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的祖先是音乐

穆洁
font print 人气: 1630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7日讯】美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美妙的享受。但是您知道么,音乐产生之初是为了治病的。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仓颉造字, 因为藥字是从樂字而来,樂在产生之初,是用来治病的,是藥的祖先。

大家都知道仓颉造“樂”字,是根据黄帝战蚩尤这段历史。中国古代打仗是要擂战鼓的,黄帝当年把蚩尤打后,蚩尤的士兵被擂战鼓震昏了。黄帝是一位很仁慈的君主。为了治愈这些士兵,就做了一个金属钟型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乐器。这个金属的东西,中间是铜,两边是丝弦,架在木头架子上演奏。按照古字篆字写法,“樂”这个字中间是个白字,白代表金属,五行中金对应白色。两边是丝弦,底下是木,架在木头架子上在演奏。仓颉就根据这个金属钟形的东西造出了乐字。那么这个东西当时造出来干什么用呢?就是为了招魂,为蚩尤士兵招魂。蚩尤的士兵都躺在地上,把他士兵的魂治好,士兵就复活了。

所以这个音乐是用来治病的,后来发现草也能治病所以“樂”字上头加了一个草头,就成了“藥”。所以说药的祖先是音乐,音乐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音乐能够治病,现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人对声音的接受能力始于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人的五官中最先“开窍”的是人的耳朵,婴儿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呼吸声和讲话声,所以现在人们对婴儿进行“胎教”,其中就包括让孕妇听音乐。在临床上,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调解人的情绪,帮助人呼吸,对内脏起调节的作用。

美国一位科学家发现,音乐是一种振波,他既可以影响人的感情,还可以对人的身体产生共振的作用,同时,音乐具有多种不同的节奏,而人体的活动对音乐节奏有明显的跟随作用,因此,音乐节奏的变化可以带动并调节人的生理节奏。所以也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精心挑选各种不同节奏的乐曲,以供不同病患做治疗之用。



图:美国加州身心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刘杰绅的音乐治疗临床例证:由于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工作与学习压力、饮食不平衡等因素引起的痘疤、粉刺等经过音乐治疗得到根本治愈,并增进气血循环,改善新陈代谢,肌肤变得白皙健美。(大纪元)

从古代的音乐来讲,分成清乐和雅乐,都是为了是净化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古乐听起来都是非常缓慢平和的,他是叫人静下来的。人听了音乐以后心灵上得到一种宁静,而不是带动人激动得要抽疯的那种。就像孔子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也是讲实际上音乐应该是很高雅。即使是在过去五十年代的时候,喜欢音乐的人都比较随合。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有些东西是刺激人的魔性,群魔乱舞,在那边乱扭乱舞,听了音乐很激动到抽疯,甚至有些人激动的晕过去了,实际上对身体是非常有害处的,达不到治病的效果。

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全部为原创音乐,纯净、自然、优雅、生动,体现了现代音乐家对中华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往届观众有反馈说,看过你们的演出,病都好了。这里恐怕也有音乐的一份功劳。◇(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 数不清的故事,流转在四弦之间。在这崭新的世纪,请您来听一首新的琵琶曲,将可荡涤万世愁情。
  • 神韵音乐除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配器、交响乐团的特殊编制,以及传递纯善纯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节目中,指挥陈缨还将为我们揭示另一个特点。它是什么呢?
  •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与古希腊神话有许多相似之处,天国与人间虽相距遥远,却又在关键时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随着大锣声响,看那满天众神,云集在仙气缭绕、金碧辉煌的天庭之上。创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回响,木管与竖琴的下行音型,描绘着众神佛随主层层下走入凡尘之壮阔景象。他们在人间开创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与文化之黄金时期。温婉的弦乐仿佛仕女们尔雅灵动的舞姿,振奋的鼓声犹如男子们苍劲的步伐,赞颂着神传文化在人世的辉煌!
  • 第一乐章(非常热情的快板)充满力量和柔美,同时有着强烈的音乐对比与强度。在曲式结构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鸣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创新手法也为后来的音乐流派奠定了基础。音乐开始立即进入的小提琴独奏、提前写好而非即兴演奏的华彩,以及乐章间的紧密连接以致观众几乎无法鼓掌⋯⋯这些对于当时的观众都是很新奇的体验。
  • 第一乐章,时而高潮迭起,时而如梦似幻,极具张力的色彩变化,犹如置身一场冒险,游历神秘与狂喜,尽览沉郁与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绚烂的终局。此曲充满了布拉姆斯的创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风与别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为音乐长河中独树一帜的经典作品。
  • 这首完成于1877年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专门为大提琴和交响乐团所作。在当时的音乐界,音乐家们的品味早已从古典时期对精致和规范的追求转为浪漫时期对激情和戏剧性的渴望。
  • 这首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为作曲家晚年时的作品。德沃夏克当时正任职于纽约国家音乐学院,担任院长。尽管作曲家创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维翰也曾多次委托他为大提琴创作协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对乐器的独奏能力持保留态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维克特·赫伯与纽约爱乐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协奏曲,才深深打动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终于决定为大提琴谱写协奏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