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闺秀画家──陈进(1907~1998)

嫣华、欣琪 采访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326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7日讯】
台湾日据时期首位女画家

陈进出生于1907年,新竹香山人,为台湾早期的知名女画家。1925年,仅19岁的她远赴日本东京女子美术学校求学,是台湾美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位东洋女画家,20岁时入选台展,和林玉山、郭雪湖同时列名,成为名噪一时的“台展三少年”。


读书时期的陈进 前排右一

从1925年到日本留学开始,此后二十多年间,陈进在画坛上戮力冲刺,年年费尽心思,创造最好的作品。重视帝展参选的陈进持续创作,为自己开创出绘画生涯的黄金时期,酷爱绘画的她除了参加台展及其他画展,并且写下九次入选帝展的辉煌纪录。


得奖后和日本的大画家们合照的陈进〈后排右一〉

陈进不仅在台湾画坛上叱咤风云,同时也深受日本美术馆的青睐,为此,台北市立美术馆联合日本三家美术馆,开办了一场别具意义的陈进百岁纪念展。

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助理研究员吴世全表示,美术馆成立以来有两大宗旨:第一是介绍现代美术,第二是推展台湾美术家的艺术作品。在本土的艺术家当中,陈进百岁纪念展别具特别意义。陈进女士艺术生涯中很重要的作品都集结在此,相当的难得,在过去她的作品展览当中,很少这么完整的呈现出来。为了筹画陈进百岁纪念展,策展单位向各处借展,集结了一百多幅作品,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规模、最为完整的展出,并以此来怀念这一位从八十年前起,就屹立在台湾画坛的第一代女画家。

陈进百岁纪念展

“很难能可贵的是,在台湾的第一代画家中,极大部分都是以男士为主,唯一的一个女性画家,就是陈进女士,在我们整个台湾美术史来讲,更加的难能可贵。她生于1907年,为了纪念她一百岁的生日,我们特别与日本三家美术馆,共同举办一个百岁纪念展,让台湾和日本都能深深了解到陈进女士的东洋艺术的成就。”吴世全说道。

透过陈进的笔,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时光流逝得轻柔缓慢的年代;出生于望族、身为大家闺秀的陈进,用彩笔记录着当时社会环境中那种端庄娴淑、温柔婉约的女性之美。吴世全说:“从陈进女士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她所画的仕女画,完全是展现她自己个人的品味、个人的气质,乃至于她个人家境的生活背景,完全把那种女性之美充份的显现出来。她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妇女,有不同样的造型、不同样的款式、不同样的衣着,尤其是那种发型变化得相当丰富。”

日据时代,因为整个大环境的关系,日本人一直推展所谓的胶彩画,深深的影响到台湾当时的年轻艺术家,所以那时的年轻艺术家,不是学习西画,而是大部分都学习胶彩画。胶彩画很重要的代表人就是陈进女士,她不仅继承日本那一套胶彩画的特质,也把日本美人画的优雅特质和风格完全继承下来;甚至她也进入到日本美人画大师镝木清方的画室里面,学习美人画,所以从她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镝木清方的那种很优雅、很美丽的美人画的表现风格。后来的作品,则是表现出我们本土的人文,所以在陈进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的家人、她的姊姊,以及原住民的、乡土的,老百姓、市井小民等,都透过很优雅、别致的表现技法呈现出来。

独树一帜的日本美人画隶属于民俗画,尤其是古典画派的画工非常的细腻精致,蕴涵着浓浓的日本人文精神及女性气质;美人画大师镝木清方的风格不只清新,而且还渗透着诗意,所以在陈进的画作里,看得到老师对她的影响。然而,虽是在日本学艺,对于那些浓厚的日本风味的美人画,陈进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用心的吸收其中精髓,再经过咀嚼消化后,绽放出自成一派的格局。

画笔描绘人文艺术

凭借着对艺术无比的热情和才情,在不断的努力下,陈进女士终于在艺术的领域里打下一片天地;在陈进的身上有很多突破性的事迹,她写下许多第一次的纪录,例如她是第一位入选日本帝展的台湾东洋画家,是第一位受聘为高中教师的台籍女教师,也是第一位担任台展审查委员的女画家。


