时,他们就会改变。

心理学家斯坦顿·皮尔(Stanton Peele )在《今日心理学》撰文表示,基于某些成见,社会大众和科学界视瘾好为一把锁,会将沉溺者锁入一种逃避不了的行为模式;戒酒匿名支持团体及现代神经医学也将成瘾视为永久性的脑性疾病,不相信患者能自行改变。

这种宿命论并非完全为事实,戒瘾成功的人其实超过未成功者,而且绝大多数并没有依靠任何医疗协助。戒瘾也许要经过多次尝试,无法一次就戒除烟瘾、酒瘾、毒瘾,但最终他们仍摆脱了对那些物质的依赖。

从统计资料来看,烟瘾是最难戒除的。但大多数已戒烟者既不靠尼古丁贴剂、口香糖,也不靠戒烟团体或催眠术就戒烟成功了。甚至更高比例的海洛因、古柯碱上瘾者及酒精中毒者不靠治疗就戒瘾了。

改变是自然的,毫无疑问,现在的你和青少年时期相比,行为和认知上是有很大差异的,随着时间推移,你可能克服或是改善了某些行为。到成年还保有坏习惯是越来越困难了,例如和家人一同去迪士尼乐园并且一边施打海洛因是不可能的,愿意戒瘾的人是为了能回到生活常态。

谈到戒瘾治疗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将改变的责任还给当事人,强迫越少,成果越丰硕,而生活中其他领域的正向事件也能促使改变的发生。

以美国士兵从越战返回的经验为例,越战中美国士兵使用海洛因和吸毒成瘾的情况相当普遍。其中90%的士兵一离开高压的战区后也戒除了毒瘾。由此可知,沾染毒瘾与否端看你所在的环境。

当然,这些士兵不是坐了一趟飞机从亚洲回来后就戒除了毒瘾,大部分的士兵回家后都经历了极大的生活改变,他们离开了焦虑、恐惧和令人厌倦的战地,回到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新的关系并发展工作技能。

每年,美国会举办一次“使用毒品和健康全国性调查”以普遍了解美国人吸毒、酗酒的行为。18到25岁为吸毒酗酒的高峰年龄层。在2002年的数据显示,18到25岁之间的美国人,其中22%滥用或依赖烟酒毒等物质,而年龄为55岁至59者滥用比例为3%。这些数据显示,尽管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大多数人因年龄的增长,都克服了药物滥用或烟酒瘾的问题。

1992年,美国国立酒精滥用和酒瘾研究协会(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派出人口普查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受访者超过42,000人,调查他们过去对药物及酒精的使用经验。约4,500多名有酗酒经验,只有27%进行过各种治疗方式,包括参加戒酒匿名团体,而其中有1/3仍然酗酒。

那些从未接受治疗者,只有1/4目前被诊断为酒精滥用者。这项研究显示了两点:第一,治疗不是万灵丹;第二,治疗也并非必要。

这不是表示治疗没有用处。由新墨西哥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领导的研究,收集了一切能找得到的酒精中毒治疗数据并做成图表。他们总结说,主要的治疗方式几乎无法称之为治疗,那只是病人和医护人员在平常的医疗地点短暂会晤,有时简短到只是医生看看病患肝功能的测试结果并告戒其减少饮酒。许多病患因此决定打退堂鼓,不接受治疗了。

这种简短的治疗当然也会进化,变得较有结构。现在的医师也许会过目患者的饮酒量,或者列一张清单来评估其饮酒的问题,然后给与典型的建议并寻求患者同意共同建立目标(通常为减少饮酒,而非完全戒掉)。比较严重的酒精中毒病患,医生会提到特定的治疗方式,然后讨论选项(如参加戒酒团体、从事不会沾上酒精的活动或使用自助手册),配偶和家庭成员也可能包含在计划里,然后安排日后定期回诊,看看进步的情况。

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增强患者的动机,也称为激励面谈。这个技巧是将戒酒或减少酒量的决定以及如何找到方法来达成目标的主权丢回给病患。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针对患者自订的目标来发问,促使患者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反省酗酒问题。当病患抗拒时,医师并不与其争辩,而是探讨病患对改变的矛盾心态,允许他/她自己提出结论﹕“你说想要控制饮酒的行为,但当你饮酒的当下,你又觉得没有为你所说的话负责,你可以澄清这点吗?”

米勒的研究小组发现,团体强化的治疗对酗酒很有效,它强调个人处理生活的能力,特别是婚姻关系、工作问题(如简单地找到工作)、休闲规划和组织社团(如在戒酒团体提供一位搭档,分享戒酒经验,彼此提醒)以抵制想喝酒的冲动、应付工作及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并建设沟通技巧。

如同在其他生活领域的改变一样,羞辱或强迫并不能达到戒瘾的目的,能允许和提供正向的加强诱因比剥夺个人的自由要更可取,这些技巧能真正导引成功,过程也许并不完美而且艰辛,但这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