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君子守节如竹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4445
【字号】    
   标签: tags:

竹在植物中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翠竹风过不折,雨过不污,不畏严寒,也不惧炎热。冷热起伏,只会使它显的更加青翠挺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剑拔十寻,枝摩苍天。古今之人常把梅、兰、菊、竹合称为四君子,竹也被中国文人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在北风凛冽、万物凋零的时候,仍然能迎风傲雪,坚韧不拔,不懈的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资讯。它以特有的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又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与古代圣贤们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的高尚情操相契合,因此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竹”之名言。

竹茎中空寓意为谦虚,竹节分明代表着气节,广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古诗中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把竹子的清雅比为君子的文明有礼,贞洁视为自尊自爱,心空表现为宽容、虚怀若谷等,这些都是古代君子具备的基本品质。

《诗经 卫风 淇奥》中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杜甫的《咏竹》中说:“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苏东坡在《於潜僧绿筠轩》中有诗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唐朝的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在他的辋川“竹里馆”中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佳句。

在中华五千年的神传文化中,十分推崇做人要重节守义。节,是人之操持,即节操贞节也。义者,义气也,不屈也。古代的忠臣义士都把气节、操守、道义看的很重,将忠诚节义视为自己做人的准则,甚至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愿失节弃义。岳飞精忠报国,面对奸臣的冤杀也不放弃对朝廷的忠诚;关羽城破被围,面对威逼利诱,心如铁石也不肯背主;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即使在败走麦城之际,仍能正义凛然的对前来劝降的东吴使臣诸葛瑾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文天祥兵败被俘,在牢中写下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面对生死要胁与高官厚禄的引诱,文天祥告诉忽必烈:“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一个人无论寿命长短,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都是匆匆的过客。因此无论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在人生中保持豪壮的气节。竹子具有坚韧不拔的高风亮节,一个人如果守节坚贞如竹,就足以名传千古,光照后人。其高贵的灵魂也将在守节不屈中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世间有许多人生来胆小怕事,也有一些潇洒豁达、无所畏惧的勇敢者。人的胆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我虽然没有做过更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无所畏惧的正人君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直无私。内心无私的人,活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心中无私天地宽,事无不可对人言。
  •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名传千古的圣人,是因为他的思想境界远远高于一般的人。即使自己身为圣人,孔子仍然心怀谦恭,十分崇敬心中有道的人。孔子对“道”充满了敬畏之心,这可以从《论语•里仁》中看出,他说过:“朝闻道,夕可死。”意思是说,早晨明白了宇宙的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无憾了! 惜道重道之心飘然纸上,值得追求人生真谛的后人去认真的深思感悟道与法的重要性。

  • 一个人要想彻底忘掉自己的存在?那不太可能做到。因为自己所做过的一切事---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已经存在那里,如何能够忘却?然而,精进的修炼人却可以在修炼的过程中逐步的放下自我。自私自我是人心中最大的执著,完全放下自我为他人而存在那是一种无比高尚的思想境界。纵观古往今来,只有到世间度人的释迦牟尼佛和耶稣那样的大觉者完全放下了自我。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讲,放下自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精神境界。
  •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世人大都渴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然而,不管人世间的小聪明人如何精于算计,即使一时通过奸诈的手段获得眼前的实际利益,却总是跨不过命运这道门槛。因为最终人算不如天算,贪图小利者毕竟难成大器。上天总是青睐忠厚德高之士,不论商场还是战场,诚实守信的人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慈善忠厚、诚实守信的个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也是使人生富有的源泉。
  • 古今中外的圣贤智者都对人的善心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西方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西方哲学家卢梭说:“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西方哲学家罗素则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 人世间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只忙于做事,而是在精神上拥有一片悠闲的空间,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以纯净自己的心态。中国古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清静无为,因为贪心过重就会过多的忙于俗事,被物质利益所困所惑就会在无形中败坏人的真性,凝神静修才能达到身心的净化。

  • 人世间有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缺点、弱点包装起来,或者掩盖起来,深怕被别人知道之后对自己不利。还有一些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明明知道自己亲近的人做错了事情,却没有勇气面对事实,从而选择有意袒护,把错误的行为遮掩起来。然而,真正的正人君子则能做到襟怀坦荡,表里如一,不护己短。不刻意掩盖自己的缺点和过失,是一种心胸坦荡的高尚之举。
  • 前几天与朋友一起参观了一个书法作品展览会,其中的一幅作品中是以苍劲有力的字体写着人生格言:“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细思之,这两句看似平常的格言其实隐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假像与真实并存,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为避免上当受骗,应该三思而后行;同时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遭遇几次失败和挫折,如果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马上放弃了,就必然难成大事,修行也难以修成正果。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很难做到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坚持到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