1934年的作品〈合奏〉,表现两个妇女弹奏古代中国的乐器。


完成于1934年的作品〈合奏〉,让陈进成为第一位入选日本帝展的台湾东洋画家。吴世全说:“三○年代创作的〈合奏〉,表现在两个妇女弹奏古代中国的乐器,这件作品是以她姊姊作为模特儿。在脸部或手的表现当中,完全是保留古典美人画的一个表现手法,不过在身体的表现上,又采取一般写生的表现手法,所以脸部的表现是相当唯美的。”美术馆解说员蓝慧莹表示,陈进在手势上往往显现出高贵、气质的典雅。要看她的功力,可以从她的素描跟纸张的画来看,她不断的用纸先画,成功了以后,才画到绢上,几乎她的画作都是用绢。

陈进创作于三○年左右的作品,好几幅是到现在还留存的巨幅代表作,以人物画的表现为主,我们可以从画中的人物看发型、看衣服的款式,随着时光的推动进程中,分属于不同年代的人物在这里悠然相遇,这其中的画境,也伴随着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心境的转变而有所不同。


中国的新娘戴着凤冠霞帔


蓝慧莹解说“台湾或者是中国的一个新娘,戴着凤冠霞帔,很端庄的坐在上面,仔细看,里面有很多漂亮的服饰和精细的图案,兰花、桌椅等都非常精细,有很多的螺钿。”(注:漆器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嵌上各种磨薄的螺壳作装饰,称为‘螺钿’)


〈化妆〉是入选日本春季帝展的巨幅创作,完成于1936年


完成于1932年的〈芝兰之香〉原本是一件巨幅画作,可惜的是,它已经在战争中毁损,如今只留下试作的纸绘手稿。〈化妆〉是入选日本春季帝展的巨幅创作,完成于1936年,从画面中可以一窥豪门女子高贵的气质,以及他们对于家具的讲究和品味。

“1935年的作品〈悠闲〉,是台北市立美术馆镇馆之宝。陈进女士以她姊姊陈新为写生的造型,透过这个作品,可以看到一个富家闺女居家生活的情境,檀香、枕头、红眠床,整体的变化、设计及配置,表现得相当精致和雅致。在脸的表现上,保留着古典美女画的表现手法,用线条去勾勒出来,凤眼、樱桃小嘴,古典风格的一个造型;在身体的表现来讲,虽然明暗的变化不是相当的大,但是整体那种身体的重量感,丰腴的感觉,都可透过衣着显现出来。”吴世全详细的解说着。

1988年,82岁的陈进,将作品〈悠闲〉提供给台北市立美术馆镇馆收藏,在当时,这是一幅从来没有公开展示的作品,据推测可能是当初打算参加第16回帝展的作品,但那一年却因故取消并未举办。


1935年的作品〈悠闲〉,是台北市立美术馆镇馆之宝

“这一条一般来讲都会变成水平线,水平线会显得比较安静,但是她为了使这张作品产生一种律动感,刻意把这一条线变成斜线,红眠床虽然是安静的,但是因为斜线而产生律动感,更重要的地方,因为这条斜线是右大左小,所以使得这一条线,会有从右往左走的感觉。”吴世全指着画解说道,“她所画的金色的这几个地方,会觉得是突出来的,好像真正镶金上去的,其实它真的是镶金上去,所以那个金是相当厚重的、真实的,但这就是所谓胶彩画的特色,因为胶彩画最在意的就是所谓的装饰,这件作品也是我们中华民国邮票上面的图案。”

陈进用细微的线条一笔一画描绘着家乡的风土民情,把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如实的记载在画作里,几乎每一幅画作的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而脱胎自日本美女画的唯美画法,更是成功的将当时上流社会中既典雅又摩登的女子请到画中来,包含姊姊和她自己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全然的在画作中浪漫呈现。

温婉柔美的胶彩画

胶彩画源于中国唐朝时期,当时是被用来绘制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承传到日本之后,他们将胶彩画发扬光大,广为画家所喜爱,发展到后来更成为日本的国画。
用永不褪色的玉或金等天然岩石研磨成粉状,再用动物胶加以调制,过程相当的复杂琐碎,然而除了材料昂贵及取得不易之外,在上色过程中还必须具备耐心和细心,因为一旦上色之后就很难修改。蓝慧莹说:“什么叫作胶彩画?所谓的胶,都是用一些动物性的胶,台湾梅花鹿很多,较常用的可能是鹿胶。”

