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文昭:从舞剧《花木兰》看中国的孝道

2007年12月12日 | 12:43 PM

【大纪元12月12日讯】美国神韵艺术团在多伦多的07年中国新年晚会和中秋晚会,笔者都是观众,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舞剧《花木兰》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长时间的思考。
  
木兰代父从军又功成身退的故事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中国是七岁孩童都能脱口而出的诗句。木兰的故事是如此的脍炙人口,以至于引起了大洋彼岸娱乐业巨擘迪斯尼公司的兴趣。可以说,不少在北美出生的华人孩子,最早知道木兰的故事,就是来自迪斯尼的动画片《木兰》。

不过,遗憾的是,迪斯尼在处理这个故事时,加进了西方人的视角和现代人的口味。比如:个人主义的精神——木兰要证实自我的价值;女权主义的思想,以及现代人的爱情观。这显然使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木兰,比起原汁原味的北朝民歌中的形象有了很大差距。迪斯尼作为一家商业影片的制造商,它的工作是追捧流行、迎合大众口味,创造利润。不过,迪斯尼显然没办法给我们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木兰的故事能够流行上千年而不衰?
  
当然,木兰的故事首先反映了中华的传统孝道,所谓父母有事,“弟子服其劳”。不过历史上讲孝道的故事很多,《二十四孝》里就有一大堆,像《百里负米》、《王郎卧冰》、《芦衣顺母》……问问今天的中国人,能记得的有几个?为何偏偏木兰从军的故事妇孺皆知?

也许有人说,因为木兰女扮男装的行为是个很好的戏剧题材;而且在古代,妇女活动领域都在家庭,木兰作为一个弱女子,竟然走上战场,涉足专属男人的领域,这使她显得尤其突出。

诚然,笔者也承认这个观点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古代的巾帼女杰也不是只有木兰一个,譬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水浒》里我们就能找出三个。历朝历代小说、笔记中的女侠更是可以找出一箩筐,为什么她们都没有取得像木兰一样的美誉度?看来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
  
看来还是要回到“孝道”这个主题上,我们才能理解为何木兰能够打动人心。从神韵艺术团的舞剧里,笔者感到,只有纯净的用心,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其影响力才能持久。木兰的“孝亲”,是纯净的孝、纯净到没有夹杂进任何别的心思。

笔者提请读者朋友们回忆一下木兰的故事,在沙场立功之后,她不接受高官厚禄的封赏,而是悄悄卸下戎装,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这个行为可能令人费解。为何不接受赏赐,当了官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可以住更大的房子,不是可以更好地照顾父母吗?出人头地不是更可以给父母添光吗?
  
可是让我们真正体会一下木兰的心路历程。她当初代父从军是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要为国家尽忠,而儿子年幼无法代劳。木兰出于对父亲的爱,不愿意让他面对这样的辛劳和危险,她代父从军的行为是一种对父亲的照顾。

如果她现在去做官,远离了家乡,没办法尽心照顾年迈的老父,不是和她当初的动机事与愿违了吗?即使她能够把父母接过来一起居住,可是做起官来公务缠身,也未必有时间顺亲尽孝,这是她真心要的吗?木兰做事,只从自己最初的动机出发,并且贯穿始终,“孝”是她做出所有选择的依据,她没有让任何别的因素掺杂进她的思想中,影响她做出选择。

今天的人也许会讥讽她太过死脑筋,不会根据现实的条件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不过木兰就是这么一个纯纯的、“傻傻”的姑娘,正因为这一点,她才让笔者深深地被感动。
  
由木兰,笔者联想到了大舜的故事,大舜也是因为孝亲而名闻天下。后来有人问孟子:“如果让大舜做天子,他老爹犯了杀人罪,又让铁面无私的皋陶做法官,大舜会怎么处理呢?”

提这问题的人是有意刁难,意思是说:如果大舜在这种情况下偏袒自己的父亲,就失去做天子的公允;如果他听凭自己的父亲被治罪,又是不孝。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做何选择呢?孟子的回答是:“那有什么办法呢,既然犯了罪,就抓起来好了。

不过大舜会半夜悄悄来到监狱,背起他的父亲就跑,逃到天涯海角没人能找得到的地方躲起来。对大舜来讲,丢掉天下就像丢掉一只破鞋子一样,这个天子之位对他没什么可留恋的。对他来说,能为父亲养老送终、安享天年就是比什么都大的幸福了”。
  
虽说这个观念和现代的法制思想有些出入,不过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用心之纯。“孝”是木兰和大舜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他们选择什么、放弃什么都是从这个动机出发。他们的纯净无杂也让后世几千年的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们的故事。
  
纯真、纯善、纯美,是神韵艺术团的使命宣言,笔者心有戚戚焉,发自内心地认同。唯有纯净,才能有力量;唯有纯净,才能感动人;唯有纯净,才能流传久远;唯有纯净、唯有纯净……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