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教授 颐和园写镜面字推广书法

人气 8
标签: ,

【大纪元12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妍君北京二日电)每天早晨在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边,总有一名老者挺直身体、双手握着两支状似毛笔的长杆,在地上写出漂亮的书法。特别的是,这名老者是一位精通中国京剧与昆曲的北京大学心理系退休教授,而且老者同时用左右手写出的两个字,还是字形左右相反、对称的“镜面字”。

这位北大心理系退休教授名叫骆正,在长辈要求下,他从六、七岁就拿起毛笔学写字。不过,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骆正一度认为传统封建文化正是拖累中国社会发展的元凶;他不仅扬弃中国传统的书法,大学时还选择就读北大生物系生理学专业,毕业后在北大心理系授课,教授生理心理学。

后来,由于北大心理系要求教师开设应用心理学课程,基于对小说、电影、诗歌和昆曲、京剧的喜爱,骆正开始开设文艺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课程,接着又陆续到北大中文系、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等大专院校,教授文艺心理学与艺术心理学,对文艺的钻研愈来愈深入。

骆正表示,他在北大开设“京崑艺术欣赏”课后,整理部分讲稿,出版“中国京剧二十讲”、“中国昆曲二十讲”等书,台湾联经出版社也透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京剧二十讲”。

当时的骆正不仅出版著作,还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北京电视台的常客,例如一九九零年开播至今、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央视“正大综艺”,就曾两度邀请骆正上节目,北京电视台也经常邀请骆正上节目,赏析海内外电影。

虽然骆正对文艺的喜好并未因为迈入理科领域而中断,他却一直没有重拾毛笔。直到十多年前,受到一位在农业机械化学院任教、爱好书法的教授鼓励,他才又开始练起书法。

骆正说,他原本只是在家里练毛笔字,但发现有人在公园里头写书法,还有人用左手练字后,也效法起他们的做法。最初,他练习用右手写一个小时、左手写一个小时,逐渐熟练后,认为这样太耗时,于是开始练习两手一起写,如此一来,既节省时间,也能表现出两个字对称的美感。

不过,让骆正困扰的是,常常有些外国游客看到他双手写毛笔的技艺非凡,以为骆正是“街头卖艺的”,拍照后还掏出小费给他。

久而久之,骆正只要看到外国游客经过,就会主动用英语询问:“你是英国人或美国人吗?”随后自我介绍:“我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我教授心理学。”并为这些游客写出他们国家的中文字,欢迎这些游客明年再来到北京观赏奥运会,以避免收到小费的窘况。

骆正表示,他在地上写书法遇到两大问题,一个是硬体上不能使用毛笔,必须自制“海棉笔”;还有一大问题在软体上,也就是汉字拼音化后,年轻人往往习惯用电脑打字,对文字本身的接触减少,使得汉字的艺术性与美感愈来愈不被重视。

目前有几个从美国、南韩到北大念书的华裔留学生,开始跟着骆正学毛笔字。骆正说,他在颐和园写书法,主要希望藉由他对汉字象形化的改造,让文盲、小孩和外国人都看得懂,进而便于他们学习,以达到普及汉字的目的。

相关新闻
女书法家詹秀蓉的笔下世界
“2008年第六届汉字书法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征稿开始受理
王羲之唐朝摹本将在港拍卖
王羲之妹至帖香港拍卖  将创书法拍卖纪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