吴世全表示,胶彩画跟中国传统水墨画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中国水墨画比较强调意境、想像,拟想的一个境界;但胶彩画的表现过程中,很重视写生,一定要透过写生来表现出所描绘的自然的一个对象。胶彩画没有像油画那种厚重、强烈的对比,比较淡雅,但是,可以像国画一样多重染色,只要不染到脏就行,重视线条,全部用线条勾勒出来,像书法那种笔调似的流畅。

生命转弯处再见美丽风景

用心经营艺术的陈进,直到四十岁才结婚,在生下唯一的儿子萧成家之后,画作呈现出和年轻时截然不同的情境,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唯美画风,转变成居家生活的画面。从努力参展的年轻时代,到为人妻、为人母,走过富贵繁华,也走过战争纷乱,见证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她,把丰富的人生经历留在画中。虽然,淡化了参赛的热情,绘画却已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陈进没有停下画笔,开始用温馨甜美的画面描绘出她对家人与朋友的关爱。

从意气风发的少女时代,一直画到满头的白发,坚强的陈进,连生病的时候也不肯停下画笔。她唯一的儿子萧成家说,母亲一生的作品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是精心创作,往往一张作品要花一年的时间,才会满意定案。

“这是她当阿嬷的时候,画她的媳妇跟孙子,做妈妈的表情温和了,那种亲子间的互动热络,看着小孩的心情是很甜美的,可以想像得到,陈进升格当阿嬷时的心情,阿嬷对孙子是无限的宠爱。”蓝慧莹表示,“年轻的时候是眼力好,可是年纪大了眼力也不好了,没办法画那么的准确、细腻,所以她就画得比较粗,晚期的时候她身体非常不好,已经没有办法去完成后来的作品”。

1998年,92岁的陈进因病去逝,留下了几幅未完成的画作,连同展场中一百多幅的画作,为平静理性、一心追求完美的她,做了详尽的代言。陈进曾经说过:“我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有没有更进步?有没有更突破?”@*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离,举凡君臣、师生、亲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现空间。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12月30日起以“情为何物”为题展出26(组)件书画,呈现人世间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爱砚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砚石各具风格,件件值值细细品味。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无界之涯──从海出发探索十六世纪东西文化交流》,集结北院及法国、荷兰、日本等12家国内外馆所的珍贵典藏,呈现16世纪亚洲、欧洲、美洲经由航行所展开的交流故事。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即起推出“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让民众在近距离欣赏青铜兵器精湛工艺的同时,走入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认识古代“冷兵器”与“热血战争”交织出的权力故事,感受故宫版的“冰与火之歌”。
  • 无论古今,艺术家创作常以自然为师,像不像“几”分样,活灵活现的动物更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泉源,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11月起由郎世宁〈百骏图〉领军,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贴金鸭薰〉等6组件器物精品,邀观众品味艺术家们出神入化的“写真”技巧。
  • 现在,公众可以参观米开朗基罗的密室。1530年,米开朗琪罗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样躲藏在那里,以逃避教宗的愤怒。
  • 近年来,韩国流行文化透过影视多媒体的传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澜,连带也带动探索韩国文化与艺术的风潮。故宫南院10月6日起推出“朝鲜王朝与清宫艺术的交会”特展,以朝鲜与明、清两个帝国使节往来的纪录,开启叙事脉络,通过书画、文献与器物等不同质材展件,呈现18世纪朝鲜王朝(1392—1879)的黄金时期,及其先后与明、清帝国交会的经过。
  • 呼应秋的色彩缤纷,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常设展9月19日起以“色彩魔术师”为题展出30件作品,包括宋代张即之〈上问尊堂太安人尺牍〉、五代南唐巨然〈秋山图〉及元代马琬〈乔岫幽居〉等3件重要古物,展期至12月10日止。
  • 相思树林后面的那一片杂乱而茂密的菅芒草开花了。它们同一时间抽花吐穗,竞相争艳,略带些嫩紫的白花在微风中轻柔地摇晃,撩弄一地的诗情。
  • 杜甫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所吟咏的大地是何等的恢宏壮阔啊。李白也写过这样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同样也是气象万千,千古传诵不绝的名句——雄阔荒古又原始大块的壮美。
评论